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海底捞股东配售公告

不久前海底捞创始人内部信选拔“接班人”时,就有人解读为张勇及其团队在铺垫获利撤出。从最近的海底捞股东配售公告来看,张勇夫妻、执行董事施永宏夫妻将套现15.6亿港元。这意味着,获利退休计划已正式开启。

在行业内看来,这15.6亿港元仅仅是一个开始。

创始团队“套现”

对于创始团队套现超15亿的行为,海底捞认为对公司经营没有影响,且解释为“个人公益计划”。

据海底捞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2020年5月6日,海底捞股东SP NP Ltd.及LHY NP Ltd.拟以每股33.2港元的价格配售4700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89%。配售计划将于2020年5月11日上午9时完成。紧随配售完成后,张勇、ZY NP Ltd、舒萍、SP NP Ltd以及NP United Holding Ltd将继续为海底捞公司的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为海底捞创始人团队的各自持股通道。其中,SP NP Ltd.权益由公司创始人张勇的妻子舒萍拥有,LHY NP Ltd.权益由公司执行董事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拥有。

有消息称,经过此次配售,海底捞董事长兼实控人张勇夫妇及“二把手”施永宏夫妇将套现15.6亿港元。

针对这则公告,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了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股东配售对增加海底捞在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股东配售的总量小,不代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更不是对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公司经营不受任何影响。

另据海底捞公司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股东个人在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有一些资金上的计划和安排。对方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21日,张勇在成都与简阳市签署协议,个人向家乡捐赠一亿人民币提升家乡医疗机构的基础医疗设施,资金在下半年到位。

15亿只是个开端

距离这则公告不足两周之前,海底捞曾发布自愿公告,宣布了未来10-15年的领导人才接班选拔计划,意在为高级管理团队远期退休提前储备与锻炼人才。

前后两个动作不无关联,不过是“套现”退场的更明确信号。

当时,海底捞透露,选拔排除了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创始人团队,并解释为“原因是太贵了,对未来董事会性价比不高”。公开资料显示,张勇夫妇1994年和施永宏夫妇一起创办海底捞火锅,杨小丽和苟轶群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加入,目前张勇担任海底捞董事长,施永宏任执行董事,杨小丽为首席运营官,苟轶群为决策委员。

今年春节以来,海底捞经历了不少风波。先是涨价、公开致歉、恢复原价……一系列动作引起公众关注,如今管理层前后两套动作再使海底捞陷入舆论中心。

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底捞是上市公司,接班人选拔计划并非仅仅是张勇一人决定,所以从张勇宣布海底捞接班人选拔计划开始,就已经为自己获利退场做了铺垫,而此次配售计划公告,是张勇等创始人“套现”退场的更明确信号。

“从海底捞公司的体量和张勇个人财务状况来看,15.6亿港元仅仅是一个开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他解释道,如果市场反应稳定,创始人很有可能继续进行股份配售计划,而这也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此,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也表示赞同,从此次小体量的股份配售计划来看,张勇等创始人团队退出海底捞计划已经开始了。

资本力量使然?

自上市那一刻开始,资本的力量就已超越了创始团队的意志。

业内观点认为,餐饮品牌一旦发展上市将面临更多的市场化考验,随着资本的介入,在品牌的长远发展上有更多的需求,其中,子品牌的孵化更加考验企业的市场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力度。因此多数的决策层权力需要让位于市场化的规划,最终创始人团队以股份配售等方式退场的结果也是必然。

另一个角度看,强势的掌舵人往往对应着高执行力、低创造力的下层团队结构。

赖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尽早地对企业进行决策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当决策者非常强势的时候,团队的执行力就会非常强,但是创造力则有限,因此品牌传承将会出现问题,只有决策者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让更多有创造力的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接班过程,这也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张勇夫妇等创始人夫妇退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退休前突然将股份进行配售、转让等,因此需要一步步套现离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赖阳说,他们既启动了接班人选拔计划,又将股份进行了配售,也是为海底捞铺垫未来规划,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品牌做大,如今也到了收取回报的时候,将股权转化为收益也是收取创业回报的一种方式。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于桂桂/文 图片来源:同花顺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