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弓发力逆境破局 创新数字经济变革 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
——访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0日讯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经历了疫情洗礼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2020年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给全球企业、品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携手各分会凭借数十年打造的创新模式和卓越品质以及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化“危”为“机”,乘风破浪,正全力打造后疫情时代中国五金行业品牌。此次疫情,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经历了怎样的阶段,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日前,记者专访了访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
共战疫情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五金制品行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迅速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张东立为记者复盘了全行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复工复产、以及全面应对挑战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疫情爆发初期。1月28日(正月初四),协会接到工信部紧急通知后,在一小时内迅速联系了10家能够生产医疗防护服用的拉链企业。相关企业接到任务后,在春节期间克服困难,紧急召集员工,组织物料,加班加点生产,满足了抗疫一线的急需。同时,九牧、玫德、方太、老板、万家乐、埃美柯、鑫方盛、美大等近百家骨干企业,在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捐物,为武汉和湖北疫区以及雷神山、火神山建设项目保驾护航,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充分体现了五金制品行业的大爱和社会责任感。第二阶段是复工复产。2月初,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复工复产。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企业采取包机、包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安全接回员工返岗复工。在这期间,协会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的复工复产的情况,以及在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将调查情况和企业诉求向上级机关反映,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目前行业骨干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复岗率超过90%。
第三阶段是主动全面应对。3月份以来,在严防严控疫情的前提下,企业开始探索新的线上营销方式并取得有效成果。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一方面克服种种困难,做好行业研究和服务会员的工作,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与有关机构和媒体合作,举办线上产业发展峰会,和行业骨干企业在线上充分交流、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得到了行业、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广泛好评;协会还积极通过多种媒体为行业发声,报道和传递行业的正面声音和正能量,引导行业科学对疫情进行研判,树立信心。同时,协会不断适应疫情带来的变化,积极谋划展会的创新转型、模式转型,全力打造好行业展会平台,帮助行业企业深度开拓市场和渠道。
树立信心拥抱未来深刻变革
针对此次疫情给五金制品行业带来的影响,张东立表示,疫情的影响是综合的,全行业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以厨电、卫浴、烹饪器具、家居五金产品等为代表的五金细分领域主要以内销为主,受到疫情影响,在前期的市场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这类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需求仅是暂时被抑制,疫情过后,有望出现销量的集中反弹。另外,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餐饮方式的改变,既提高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卫生、健康。针对这些变化,企业要做好疫情之后消费者心理、消费趋势的研判,做好创新设计与生产服务,把握市场机遇。”张东立表示。事实上,近两年国内的消费渠道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一方面线上消费和营销异军突起,增长迅速,另一方面精装修、全装修比例不断增加,集采项目比重增大。“这些变化产生的结果就是,市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渠道逐步细分,传统渠道被大量分流。而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有加速渠道变革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主动做出变化,在做好品质、品牌,做好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和员工培训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渠道的多元化布局,从渠道创新上寻找增量。”张东立进一步阐释。张东立强调,以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等为代表的传统五金产品,产能大、出口量大,受到海外疫情蔓延的影响,出口数据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企业普遍遇到了没有订单或订单取消的状况。国际市场是承载中国五金庞大产能的重要部分,面对当前复杂的海外环境和困难的国际市场,大家更要坚定信心,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的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
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方位加强品牌建设
“此次疫情的影响是深远的,所带来的一些变化有可能在未来不断延续。特别是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5G、物联网等有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五金制品行业更要持续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这将是行业未来的一项长期任务。”张东立坚定地表示。所有的改变,都围绕着初心使命。张东立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疫情影响下的行业在变,但行业竞争的本质与核心不变。当前是五金行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希望行业企业能够把握住这一时间机遇,提升自身从设计、生产到流通、消费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层次,进而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转型。这个过程中,全行业企业要持之以恒的做好质量、技术、品牌、渠道等全方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