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喜:完善白酒生产标准,治理无证经营,打击制假源头再向前“一公尺”
林辰/文
白酒产业还存在哪些沉疴亟待涤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两会”期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据财经网产经了解,李秋喜今年的参会提案主要围绕酒类食品安全的制度建设。“抗疫形势越严峻,食品安全越不能放松。”李秋喜直言道。作为白酒行业的老兵,其指出,当前我国酒类食品安全方面依然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制假”与“售假”方面。在李秋喜看来,“制假”是“售假”的源头,我们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流通环节、售假环节、市场最后一公里,更要把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制假环节、生产向前一公尺。
事实上,将市场监管向前追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正日益成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焦点。据财经网产经了解,今年4月上旬,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发布打击制售假劣酒5轮专项行动的结果通报时,就特别提到,专项行动不仅有效规范了辖区登记备案的酒类经销,也向处于上游源头的制假、批发、物流供应链等环节进行围剿,有力打击了制售假酒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过,根治上游生产的仿冒乱象,不止于“围剿”,更在于生产许可的管理。众所周知,由于市场激烈竞争下的自然淘汰,白酒产业集中化的趋势不断加快,头部品牌光环下,名酒企业为消费者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但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酒类生产企业18000 多家,而有生产许可的酒类生产企业只有8000 多家。无证经营的1 万家酒类企业正是假冒伪劣的重要根源。李秋喜提醒业界,“不仅要管好有证经营,更要治理好无证经营。”
排除明显违规的操作,对法律规范真空地带的填补,也是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此次提案中,李秋喜提出,我国的白酒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生产的许多环节由于技术水平原因,没有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不仅要严格执法标准化管理,更要对无标准的环节进行安全控制,并积极推进完善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涉及全国人民食品安全的酒类产业健康、持续、安全发展。”李秋喜如此谈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四川白酒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座谈会,宣布将引导四川白酒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国内指标最严、要求最高的年份酒团体标准。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也在本届大会上提交了《关于“年份酒”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建议》。
年份酒标准俨然成为当前白酒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毕竟,因年份酒标准的不明确,给部分产品浑水摸鱼的机会。例如,2018年年底,有消费者以购买的“茅台白金酒”在宣传资料中宣称有50多年的酿造历史,而负责生产该酒的茅台保健酒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一事,向法院起诉茅台保健酒业公司涉嫌欺诈。随后,当地法院在二审判决认定白金酒30年份的确存在欺诈行为。而后不久,白金酒公司手中原有的茅台集团知识产权被收回。
不可否认,品牌美誉度的维护和品牌力的释放正成为白酒赛道突围的重要标尺。而自2017年初起始的汾酒三年改革历程中,汾酒从品牌价值到经营财务指标的进步,都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汾酒品牌价值较2017年增加214.44亿元至377.27亿元,排名上升76位,进步速度为全国第一。同时,2019年全年酒类销售收入118亿元,比2016年增长146%;实现酒类利润29亿元,比2016年增长383%;行业排名从2016年的第七名到2019年底排名第五;汾酒市值也从2016年底的216亿元,增长近400%踏上千亿台阶。
而作为山西国企改革的代表,也是实现山西国企整体上市“零的突破”的旗手,山西汾酒“契约化管理、综合化指标、系统化授权、制度化约束、市场化激励”的五步棋,一直为行业津津乐道。在此次山西代表团内部讨论会的发言中,李秋喜就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企改革篇章颇有感慨。其提到,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汾酒着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焕发了强大动力活力。
从内部改革到行业变革,李秋喜之言,不止于一位白酒老兵的心声,更出自于行业责任感的托付。当前白酒产业变局陡升,规范梳理之策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