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呼唤更多“中国造” 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开启加速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记者朱国旺 杨奇奇)“未来希望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激励机制,让更多本土企业努力研发出适合中国患者的诊疗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患者的治疗格局。” 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在第二届“CSCO—再鼎临床肿瘤新进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十几年来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此次会议,再鼎医药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再次携手,希望通过搭建专业平台,促进国内外专家就国际上先进的肿瘤治疗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助力国家肿瘤防治。来自肿瘤诊疗领域千余位专业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马军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再鼎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博士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怎样加速抗癌创新药的研发,提升抗癌药可及性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了全世界医药行业未来的大趋势。自2008年起,我国通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来引导和支持本土创新,旨在提高本土新药研发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以解决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十大严重影响中国患者健康的重大疾病。自专项实施以来,针对于恶性肿瘤和10类重大疾病等进行战略布局。目前已获得44个1类新药,32个中药新药获批,填补了相关疾病领域的用药空白,为解决百姓重大疾病用药需求、缓解百姓“看病贵”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表示:“近年中国本土创新研发力量的发展趋势有目共睹,临床试验不断成功,为肿瘤临床治疗策略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采取不同的策略,研发更加丰富的创新药物,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种类、更优质量、更长生存获益的药物,加速中国抗癌新药研发‘走出去’的进程。”
当前,我国正从仿制药大国转向创制医药强国。怎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医疗需求,提高我国自主创制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从而构建国家药物创新技术体系,保障人民健康成了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当务之急。再鼎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博士表示:“作为国内创新医药新生力量的重要一员,再鼎已经建立了包含16种产品及候选药物的产品组合,尤其在女性肿瘤、神经肿瘤、胃肠道肿瘤、血液肿瘤等具有巨大医疗需求缺口但缺乏创新治疗方案的治疗领域。我们已经有两个自主研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双轮驱动,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治疗手段。”
记者了解到,再鼎医药目前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展或计划开展的肿瘤临床试验数量超过25个。今年11月,再鼎医药与乐城先行区管理局、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基金会和海南第一成美医疗产业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先进肿瘤治疗中心”,着眼2030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海南国际医药技术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