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0年,长沙市全力加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市民对食品安全综合满意度提升到87.81%,对创建知晓率达到81.05%,食用农产品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2%。

最新出炉的2020年长沙市食品安全报告显示,长沙市在去年没有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市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安全环境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党政同责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合力

2020年,长沙市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战略部署,坚持“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强化党政同责,加强源头治理,突出全程监管,锐意监管创新,推进社会共治,不断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政同责凝聚工作合力。长沙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分别担任市食安委顾问、主任;4月15日,长沙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明确食品安全工作重点、方向和目标;9月份,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长沙市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全面压实食品安全监督监管责任;健全四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组建1848名社区(村)协管员队伍;市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市政协强化食品安全民主监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高标准强化食安工作保障。去年市本级投入食安工作经费5438.56万元,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同时严格督查考评,将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纳入区县(市)绩效考核,考核权重达3%,实行绩效责任追究。

高水平提供食安技术支撑。投资1.3亿元新建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基层监管机构全部建立起检测室,200个农贸市场(生鲜超市)民生快检室持续检测样品41万批次。建立运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795万元资金支持52个研发项目的开展,发放以奖代补资金201万元,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食安监管有力度,治理成效全面提升

围绕群众关切,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长沙食安治理的效能。

规范“三小”管理。长沙市开展食品小作坊三年提质行动,加强小作坊、小餐饮和摊贩的许可和备案管理,关停取缔食品小作坊45家,引导食品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同时开展夜市街区专项提升行动,设置46处临时设摊区域,实行食品摊贩划区限时集中经营。

加强综合治理。过去一年,长沙市部署开展“护苗”“护老”“清网”等十二项攻坚行动,以及“长江禁捕、打非断链”、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专项行动,排查食品行业单位13.2万余家次,查处行政违法案件3403起。

强化风险防控。通过监督抽检及时发现隐患并迅速开展整治,去年长沙加强食品抽检监测,年抽检食品5.8万余批次,达到6.9批次/千人,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2%。加强冷链食品监管,织密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安全网,累计对食品、市场环境、从业人员等完成采样检测32150批次,全部为阴性。

积极创新引领,打造食安监管“长沙模式”

保障食品安全,既是长沙食安创建的首位任务,也是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特别是监管方式上,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创新引领作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内生动力,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出“长沙模式”。

生产环节引入追溯机制,促使企业落实责任。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应用食品生产环节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并将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产品追溯和生产过程管理,确保产品流向可查、逆向可追,生产过程风险适时可查、隐患及时可排,在省内率先实现“互联网+”食品生产管理。

销售环节推行智能监管,“机器换人”破解难题。长沙市市场监管局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搭建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自动进行交易信息采集和建模分析,探索出“三定点、三监督”的肉品管控模式,实现对肉品市场监管精准化、智慧化、高效化以及非现场监管,解决了夜间交易与市场监管时间错位的矛盾。

外卖配送引入标准体系,提升网络订餐监管效能。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以督促落实网络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不断强化线上线下监管联动,形成线上路上监管闭环。同时组织主要外卖平台79家配送站点,开展标准化配送站点创建活动,为食品安全加上一道“放心锁”,解决外卖配送途中的安全、卫生问题。

去年底,长沙市创建外卖标准化配送站点等多项典型创新举措入选全省典型,进一步激发长沙在食品安全上锐意创新的活力。

调动社会参与,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格局

长沙市在2020年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的共治共享,营造出“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安全食品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

强化主体责任,共同守护食品安全。长沙市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行动,督促企业强化食品安全自查,其中生产企业自查率达100%。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金额达685.4万元。强化“校长负责制”、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专项行动等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识。

用“示范创建”夯实食安工作。浏阳市获批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市),天心区正在通过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市)验收,芙蓉区等5个区县(市)成功申报为创建省级食安示范县市区第三批试点,为长沙创建夯实了基础。每季度开展的“最佳”“最差”农贸市场综合评比,促进农贸市场不断改进提升。

畅通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长沙市食安委两次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会,持续发布食品安全工作倡议、“新文明餐桌”倡议,向市民倡导“拒绝野味”“公筷公勺”“光盘行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食品安全“五进”活动等重点活动,增强了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有安,进无止。今年是长沙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冲刺年,长沙市将持续深化食品安全十二大攻坚行动,推进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创建的知晓率,增加市民在食品安全上的获得感。

区县市:创新路上奋力向前

周辉霞

化被动为主动,以更早一步的监管思路,应对食品生产消费的发展;由粗放变精细,以更精准的监管举措,回应市民的食安诉求。长沙市各区县着力创新监管举措,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经验。

长沙高新区

凝聚三方力量提升治理水平

长沙高新区着力凝聚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力量,推出“寻味高新”美食海选活动,探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制度,组建食品安全“吹哨骑手”队伍,全面提升餐饮外卖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芙蓉区

食安增色特色街巷建设

2020年,芙蓉区结合街道特色街巷建设,同步打造食安示范街巷,韭菜园北路整改提质并打造为“米粉特色街”,沁园夜宵街升级改造为夜经济新名片。该区率先在全市运用网络打造“智慧食堂”,通过“互联网+食堂”对学校食堂管理进行全流程监管,实现了校园食堂的即时监督、远程监控和零距离监管。

天心区

多措并举强化共治意识

天心区结合商超综合体营销模式,首创在7mall商场和中海环宇城等10家大型商超综合体“驻点式”成立食品安全监管联络室,深化商超综合体监管。同时组建一支由社会人士组成的“食安卫士”志愿者队伍,强化社会共治效果。

岳麓区

专项整治行动成果丰硕

岳麓区以“三个确保”为总目标,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0余次。扎实有效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8万余家次,累计办结食品安全一般程序违法案件289起,办理大要案件3起,其中一起案例入选省市公安部门挂牌督办案件。

开福区

智慧监管助力复商复市

开福区2020年打造共建格局,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启动开福消费季公益活动,推出多项举措,助力餐饮业复苏。推行“互联网+”食品监管,在北正街和清水塘路试点建设了全省首个阿里云智慧食安街区,确保疫情后餐饮业经营透明,吃得放心。

雨花区

强化源头管理把好食品安全关

雨花区在2020年着力抓重要环节,在源头环节建立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等行动,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

望城区

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模式全省推广

望城区重点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指导,同时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引入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形成“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管理新模式,该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此外,该区在食品小作坊的监管中传播和挖掘民间传统特色美食故事,传承非遗文化,稳定食品小作坊的发展。

长沙县

聚焦重点领域回应民生关切

食药安全专项巡查组开展专项巡查21项,巡查单位万余家次,为督促监管责任落实、护航食品安全提供强大助力。该县推出的“寻找·心中的食安”系列活动,带动多方参与携手食安共治。深入开展肉品市场综合治理以及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从小切口解决民生关注问题。

浏阳市

获评全省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市)

浏阳市着力夯实食安工作基层力量,加大对18个乡镇市场监管所的能力建设投入,招录的21名人员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推动食品安全视频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全市181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627个学校食堂建成“明厨亮灶”。该市在去年6月30日获评首批“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市)”称号。

宁乡市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成效显著

宁乡市紧盯食品安全领域重要风险点,在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上,签订“不采不食野生蘑菇承诺书”10万份,累计巡查收缴野生蘑菇1100余公斤,坚守了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的底线。该市食品生产环节预警式体检服务,邀请第三方机构对85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助力食品产业发展。

齐抓共管,舌尖上的安全共同治理

周辉霞

2020年,长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食品安全创建工作,结合各自领域的特点、重点,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从方方面面切实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市中院

公平审理食品案件

市中院去年综合审理涉及食品安全刑事新收案件32件,涉案人数33人;民事新收案件10件,审结10件;行政案件受理4件,审结4件。

市检察院

完善食安违法犯罪案件查办联动机制

市检察机关着力完善食安违法犯罪案件查办联动机制,共批准逮捕食药安全领域刑事犯罪25件45人、起诉39件85人。

市发改委

全过程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健全落实涵盖粮食处置各环节、全过程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优质粮油工程”行动,建成2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总烘干能力超过5000吨/日,服务农田面积逾60万亩。

市教育局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该局重点扶持改善食堂硬件和学生就餐条件,对于所有进入校园的餐饮服务企业,要求统一通过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标。

市科技局

科技支撑食品安全技术创新

该局去年发放奖补资金201万元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技术研究,立项支持52项食品安全技术创新项目,支持资金795万元。

市工信局

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壮大

该局坚持将食品安全融合于产业发展,去年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完成食品工业产值98874万元,同比增长13.1%。

市公安局

严惩食品安全犯罪

该局做大做强侦破打击主业,建立与名优企业打假部门、大型批发市场的合作机制,推进食品安全情报研判机制建设,共侦办食品安全刑事案件62起,查处案件涉案金额共计近2亿元。

市民政局

“透明厨房”提升食安管理水平

该局在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新建的润济老年养护院推进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建设,确保老人能吃得放心。

市财政局

强化资金保障

将食品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2020年共安排各项经费5438.56万元,并对各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加强监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

强化土壤安全

该局去年对39家土壤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加大涉镉企业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力度,加速推进原长沙铬盐厂等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风险管控及治理修复进程。

市住建局

强化工地食堂食安管理

该局去年对全市1700多个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巡查、检查,共签发整改通知书85份,约谈了100多个项目责任主体,确保食堂食品安全。

市水利局

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99.7%

该局去年通过实施农村通自来水项目建设等工程,确保农村供水安全。全市完成新增农村通自来水入户人口10.58万人,抽检农村饮用水工程水样339批次,合格率达到99.7%。

市农业农村局

提质农产品管理

该局实施农兽药减量行动,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273.57万亩,212家企业763个产品入驻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建立1179个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示范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672个。

市商务局

新建(改造)农(集)贸市场33个

该局去年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贸市场建设布局,全年新建(改造)33个农(集)贸市场。

市卫健委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该局去年持续加强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管,集中消毒餐饮具合格率97.76%。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检测两千余批次。

市林业局

有效防范野生动物传播疫病

该局去年收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520.5千克,收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121只。严格落实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主体退出补偿工作,共拨付补偿资金3313.4万元。

市城管局

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

该局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建成以来,累计收集处理餐厨垃圾157万吨,提取的餐厨废弃物油脂8万余吨,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并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市物流口岸办

推进冷链仓储建设

市物流口岸办在去年推进冷链仓储建设,全市已建成运营的冷库总容量110余万吨,冷库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星沙海关

把好食品进口关

星沙海关去年加强对进口食品随附卫生证书的审核,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查验通关进口肉类220批次共计57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