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4日电 (罗琨 实习生唐晓宇)在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陈女士与丈夫白手起家实现了财务自由,却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抛弃。如今这一桥段成为了许多整形顾问朋友圈里的免费广告素材。

其实,无论是热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三十而已》,这些节目在让观众认为“30+”似乎没那么可怕的同时,也通过镜头下姐姐们保养得当的皮肤、精致的眉眼传达着“你可以变老,但你要美貌”的信息,有网友因此笑称“高考成为了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而随着暑期的到来,许多学生党加入到整形大军中,“美丽经济”再度成为消费热点。

暑期“整形热”来袭

一直以来,爱美乃人之天性。此前,新氧APP与南方周末合作统计的《2019中国女性自信报告》显示,外貌是影响女性自信感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每六位中国女性中,就有一位在拍照或者照镜子时感到焦虑。

两年前,22岁的大学生梁颖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萌生了要去做一对双眼皮的想法。“其实做之前也会担心效果不好,但总觉得双眼皮已经是个成熟的手术了。如果真的失败,就算是自己倒霉吧。”

在梁颖看来,去做双眼皮手术与其说是一时兴起,倒不如说是机缘巧合,“我有这样的需求,恰好技术比较成熟,就像是想要吃饭,而附近正好有一家饭店。”

做完双眼皮手术后的梁颖觉得自己变得更自信了,“感觉自己变好看了,还带点桃花眼的感觉。”

24岁的陈曦是一位韩国留学生,脸型偏圆的她近期决定利用暑假时间打瘦脸针提升颜值。“在韩国,医美非常普遍,我身边很多韩国同学都做过微调,我觉得年轻人有追求完美的权利,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遵从自己内心,这样真的很酷。”陈曦如是说。

北京一家整形机构顾问向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医美整形,“18岁就有人来做整形,年纪更小的都是父母带过来做的。”

出生于2004年的孙燕今年刚上高一,这个暑假她就由母亲带去医院做了一个双眼皮手术。“这就是我今年的暑假作业了,因为高三准备艺考,所以想早点把双眼皮做了,毕竟颜值对艺考生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放缓至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达1367.2万人,预计2023年将达到2548.3万人。

医美平台更美APP联合创始人兼COO王思璟此前表示,暑期高峰时期验证用户中,学生的比例超过50%。从全年来看,学生用户带来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0%到50%。

作为千禧一代的00后,已经有了医美意识。有数据显示,在消费人群年龄层中,00后的占比达到了15%左右,尽管相比47%的90后消费人群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费人群,但是极快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00后医美消费观念正在快速形成。

整形热B面

“美丽经济”的背面,是频发的整容事故。近年来,有关整形手术发生意外的事故新闻不绝于耳,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平均一年有20000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

为招揽顾客,一些机构采取虚假宣传、低价竞争等手段,“劣币”占据市场,行业乱象不断。前述白皮书显示,2019年国内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而非法开展生活美容类的店铺以及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机构却多达80000余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而医美事故高发于黑医美,平均每年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0000人,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维权异常艰难,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现在整个医美行业存在缺乏监管的问题,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做正规经营的干不过夸大虚假宣传的,在这样情况下你如果不去做一些欺骗消费者、夸大宣传的经营,你就很难去和那些‘劣币’去抗衡。”在他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头部企业了。

以医美国际为例,作为国内首家在美股上市的连锁医美机构,医美国际如今正面临着业绩低迷、股价腰斩的局面。根据2020年一季度报表显示,医美国际净利润亏损7910万元,同比下降463.54%。

对于医美行业的盈利难现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兼医美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其产生与庞大的医美中介密切相关。

据田亚华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医美机构超2万家,其中包含医美诊所、门诊部、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里的整形外科或者医疗美容科室,从业者大约是30-50万人,其中约30%为医护人员,70%以上为营销、咨询服务人员。而通过保守计算医美中介大概在3千万人,这一数字远多于求美者人数以及医美机构中的从业者人数,通常而言医美中介会向医美机构收取60%甚至85%的巨额佣金。

“想象一下,当一个求美者身边站满了中介时,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这就使医美机构收入的绝大部分都被当做广告费、渠道费用被医美中介瓜分了。”田亚华说。

医美消费者如何维权

医美事故频发下,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投资合伙人白飞云律师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很多整形失败者都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一般而言,美容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肉体的有形损害,是可以通过司法鉴定予以量化、认定;而手术实施后未达到理想效果则多是基于患者主观评价,司法鉴定很难有效或准确的对患者以美学角度损失进行估算,进而导致法院在审理这类纠纷中对患者的定损诉求存在认定困境。”白飞云说,我国医美行业起步晚,行业诊疗标准、行业规范不完善使鉴定工作难以开展;大量私立整容机构诊疗过程不够规范、记录粗糙、病历制作简单,同样给举证造成困难,影响鉴定的进行。

因此,白飞云建议当事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权益受损,应该第一时间去医疗美容机构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材料,以及发票、缴费清单、术前术后的相关片子等所有跟这次医疗美容相关的材料。如果双方之间没有有效的合同和仲裁条款,在准备好充足的证据后,当事人可选择调解和诉讼两种方式解决纠纷。

白飞云强调,消费者决定整形后,应与整形机构签订专门的服务合同,应重点关注其中涉及各自权利义务、医疗美容项目范围及其效果、术后风险、质量保证、违约责任等条款,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求对方进行释明;还应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了解整个服务的操作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最后,整形过程中要主动向医疗机构索取并完整保留病例、诊疗记录、发票、手术流程单等相关的票证,以便日后维权有据。“所有的承诺,只有落在纸面上,法律才能帮你毫不犹豫地兑现。”

“即使科技再发达,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千万不要因为过度追求外在美,而搭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白飞云最后提醒称。(中新经纬APP)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梁颖、陈曦、孙燕均为化名)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