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规范发展有待顶层设计
数字医疗正在加速进入人们的生活。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5G”“AI”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数字医疗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助推优质医疗资源和分级诊疗制度向基层落实。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表示,未来数字医疗发展仍有待顶层设计,亟须建章立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在医疗领域,存在专家“飞刀手术”的现象,即专家受邀远赴外地医院,为当地病患手术提供指导和帮助。记者了解到,在数字医疗的赋能下,一些基层偏远地区的患者得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而医生也得以节省大量的“在途时间”。
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日前成功实施国内创伤骨科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借助5G网络技术,帮助远在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跟骨骨折患者,完成了左跟骨闭合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孟令盘向记者表示,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使国内知名专家的手术经验和手术技术远程精准服务基层医院患者,在未来外科手术“飞刀”中,第一,会打破地域限制,专家无需亲临手术现场,节约时间;第二,依托5G网络专家可同时远程遥控操作数台机器人,在同一时间节点内,手术变得更高效。
据孟令盘介绍,虽然5G网络连接有不到30ms的延时,但术中并没有感受到图像和声音有明显的延时,这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同时,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的专家对固定骨折的螺钉进行规划设计,保证了手术的质量。
“最大的好处就是符合国家医改政策,将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且通过AI以及5G等技术助力,使其变得更高效,充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不仅节约了患者前往北京、上海等国内知名医院的时间、住院费用及住宿、交通的附加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节约了医保资金。”孟令盘说。
传统医疗模式面临重构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借助数字科技以及智能技术,数字医疗可以使诊治方案更加科学和高效。AI、5G等技术在数字医疗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医疗模式面临重构。将5G技术与数字医疗相结合,已经延伸出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超声、远程手术、远程示教、智能导诊、应急救援、移动医护、智慧院区管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模式,将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模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速度较快,5G、AI等技术解决了信息传输时延、单靠经验判断等问题,可以让医疗诊治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优化医疗资源,为基层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医生节省大量的“在途时间”。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未来,这种类似的手术在完成充分论证后,在5G、AI等先进技术的助力下,手术关键步骤交由主控医生远程实施,剩下的最后一步常规操作由当地医生完成。“这将有效降低‘飞刀’的工作强度,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式进步。”吴新宝说。
据了解,随着远程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不断扩大,医疗机构、信息技术提供方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提供方等方面的广泛参与,未来数字医疗服务将集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一条龙”式的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行业趋势。
未来发展仍有待顶层设计
吴新宝建议,未来数字医疗的发展还需要监管部门打通“信息孤岛”,通过顶层设计,整合行业准入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以“公益性”和“规范化”为引领,尊重并发挥参与各方的专业优势,做好医疗安全的“守门人”,把好事办好。
欧阳日辉提醒说,目前而言,数字科技的发展为医疗诊治提供了辅助性作用,并不能替代医生自身的专业判断和现场诊疗。欧阳日辉建议未来数字医疗的发展要从三方面着力。首先是信任机制的建立。“通过平台的方式远程问诊,特别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比如,患者可能会担忧,给我问诊的人究竟是医生本人还是其助手?而在患者病例信息、药品保障等方面,都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信任机制的建立。”
其次是国民数字能力的培育。数字医疗的发展有待医生和患者等各方数字能力的提升,需照顾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数字能力较低群体的实际需求,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些群体迈过医疗健康的“数字鸿沟”。
再次是多方合作的方式提供数字医疗服务。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要以公益性为导向,政府、医疗机构以及企业应做好各自专业领域的事情,结成可持续的“利益联结体”,共同推动数字医疗的普及与发展,不断降低普通老百姓使用数字医疗的使用成本,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触达基层。
未来这种远程医疗方式的推广亟须解决哪些难题?孟令盘认为亟须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5G网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联合医院制定这种远程医疗方式的相关规章制度;三是上级医院牵头制定远程医疗方式的标准化流程和风险应急方案;四是参与手术的医生要熟练掌握远程医疗方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技术等。五是医院在相关政策上要向这些远程医疗方式倾斜,增加临床医生开展医疗方式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