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扩张!佛山企业的“冬天”投资论
2001年至今,海天味业已投入过百亿元开展技改。图为海天生产基地。受访者供图
■育新机开新局: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
——2020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6月30日,在佛山高新区三水园,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伟钊携在场嘉宾为项目“奠基石”培土。总投资43亿元的日丰管道智能机械设备及新型管道制造基地正式启动建设。
同月,投资3.3亿元的恒洁集团智能洁具全自动生产线项目按期投产,规划年产能100万套,人均产出效率提升50%。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延期复工、物流受阻、员工返岗难等诸多挑战,使得多数企业家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仍有一批佛山企业率先突围、逆势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佛山市工业投资增长0.9%,增幅较一季度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8%。
疫情只是暂时,而市场需求长存。在佛山企业家看来,疫情之下,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产能扩张与转型升级,待到市场回暖,敢于亮剑者便能夺得先机。
佛山企业扩张“加速度”
虽然疫情尚未过去,但日丰新型管道制造基地建设现场已一片如火如荼。
“现在公司几个生产基地已满负荷生产,迫切需要扩大生产基地。”许伟钊坦言,随着公司出口新产品在欧美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市政项目快速发展,以及管道市场对新型管道智能机械制造设备的需求加大,新基地的布局迫在眉睫。
此次动工的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二期将分别于明后两年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建成后,将可快速缓解日丰产能紧张的局面,为日丰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疫情之下,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的逆势投资显得有些“另类”。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传统制造行业遭受冲击。基于对疫情形势与经济基本面恢复进度的谨慎态度,许多企业暂缓甚至撤销原有投资计划。这其中固然有市场需求萎缩的客观因素,但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消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背景下,一批佛山企业率先突出重围,增资扩产,以满足市场长期需求。
在恒洁集团智能洁具全自动生产车间内,一批批设计精良的陶瓷卫浴产品,经过149米脉冲式隧道窑等先进设备焙烧而成。
启建于2018年7月的恒洁集团智能洁具全自动生产线,于今年6月18日按期正式投产,年产能可达100万套。而且,整条生产线相比传统生产方式可节约人力320人,人均产出效率提升50%,自动化程度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当一批企业着力扩充产能的同时,还有一批企业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就在6月19日,格兰仕集团开源芯片基地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当天,佛山顺德区政府、上海赛昉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接下来,三方将围绕RISC-V开源芯片的研发及应用为核心,重点打造RISC-V生态和产业应用,助力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产业主体集群和万人级的产业人才集群。
同为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投资50亿元的上海全球创新园区也于今年3月正式签约。该创新园区计划吸引8000—10000名全球高端研发人才进驻,规划导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供应链等九大领域的研发板块,进一步升级美的全球研发体系。
从宏观来看,投资对经济平稳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从总需求来看,投资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复苏。
疫情之下,无论是增资扩产,还是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均是佛山企业逆势扩张的生动写照。
市场“冷”时是投资佳机
今年以来,众多行业生产停滞,不少企业面临困局。在此背景下逆势投资,佛山企业有着自己的考量。
从短期来看,低迷时期企业扩张总体成本更低。蒙娜丽莎董事、董事会秘书张旗康就算了一笔账,过去企业向银行贷款3年期的资金,年利息至少在6%以上。但在疫情期间,由于金融机构以及各地叠加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企业此时融资的3年期资金,其年利息还不到4%。他感慨称,这样的贷款利息,至少是近20年来最低的。
张旗康的分析不无道理。今年以来,为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各级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纾解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资金周转困难。
以佛山为例,2月以来,该市银行机构通过落实转贷、展期延期、降低利率等稳贷措施支持企业26409家,累计金额1529.1亿元。
除了融资成本低,企业扩张所需的人才成本也更低。年初,格兰仕集团逆势扩招1.4万人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人质疑这是企业炒作的噱头。
对此,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回应道,非常时期,很多人都在抄底。而对于格兰仕来说,人才是公司第一资本,现在正是公司抄底人才的大好时间。
疫情之下,抓住机遇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这也是不少佛企逆势扩张的方法论。
“这次疫情给我们的机会是什么?是人才机会。”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军直言,现在的情况下,企业更容易挑选到合适的人才。
从长期来看,佛山企业家逆势投资,是对未来市场保持乐观预期。在他们看来,疫情影响是暂时的,但投资的收益时间永远在未来,投资收益率更需要研判未来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相对情况。
“疫情会过去的。”蒙娜丽莎董事长萧华的判断十分简洁。就是在这样的预期下,蒙娜丽莎启动了广西藤县第一期第二阶段3条生产线的投资建设。
张旗康称,该基地一旦建成,相当于再造一个蒙娜丽莎。“市场一旦恢复,有利于蒙娜丽莎迅速提升产能水平。”在他看来,若是等到疫情过去,扩张的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有了,因此企业一定要提前为市场恢复做好准备。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国星光电董事长王广军。今年3月,总投资达20亿元的国星光电LED器件封装及应用产业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继续扩充公司现有优势封装器件及应用产品产能,并加大MiniLED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及发展。项目启动后,有望形成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并对佛山的智能家电、汽车制造产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疫情阻挡不了发展的步伐。”王广军说。
重资产铸就企业“护城河”
疫情之下,企业是否应该逆势投资?不能一概而论。“每家企业情况不同,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决定,实事求是。”在谈及疫情下制造业如何突围时,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周其仁认为,一般而言,企业离生存线越远,越有条件想得长远、争取更高目标,“绝不要浪费危机中蕴藏的机遇,逆势上行,把企业带到更高的高地”。
海天味业便是这一观点的践行者。如今,该公司已启动新一期750亩生产车间的技术改造,预计2023年完成。事实上,2001年至今,海天味业已投入过百亿元开展技改。
“即便有人拿了我们的菌种,也很难酿造出同样的味道。”海天味业董秘张欣介绍,在海天,酱油酿造需要经过494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指标的把控都决定了酱油风味的好坏。公司对每个环节的指标都有数据定点,这源于海天持续技术研发的经验积累。
可以说,正是海天味业不断地投资积累,把酱油酿造这一传统行当,做成了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雄厚的资本积累、丰富的技术储备,为企业发展铸就了“护城河”。
这一点在疫情期间表现尤为明显。7月3日,该公司最新市值达4029.49亿元,连续多日突破4000亿元。而早前的一季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海天实现营收58.84亿元,同比增长7.17%;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9.17%。
疫情之下,销售业绩逆势上扬的还有格兰仕。今年1—5月,该公司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增长,出现多年未见的“国外订单挤占国内产能”的现象。特别是在北美地区,同比增长了41%,而有些地区、品类甚至出现增长大于100%、200%的情况。“现在格兰仕担心的不是订单,而是如何加班加点地完成订单以及顺利交货。”相关负责人称。
外贸不降反增,得益于格兰仕长期积累下来的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更为突出的品质。
日前,国务院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梁昭贤在格兰仕工业4.0基地通过视频连线,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情况,使得这一工业4.0基地得到公众的关注。
今年4月,格兰仕工业4.0示范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在疫情期间仅50天就完成投产,具备1100万台微波炉的年产能,6.7秒就可以下线一台微波炉。这极大缓解了当前格兰仕健康家电的产能压力,为内外销订单的稳定保驾护航。
梁昭贤表示,格兰仕一直坚持以造汽车的标准造家电,就算是一个普通零件,都要用最好的技术、装备去做。在他看来,企业只有发展,才可以解决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舍得大规模的投资未来,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去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