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团结香港基金与内地两所顶级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举办“港深生物科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深圳、香港三地同步连线举行。会上,由三方智库合作完成的《策动湾区港深引擎 孕育生物科技新机》生物科技政策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记者现场了解到,该报告汇集了三方智库逾20多名专家学者、耗时半年完成,其以生物科技合作为切入点,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核心开展研究,提出了河套区的港深“两园”不能割裂来看,而是要作为“一区”来整体探讨发展方向。针对深港两地合作目前面临的困境及需要的重要支持,报告提出了七大建议,颇具亮点。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郑李锦芬,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卢文鹏分别在香港、北京、深圳作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忠朴,香港科学院院长及创院院士徐立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等多位专家现场进行了连线研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生物医药聚焦四个重点合作领域

报告指出,在推动港深两地科创合作中,生物科技是极佳的切入点。而在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科技发展、不断取得崭新成就的同时,港深却并未能利用两地的协同效应,实现共同发展。主要问题或原因是缺乏协调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产、学、研合作较为零散;香港和内地的体制机制衔接不畅,生物材料和仪器跨境流通不便;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不足,缺少国际一流的大型生物科技企业。

报告认为,河套区位于港深接壤处,覆盖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即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及北侧的深圳园区(即“深方科创园区”,包括福田保税区及皇岗口岸片区),不仅是港深科技创新合作的桥梁,更应该成为带动港深生物科技集群发展的“齿轮”。河套区的港深“两园”不能割裂来看,而是要作为“一区”来整体探讨发展方向:当两地的制度和标准不一致时,应当遵循制度更灵活、标准更国际化的一方;当两地的政策优惠力度和措施不一致时,应当遵循优惠力度更大、支持措施更多的一方。这样才能实现河套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协同发展,并作为一个齿轮带动港深两地的长远发展。

另外,在河套区着力发展生物科技意义重大,这不仅可以完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生产及上市的一条龙设施,还能助力突破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报告提出,河套区的发展目标有三个:一是建设成为港深生物科技合作先导区和示范区,以探索最有效的跨境合作模式和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政策;二是建设成为国际生物科技规则标准试验区,成为向内地引进最前沿技术的高规格监管机制的第一站;三是建设成为大湾区生物科技中试转化聚集区,加快前沿科研成果转化生产。

报告在生物医药领域以河套区为核心,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个重点合作领域:药物及疫苗、基因检测及诊疗、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在生物科技的应用。

专家呼吁:打造“科技特区”

同时,报告提出了七大亮点建议:建立区内“锚机构”,加速发展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建设全流程配套设施,完善生物科技研发流程;在河套区成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支援;鼓励院校内知识转移,培育生物科技和商学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统筹协调,争取综合授权;衔接两地体制机制;便利港深生物材料和器械流通。

其中,“锚机构”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核心机构或企业。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忠朴指出,“锚机构”的提出醒目、“抓得准”,并认为此次报告“很有质量,很专业”,七大建议“接地气”可操作。报告整体有创新性,亮点多,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则指出,三方智库合作是全新模式,不同的视角带来了新的启发和亮点。他建议,深港河套地区聚焦“制度创新的探索”并积极推动,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科技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