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报道|内外交困靠投资“发家”的未名医药反被“糊涂账”套牢
许伟/文
曾因疫苗一路走“红”的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未名医药”),近日却陷入了“自救保卫战”。6月7日,根据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准许拍卖、变卖被申请人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集团”)持有的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医药”)股票5720.4万股。据悉,此次诉讼涉案金额为7.87亿元(债权本金)。
业内人士指出,公司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多位股东股权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意味着很可能存在被质权人处置的风险。再加上债台高筑、业绩疲软,对未名医药的发展将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麻烦”不断
财经网产经注意到,在未名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此次被拍卖之前,6月5日,未名医药刚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关于对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未名医药,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潘爱华和其他4名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公开谴责的处分。
根据深交所决定显示,经查明,未名医药及相关当事人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披露不准确的违规情况,经纪律处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对未名医药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同时,未名医药及控股股东未名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潘爱华,以及未名医药总经理丁学国、财务总监赖闻博、时任财务总监方言、董事会秘书王立君也被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同时,也立刻反映到了二级市场的表现上。截至6月5日15时00分收盘时,未名医药股价跌幅10.01%,最新总市值为186.31亿元。
财经网产经就上述处分后公司现状以及后续措施和影响等问题致电未名医药,但始终没有人接听。同时,就日前未名医药控股股东未名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深圳三道投管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被法院轮候冻结及拍卖一事、以资抵债最新进展、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4年为负的原因、公司的商誉减值、高质押高负债情况预计如何解决、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发展等问题向未名医药方面进行深入采访,截至稿件发布之时,也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今年以来,未名医药曾因控股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和以资抵债的问题,已接连收到6封关注函。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回复关注函时,未名医药曾表示,未名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原因是其所持有的1.76亿股被全部冻结,公司缺乏流动资金。而未名集团也已将其拥有的四个生物新药项目以及吉林未名100%的股权,合计估值约为23.23亿元的资产作为抵偿。但由于股权转让项目的资产评估报告已过期有待重新评估,以及未名集团对四个在研生物药是否拥有处置权尚不明确,上述以资抵债行为备受质疑。
根据最新公告披露,未名集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通过直接或与第三方往来等形式非经营性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9.22亿元,截止目前,已偿还4.15亿元,资金占用额仍有5.61亿元(包含利息)。
且财经网产经从京东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查询发现,就在未名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深圳三道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三道投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被法院轮候冻结之前一日,未名集团刚刚将其所持有的未名医药的231.8572万股股票拍卖售出。厚大合川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中心负责人罗思翔告诉财经网产经,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改变,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和业绩。
“三重”危机
除了控股股东频频“违规”外,未名医药自身也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股权纠葛。事实上,受未名集团债务危机的影响,未名医药的股价一度十分低迷,但今年以来,因参股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生物”),未名医药成为“新冠疫苗龙头股”,股价也随之暴涨。
财经网产经注意到,在未名医药股价飙升后,曾澄清表示,研发新冠疫苗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中维”),与未名医药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但财经网产经从天眼查查询时发现,未名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生物医药”)持有26.91%股份的科兴生物,目前的大股东是持股73.09%的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控股”),而科兴中维是科兴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吃下疫情“红利”的同时,复杂混乱的股权争夺也对未名医药的经营发展产生威胁。2015年4月,由于科兴控股私有化需求,触发科兴生物董事长潘爱华与原管理高层尹卫东之间产生对科兴控股控制权的争夺战,双方还曾“兵戎相见”,且迄今为止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由于对科兴生物失控,未名医药2017年、2018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均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保留意见涉及事项为无法对北京科兴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及当年度投资收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未名医药尚未发布2019年年报,根据同花顺信息显示,预计将于2020年6月24日披露。未名医药解释称,年报延期披露是受疫情影响所致,不存在以延期披露来规避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将依据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资料,充分评估北京科兴失控对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及审计工作的影响。
而在其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中,营收、净利、现金流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下滑19.25%至1.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385.98%至-0.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滑386.1%至-0.6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滑113.84%至-0.13亿元。
与此同时,未名医药还面临着高额负债和高质押率的“双重压力”。截至2020年一季度,未名医药流动负债合计为2.45亿元,较2019年年底的2.36亿元有所上升,负债总额为9.64亿元。未名医药前10名股东中包括控股股东在内有将近一半股权均处于质押、冻结状态。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财经网产经表示,“一般而言,实控人所持股权被冻结对公司的经营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情况严重的,或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等情况发生,而控股股东未名集团股权出售可以理解为套现。在诸多“危机”面前,未名医药的经营势必会受到影响。
“造血”不足
面对“三重”压力的堆叠,市场留给未名医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事实上,近两年来,未名医药整体的盈利能力一直略显不足。且财经网产经注意到,未名医药此前曾多次出现年报数据偏差后又更新的情况。在宋清辉看来,未名医药不止一次年报出现修正,几乎每年年报都会有更新版,这意味着其内控机制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重大差错或年报表述错误。或意味着公司存在做账的行为,尚待进一步观察。
财经网产经梳理财报时发现,自2017年以来,未名医药的营收便开始持续下滑。2017年-2019年(2019年尚未披露年度报告,依据已发布的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数据为参考),未名医药营收分别实现了11.62亿元、6.65亿元、6.11亿元,同比下降了8.1%、42.83%、9.37%。其中,尤其是2018年,未名医药不止营收下滑,净利润和现金流也出现了124.66%、72.54%的大幅度下跌。
图片来源:未名医药2018年年报(更新后)数据截图
有趣的是,在未名医药为业绩“焦头烂额”之际,其参股的科兴生物却实现了净利润大涨。根据科兴生物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449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19亿元),超未名医药的7倍。且按权益法核算,归属于未名医药净利润为8583.73万元,占到未名医药全年净利润4378万元的1.96倍。
而在盈利能力疲软的同时,未名医药的销售能力也存在着短板。根据未名医药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为6.90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98亿元。且由于偿还短期借款货币导致资金减少35.88%,同期未名医药的总资产降至34.72亿元,同比下滑19.56%。
此外,根据2019年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通知显示,包括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20种药品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清单。据未名医药官网显示,其主要产品有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商品名:恩经复)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剂(假单胞菌)(商品名:安福隆)等。且上述产品也是未名医药营收贡献最多的产品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成药类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发布,国内中药市场监管转型愈发严格。“受制于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未来未名医药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企业经营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剧,发展前景不甚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