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呼之欲出——

电竞青年将如何逐梦前行

【讲述】

编者按

11月30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在京举办“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终审会,“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呼之欲出。

近年来,在青年中“圈粉”无数的电子竞技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性运动。2019年,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跻身新职业。2020年,中国将以3.85亿美元收入首次超越北美,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电子竞技市场。

一方面,市场呼唤着更多电竞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如何守住“投身电竞”与“沉迷游戏”之间的边界仍困扰着不少家长、师生。电竞行业规范化发展正当其时。光明智库为您多角度呈现这一新兴行业的众生相,感受年轻人的热爱、奋斗、逐梦前行,也直面社会各界对电竞行业的认识、担忧与期待。

让电竞行业“特立”不“独行”

讲述人: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 朱沁沁

2016年,我从一个电子竞技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电子竞技参与者和运营者,加入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上海是中国电竞运动的起源地,也是全国最早成立地方电竞协会的城市,我加入时,协会已成立9年。相较于前辈,我赶上了好时候——电竞发展的黄金五年。电竞在中国经历了近20年发展,才从“草根”阶段过渡到半职业化阶段,继而进入了体系化、规范化的“黄金阶段”。

从事电竞之前,我是个传统体育赛事的组织者、运营者。我用一年时间度过最初的迷茫期,纠正了想用传统模式改变电竞发展的思路。我意识到,电竞生来就有独特的规则体系和语言模式,它需要时间积淀,逐渐像传统体育那样形成通行规则。

接触电竞圈后,我发现电竞选手们普遍渴望被接纳,害怕被误读。比如,一个年收入丰厚的青年选手曾对我说:“我每天和队友进出小区时,总是不敢抬头和邻居打招呼,怕他们把我看成不良少年。”

职业电竞是一个比传统职业体育更加残酷的细分领域,选手职业生涯的维持期更短暂,竞争者群体更庞大。特别是对那些相对年幼的电竞职业选手来说,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却必须提前接受很多成年人才会面对的社会压力、职场压力、职业压力。为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给孩子们更正规、更广泛的认定,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更完整的实现。和整个电竞行业一样,这些孩子“特立”而不“独行”,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战,为心中热爱付出应有的努力。

上海有丰沃的电竞土壤,有密集的电竞关联企业,有先进的电竞配套技术,有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也有巨大的观众和电竞爱好者群体。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和供给不对等的现象正在凸显。期待上海继续扩大自身优势,吸引全球电竞界的目光。

电竞教育,不只是“教人打游戏”

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雄体育VSPN联合创始人兼COO 郑夺

2018年,我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娱乐和电子竞技方向的学生开设《电竞赛事策划与制作》《电竞赛事转播与执行》《电子竞技概论》等必修课。

与电竞在中国的兴盛程度相比,电竞行业的人员供给严重不足。中国电竞教育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完整理论体系,实践与教学不统一。许多人对电竞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认为电竞教育只是教人打游戏。实际上,电竞职业选手训练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电竞教育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电竞运营管理的商业化、版权、制作、播出等等。而当前开设电竞相关专业的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寥寥无几,本科及以上教育出现严重断层。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青年群体对电竞有极大兴趣,很多学院的学生纷纷选修电竞课程,在课堂上总能问出尖锐独到的问题。我很欣赏他们的活跃思维,并鼓励他们多到电竞相关行业实习。

学生们总是问我: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进入电竞领域就业?我认为,至少应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不是基于高度的热爱和兴趣?电竞虽是朝阳行业,但会遇到许多对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考验,痛苦、怀疑、动摇时,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支撑。其次,是不是对行业前景有足够的了解?虽然电竞收益较高,但未必适合每个人。要理性选择自己在行业中的具体定位。比如,想进入赛事运营公司或游戏公司工作是很好的选择,但大多数学生不应以职业选手为目标。

我深有感触的是,电竞可贵的,是积极的态度、拼搏的精神、正向的价值观。在发展职业电竞的同时,我们也在配合有关组织的机构进行一系列制度完善,防止青少年过度沉溺游戏,引导他们正确地发展个人爱好。

坚持!为了体育竞技的梦想

讲述人:电竞北京2020·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冠军 TS阿豆

2017年,我在父母开办的餐馆里工作,业余时间打打游戏。正巧杭州举办王者荣耀城市赛,我和几个好朋友组队尝试,没想到拿了第三名。我意识到我在电竞方面有些潜力,于是参加了俱乐部试训。

在训练中,我发现自己擅长打辅助位(保护性英雄),就把自己的任务确定为“带节奏”——不断帮助、配合队友,并告诉队友需要做什么,在团队状态不好时帮大家调整心态。

虽然训练压力大,但我觉得职业电竞很有魅力——可以和队友为集体荣誉而战,还有很多支持我们的粉丝,从我们身上获得竞技体育的梦想与激情。

我印象最深的比赛是2020年的世界冠军杯。对手DYG战队的前期阵容团战很厉害,我们几乎溃不成军。

第三场,我们调整了战术,换成进攻性强的阵容和他们对抗。大家互相打气、咬牙坚持,最终在连输三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以4∶3的战绩击败了对手。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

职业电竞和玩游戏非常不一样,它的淘汰机制很残酷。我曾经很长时间没有机会打比赛,也对未来有很多忧虑,凭着一股子自信才坚持下来。我们每次开选手大会,和上一届相比都会替换约20%的选手,竞争的残酷不言自明。久坐、运动少、熬夜、作息不规律是电竞选手的生活常态,因此带来的身体不适及视力问题也困扰着每个电竞选手。

电竞是名副其实的“青春饭”,我是1998年出生的,已经快要退役了。我想过,几年后怎样安排我的生活。辍学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遗憾,所以,我想退役后去考大学,学文学专业,我从小就想当一个诗人。

电竞职业解说:有笑有泪有成长

讲述人:KPL职业联赛解说/主持人 灵儿

2017年底,我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二学生。因为平时很喜欢看电竞比赛,便参加了电竞解说的选拔。

和职业主持人相比,电竞解说完全是一片未知的“蓝海”。电竞行业很强调自身的成长和努力。一个电竞队伍没有拿到冠军便会面临解散的风险,即使是获得过5个FMVP(总决赛最有价值队员奖)的明星选手,也常会面临被轮换做替补的压力。电竞解说也面临着类似的严苛考验——每半年考试一次,每个月以多维度评分进行排名,启动末位淘汰或下放机制。

老师告诉我:“电竞解说就像做导游,要把比赛讲解得引人入胜。”为了避免正经严肃的“学院派”主持风格,我不断回看录像,调整语言方式,还常把解说视频发给父母,他们会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给我提很多有用意见。

我第一次解说比赛是在2018年4月29日。为了做好准备,我几乎三天三夜没合眼,打印了厚厚一沓资料。解说需要随机应变,因此要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所准备。除了专业知识,我还记录下每位参赛选手玩过哪些英雄、他们的胜率、队伍特点、战术风格以及与对手交手过几次等等。此外,我还去他们的微博、朋友圈了解其训练日常和个人特质,尝试让解说变得更丰富生动。

在网络直播中,网友可以随时在弹幕里吐槽,并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想法。众口难调,我也有过看网友评论看到号啕大哭的时候。

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电竞并选择解说行业,我想讲一个故事:2017年,我在宿舍看第三届KPL职业联赛总决赛。QGhappy、XQ两支战队交手,最终,XQ战队与冠军失之交臂。他们下场经过冠军奖杯时,选手阿泰抬头看了奖杯一眼,眼神里充满留恋、渴望,还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这个眼神给了我极大触动。现在我已经从观众变成了从业者,阿泰也转行做解说,和我成了同事、朋友。这种冥冥之中的缘分,是我所理解的电竞之美。

职业选手从不逃避 也不会选择投降

讲述人:Agirl女子职业战队选手 六六

2019年,读大一的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电竞选手招募海报。教练说,我的实力可以尝试打职业联赛。于是,我在家人和辅导员支持下休学参加训练。

从前些年的情况看,女电竞选手的发展比男选手更受限。女选手比例不高,女队比赛也很少。大多数女生情绪相对敏感、更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年龄焦虑也更强,所以在训练中要不断调整状态,克服种种困难。好在这几年女队的选拔和比赛越来越受重视,给了我们更多机会。为了保证训练质量,大家非常拼命,强度和男队一样,从不对自己降低要求。

以前打游戏不仅好玩,也是我缓解学业压力的方式。成为职业选手后,我却发现“玩游戏”变成了枯燥甚至让人崩溃的事情。我们每天训练超过12个小时,必须端坐在电竞椅上,不像平时可以躺在沙发上玩。有时训练中遇到队友表现消极、自己也感觉很痛苦,但教练会严肃教育我们:决不能点投降键。我深深记住了教练的话:职业选手从来不逃避,也不会在任何时候选择投降。

希望她在电竞中学会成长、收获快乐

讲述人:六六妈妈

六六从小喜欢玩游戏,进入高中后成绩有点下降,周末一回家就打游戏。对此,我们是反对的。好在六六没有失掉节制,调整状态后,顺利考上了大学。

进大学不久后的一天,六六突然告诉我们,打算休学几年去电竞俱乐部进行职业训练。对于电竞,我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也看到了这些年电竞行业的发展,对这个职业是基本认同的。但我们还是担心:这个选择能不能给孩子成长机会?打职业比赛、做直播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但六六是个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执行力也够;于是,我对她说:“能把爱好当成职业,多幸运!成不成是一回事,但考虑清楚了,完全可以试试。”

这是六六第一次步入社会。电竞选手都是以团队形式出现,比起个人成绩,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六六常和我们讨论今天在比赛中和谁意见不合,她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不懂专业技能,但可以和她讨论这些问题,给她提建议。她参加的比赛我们都会看直播,看到她的进步,我们很开心。

现在看来,六六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她确实挺努力。我们看到她变得更加成熟聪明,这种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训练对她以后从事其他行业很有裨益,所以我们很欣慰。我支持她继续走下去,希望她能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兴趣,收获快乐。当然,我也要提醒广大家长们,六六的故事,不一定有普遍性,也不能简单复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要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引导。电竞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但路边也有各种诱惑,一定要帮助有志于此的孩子理性思考、谨慎选择。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颜维琦、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张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