违约!知名房企5285万美元债未按期兑付,百亿短债面临考验

导读

亿达中国也曾风光无两,与万达并称“大连地产双达”,实控人更是在资本市场鼎鼎大名。

如今,5285.4万美元债券违约,流动负债超货币资金27倍,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亿达中国未到期的3只债券还安全吗?

作者 | 雷晨

来源 | 债市观察

01

5285万美元优先票据违约

4月23日,亿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亿达中国”,3639.HK)公告称,公司5285.4万美元中期票据于4月19日(节假日顺延至4月20日)到期未能偿付构成违约。

不过,公司表示在中国内地拥有足够的偿付资金,仍在安排离岸转账程序,预期将于4月24日或之前完成付款。

受票据违约的影响,亿达中国最多约98亿元的未偿付贷款触发提前赎回条款,有关贷款人可要求公司即时偿还贷款、利息及其它应计或未偿付款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违约的5285.4万美元优先票据,是公司2017年发行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中的一部分,票息6.95%,于今年4月19日到期。

此前为了缓解债务压力,公司将这只票据进行交换要约发行新票据。对此,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将其视为折价交易,相当于违约。

据小债了解,选择交换要约和同意征求,通常是发行人在流动性紧张、无法按期偿还债券或者负债率较高时,所采用的一种调整负债结构的做法,旨在对现有债务再融资。

具体而言,亿达中国的交换要约及代价包括:发行2.25亿美元新票据;2224.31万美元现金代价;753.86万美元应计利息;替代新票据任何零碎金额的3860美元。

在上述要约完成后,公司2.47亿美元的票据被注销,发行的新票据利率高达10%,将于2022年3月27日到期。此次违约的本金5285.4万美元,正是当时完成交换要约后余下的未偿付金额。

除了已违约的中期票据,亿达中国的非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亿达发展存续2只公司债“15亿达01”和“16亿达01”,存量规模为14.27亿元,分别将于今年9月和明年3月到期。

就当前亿达中国的偿债能力来看,这两只债券以及新发行的2.25亿美元票据能否顺利兑付,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02

流动负债超货币资金27倍,归母净利腰斩

小债注意到,亿达中国的偿债能力难言乐观。

截至2019年末,亿达中国总资产438.73亿元,总负债313.38亿元,资产负债率71.4%。债务结构方面,公司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比87%。

进一步分析,在272.84亿元的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138.69亿元,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33.79亿元,其他应付款29.17亿元。

但是,相较于庞大的债务规模,亿达中国的资金却少得可怜。截至2019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0.33亿元,流动负债是货币资金的27.2倍,资金链相当紧绷。

与此同时,亿达中国业绩也出现了下滑,2019年归母净利几近腰斩。

公开信息显示,亿达中国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产业地产运营商,曾与万达集团并称大连地产“双达”。2014年港股上市,主要从事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商务园运营管理等业务,物业销售收入占营收70%以上。

据最新财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60.77亿元,同比下滑18.37%;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降46.02%。2011年以来业绩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2019年度,亿达中国权益合约销售金额约68.77亿元,同比下降13.68%;权益销售面积为67.33万平方米,同比微增0.2%。

如此销售规模在房企中尚属“小字辈”。在《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上,亿达中国仅排在第178位。虽然排名靠后,但其实控人却在资本市场大名鼎鼎。

03

高层人事变动,实控人为中民投

亿达中国实控人是“民企航母”中民投。中民投成立于2014年8月,总资产超3000亿元,创始股东有59家,史玉柱、董文标、史贵禄、茅永红等位列其中。

亿达中国创始人孙荫环亦是中民投59位发起人之一。2016年,中民投旗下中民嘉业以30.14亿港元收购亿达中国53%的股份。此后孙荫环退场,其外甥姜修文任行政总裁。

然而,中民投目前处境尴尬,甚至波及亿达中国。去年4月,由于中民投被实施资产冻结,导致亿达中国42.77亿元贷款触发提前赎回条款。

除此之外,小债发现亿达中国近期出现高层人事动荡。

今年2月,亿达中国执行董事陈东辉因涉嫌因职务侵占罪被拘留,他曾任中民嘉业CFO,2016年随着中民投入主进驻亿达中国董事会。3月31日,亿达中国董事会决议罢免陈东辉执行董事一职。

在陈东辉职务被免职的第二天,亿达中国4月1日公告称,高管徐北南因需要投放更多精力及时间于其他业务承担,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截止2020年4月8日,受疫情影响,节后65天内共8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清算,均为地方中小房企,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5.3%。越来越多的中小房企陷入资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