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静远/文

2020年4月何静入职任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在同年的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宣布全国研发中国中心正式落地,这标志着中国研发在阿斯利康全球研发版图上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升级。

在过去十余年里,全球研发风起云涌,中国创新也在加快步伐,与全球接轨。阿斯利康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逐步升级,中国研发中心也从以往更多关注以上市为目的的后期临床研究,不断“前移”,开始广泛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甚至开始参与部分一期临床。何静谈到,“阿斯利康希望能够在全球决策的桌子上,有非常强的中国声音,中国研发能够有很好的话语权,以更好地代表中国实际的病患需求。”

日前,一篇关于药物临床开发成功率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药物开发项目从1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年。医药研发费用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是制药企业不得不直面的困难,谈及药物研发投入与回报的关系,何静表示,我们要以开放的视角看待创新研发,核心关键始终是科学性、创新性以及满足临床价值的需求,“我们做临床开发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拿到一个阳性的研究结果,而是为了拿到对病人有意义的、有临床指导价值的治疗方法”。

何静在采访中说起,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一个信念,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指导,探索真正有意义的创新研发。她回忆道,刚进入临床工作时,一个晚期结肠癌的病人在二线治疗失败,几乎宣告死刑的时候,她和病人家属讨论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夫妻两人相互对视的眼神,我至今都无法忘记。”

在和何静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科学家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共融,医学院系毕业的她,在学校时曾经许下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说“这些誓言正逐渐成为现实”。包括何静在内的科学家、医药研发者在解决满足临床困难、让患者得到更好治疗的道路上努力。

何静和我们分享道,她在医学院的同学多数都留在了医疗行业,无论是在医院里从事临床工作,亦或是投身药物研发领域。目前很多都成为了医院里的学科带头人,亦或是医药企业的研发负责人。她和我们分享了一项数据,阿斯利康研发中心中高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当中,女性占到了50%到60%的比例。“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回报不是一两天能看到的,而女性细致、坚韧、有耐心,这些都是研发人才所必需的特质”,她笑着调侃道,“女性在研发行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

阿斯利康全球肿瘤研发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 何静

何静以女性敏锐细腻的眼光,就医药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进程,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解读和观点。

“让中国研发更有话语权”

财经网:您始终强调要以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为指导,做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目前阿斯利康在研管线有近百个项目,您怎么看待现阶段的研发管线和布局的?在新药开发方面的计划是什么?

何静:在阿斯利康的研发管线中,肿瘤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支柱。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也是医药研发最为关注的方向。尽管过去我们在肿瘤研发领域取得了无数的成绩,但仍然可以看到,病人对于免疫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不起反应,或是初始产生反应但在后续仍会发生进展。所以,肿瘤领域依旧是未来阿斯利康重点布局的方向。

此外,阿斯利康研发管线中还有近一半为非肿瘤领域,包括心血管、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以及呼吸和免疫疾病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挑战日益加剧,慢病管理受到广泛重视,阿斯利康也加大了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产品布局中涵盖治疗哮喘、慢阻肺的雾化产品、吸入产品和生物制剂。而阿斯利康也越来越关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值得探索,如何寻找真正改善病人转归的治疗方案值得思考。除此之外,在心血管及糖尿病等疾病领域,我们的目标也不单是改变血糖生成指数等单一指标,更要让风险可控。阿斯利康还在向再生医学,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探索,推进心血管疾病的研发进程。

而在去年底宣布收购亚力兄制药,则是阿斯利康在罕见病领域的布局和探索。目前,社会对于罕见病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尽管在罕见病药物研发方面已有很多进展,但目前大部分的罕见病仍然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所以未来罕见病也将会是阿斯利康的又一重点发展方向。

财经网:在中国的研发布局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吗?

何静:大方向是一致的,这些领域在全球来看都有着较为突出的临床需求。而在保持整体研发战略持续布局的基础上,也会有不同细分领域、不同治疗技术的差异。

以肿瘤领域为例,中国高发癌肿前五位是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由于瘤谱不同,也决定了我们在大方针下各领域布局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财经网:过去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在华研发中心经历了从“开设热潮”到策略调整的转型,以往更多关注以上市为目的的后期临床研究。2020年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宣布全国研发中国中心正式落地,未来中国研发会参与更早期的临床研究么?

何静:中国研发中心也从以往更多关注以上市为目的的后期临床研究,不断“前移”,开始广泛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而且开始参与部分一期临床。目前,临床在研的项目中,早期研发项目占其中近1/4,与总部实现同步研发。早期研发伴随巨大的风险,我们希望选择真正具有科学价值和医学价值的产品,在中国进行早期研发。

全球研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研发在全球版图的战略升级,阿斯利康希望能够在全球决策的桌子上,有非常强的中国声音,中国研发能够有很好的话语权,以更好地代表中国实际的病患需求,在早期开始研发布局的时候,就将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考虑在内。

以往是“global for China”,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实现站在中国服务全球,将更多中国研发成果带到全世界。

“找到更聪明的方案”

财经网:您提到早期研发伴随巨大风险,您是如何看待研发投入与回报的?

何静:最近,一篇关于药物临床开发成功率的最新报告表明,过去十年,药物开发项目从1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年。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十年磨一剑”。

回过头来我们也在思考,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具创造性的研发途经,设计出更聪明的试验方案,更快更好的解决在研发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而在商业模式方面,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和君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也是在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同时,阿斯利康也借此机会“广发英雄帖”,希望能和更多本土创新企业在研发层面能有更多合作,让本土创新能在全球市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临床研发方面遇到的研发费用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成功率低的困境,正在倒逼企业加快思考,如何在保证提升科学价值的同时,能够做到多快好省的实现创新。

财经网:基于新靶点的创新产品或创新疗法,对于解决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发现新靶点或者新疗法呢?

何静:在我看来需要三个维度的紧密结合,就是源头创新、转化创新以及临床创新。

近几年,中国的基础科研实力发展迅速,与临床医院探索深度合作的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病患临床需求。

中西方的疾病谱、临床实践以及患者习惯都不一样,临床需求也有差异,这样的深度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在医疗状况快速变化的今天,面对不同人群,找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揭牌的当天,我们还宣布与20多家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院方和阿斯利康能够开展更进一步的临床合作。

不仅如此,阿斯利康也在探索与科研院校合作,可以帮助我们站在科学的前沿,从一个蛋白质、一个通路开始研究,到发现新靶点,了解新靶点在信号传导通路上面相互作用的机制。

关于加强国内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research”)创新实力,需要“院校联动”,加强医院与研究所之间的互动,而制药企业能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还需要更多探索和思考。

而在临床创新方面,有一个词叫做““bench to bedside”,具体来讲是帮助我们把基础医学的进展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我们也需要“bedside to bench”, 通过临床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科学假设,回过头来帮助基础医学探索新的机制。

财经网:您在之前提到了“更聪明的方式”更快更好的解决研发难题。近几年间,国际制药巨头入局AI开发,用于提高新药研发效率,阿斯利康与Berg Health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寻找生物靶标和药物。您是怎么看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何静:在整个研发路径的设计中加快研发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非常有利的武器。

通过大数据精准找到病人。我们常说通过对分子标志物的精确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从而实现精准诊疗,是否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数字化的标志物帮助研发人员更加精准找到病人。另一方面,通过伴随诊断等方式更加及时准确检测病人的治疗反应,帮助医生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不仅如此,数字化的临床研究能否将临床研究过程中“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通过更多数字化工具的介入,让研究更高效更省时,同时提高研究人员和临床受试者的感受,改善进程中的体验感受,使整个临床更顺畅也更可控。

在去年CDE出台关于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上市申请的指导文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数据对临床研发和上市申请都将具有更重要的影响,“data is the new currency(数据将成为新货币)”。

“着眼长远,差异化布局”

财经网:此前阿斯利康的英飞凡作为国内首个PD-L1获批上市,截至目前,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国内药企,已有多个PD-(L)1 上市,出现热门靶点竞争激烈赛道拥挤的情况,您是如何看待目前这样的研发现状呢?

何静:大家在讨论时经常会开玩笑,是不是明年还会有8个PD-(L)1?

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一些热门赛道“赛车”的情况。随着科学快速发展,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靶点是治疗某种疾病的重要开关,难以避免会出现靶点重复赛道拥挤的情况。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临床开发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拿到一个阳性的研究结果,而是为了拿到对病人有意义的、有临床指导价值的治疗方法,要以科学为宗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大家都看到PD-(L)1针对肺癌这一大癌种的疗效,统统涌入肺癌这一适应症的开发上,但是还有更多临床需求没有得到关注。

从短期来看,赛道拥挤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家已经涌入同一赛道,如何实现差异化布局,需要结合自身战略和公司优势,以及我们对临床需求的不同理解,在同一赛道里面找到不一样的点。

但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还有新的或改良靶点和作用机制,以及新的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开发,包括新型小分子,抗体技术,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在这些领域,其实现在就要开始为将来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