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0日讯 记者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净土保卫战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深入推进,污染地块准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要措施。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云南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原则,按照“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防风险”工作思路,着力摸清底数、强化监管、推进试点,净土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

从2017年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云南对全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1683万亩农用地和全省3034个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地块)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详查。

与此同时,围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和环境整治、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等实施了一系列防控工作,从源头上阻断土壤污染物的迁移。

此外,依据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全力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治理修复等工作。并着力推进个旧市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以及15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为在更大范围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奠定技术基础。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为更好的推动落实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思路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为总原则,本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巩固提升“十三五”成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严守人居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两条底线,进一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开展治理修复,全面提升监管水平,保障土壤安全利用,让老百姓吃的放心,住得安心。到2025年,全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见到成效,土壤环境质量呈现向好态势,重点地区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进一步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到2035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