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军

近年来,全谷物被频繁提及,“全麦”“全谷物”“麸皮”等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食品包装上。然而,《中国消费者全谷物认知状况报告 2021》显示,3/4的消费者不知何为全谷物。那么,到底什么是全谷物?什么食品才能称为全谷物食品?全谷物究竟好在哪儿?

什么是全谷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定义,全谷物是指没有经过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或压片等处理,但仍然保留了完整的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等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常见的全谷物有糙米、燕麦、小麦、小米、大黄米、高粱、黑米、紫米、薏米等,包括已经磨成粉或压扁压碎的谷物,比如全麦粉、燕麦片等。而我们常说的粗粮是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粗粮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高粱、小米等)、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等)和块茎类(红薯、马铃薯、山药等),范围较全谷物广。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以外的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大麦、燕麦、小米等)和杂豆类(蚕豆、豌豆、小豆等)。

什么是全谷物食品?

2020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标识通则》对全谷物食品做出了定义:

1.100%全谷物食物:谷物是除水及加工工艺必需的添加剂(如酵母)外唯一配料来源,且谷物原料100%来自全谷物;

2.全谷物食品:谷物为主要原料且不是唯一配料来源时,以谷物、水及其他配料制成的谷物制品,全谷物是除水外第一配料,且不少于食品总质量(以干基计)的51%;

3.含全谷物食品:以谷物、水及其他配料制成的谷物制品,全谷物是谷物的主要来源,不小于谷物原料的51%且大于食品总质量(以干基计)的25%。

为什么要提倡全谷物食品?

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在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基础上,建议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g~150g,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降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发病风险,以及降低体重增加的风险。

谷物中的较多营养物质集中于胚芽层和麸皮层,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等矿物质以及黄酮、多酚等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许多研究表明,拥有更高营养素密度的全谷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糖、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

全谷物食品误区

误区一:全谷物食品一定健康

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健康,不仅取决于原料,其配料和加工方式也尤其重要,全谷物食品依旧可能具有高糖、高盐、高油等属性,因此购买时还是需要关注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

误区二: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多吃全谷物有益健康,但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并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建议全谷物与细粮按照个人需求搭配食用。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