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岗村党员红色教育展馆。龙全明摄

七月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下的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分外美丽,新落成的啸仙园红色教育基地以及修缮后的思诒堂等革命遗址,成为了红色文化游的网红打卡地,来自全省各地的党员团队在这里追寻革命记忆,不远处贫困户谭丙秀家的蜜柚园硕果累累……

“柏油路铺进村里,村子整治一新,红色景点打造出来了,花卉产业发展起来了……驻村工作队为村里干的实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提起村子的变化,谭丙秀感慨万千。他回忆道,过去的安岗村老旧凌乱,收入来源少,能有今天,得益于有好的政策、好的组织。

革命老区安岗村美丽蝶变的背后,是东莞市虎门镇和韶关市接待办公室联合对口帮扶安岗村的结果,也是仁化县大力开展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安岗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成果。在脱贫攻坚中,安岗村坚定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党建+合作社”“党建+红色村”“党建+理事会”的思路,引导党员创业致富能手“传帮带”,投资共建温室大棚绣球花、百合花生产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发展绣球花、百合花品盆栽产业链,鼓起“钱袋子”。历时四年,安岗村从省定贫困村蝶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宜业宜游的闻名的红色旅游美丽乡村。

红心蜜柚开启“甜蜜”生活

46户贫困户齐脱贫

走进贫困户谭丙秀家,崭新的楼房宽敞明亮,屋檐下的燕子欢叫起舞,谭丙秀正准备去果园给蜜柚套袋。“村里的旅游旺起来了,我种的红心蜜柚不愁销路,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田间保果管理。”说起红心蜜柚种植情况,谭丙秀娓娓道来,“去年的蜜柚很甜,就是外观不够漂亮,技术员下来指导说套袋可以改善蜜柚的外观和品质,到时价格也上得去。”

别看谭丙秀现在日子这么红火,几年前他由于慢性肾炎病复发而辞工在家,当时两个小孩还在上学,加之每年约2万元的医药费,导致谭丙秀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谭丙秀身体稍微好点时,就到荒地上种了100棵红心蜜柚,由于疏于管理,挂果质量不太理想,卖不了多少钱。

自从2016年扶贫工作队驻村及帮扶单位干部结对帮扶谭丙秀以来,他不断获得有机肥、种苗、技术、销路等方面的帮助。“帮扶干部很关心我家蜜柚的销路,介绍很多客人来购买,还推荐我们参加农民丰收节展销,一下子就打开了销路!”谭丙秀难掩激动地说。

一方面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在教育帮扶政策下,谭丙秀女儿也顺利大学毕业并在广州找到了工作。去年底谭丙秀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55元,今年上半年全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79元,顺利达标实现脱贫。

生活逐渐好过的谭丙秀家,拆除泥砖危房建起了两层楼房,客厅新添了家具。谭丙秀妻子幸福地说:“新房建好了,住得舒服了,心情好了,刮风大雨天再也不用担心瓦片掀翻、房屋漏水了!”

在帮助村民发展贡柑、蜜柚等水果产业的基础上,为稳定每户贫困户的收入,帮扶单位及安岗村“两委”让全村贫困户入股了中金岭南资产性收益、光伏资产性收益、绣球花基地资产性收益等分红项目。经过4年的精心帮扶,到2019年底,全村相对贫困户46户127人全部实现脱贫退出。

传承红色基因

靓丽“红色村”迎八方客

从谭丙秀家里出来,沿着鹅卵石道,映入眼帘的是古朴肃穆的中共第一届仁化县委旧址思诒堂、中共历史上首位“审计长”阮啸仙旧居等遗址遗迹以及啸仙园红色教育基地,内有逼真的模拟场景、老式的生活用具展示、图文并茂的展陈,还不时传来革命故事的讲解声、铿锵有力的重温入党誓词声。

“现在看到这些青砖瓦房古朴典雅、室内展陈有序,你或许想不到,原来这里可是残垣断壁。”东莞市虎门镇驻安岗村第一书记、队长谢振说。

2018年,仁化县以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在安岗村大力实施红色堡垒、红色教育等红色党建引领“八项工程”,保护修缮思诒堂、阮啸仙旧居等红色历史遗迹,新建啸仙园红色教育基地、党员红色教育展馆,讲好阮啸仙同志在安岗村领导发动的仁化暴动、华阳寨保卫战,仁化暴动被广东省委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以及阮啸仙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作的“仁化县农民斗争的经验教训”发言等红色故事。

一座座红色遗址遗迹修缮起来,村民家家户户都自主拆除破旧泥砖房,整理门前屋后的杂物,投工投劳参与提升房屋外立面、修缮道路、沟渠及栽种花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红色味越发浓厚。“住在这么漂亮的村子,我们脸上也有光!”村民纷纷表示。

如今,安岗村开发了党员红色教育展馆—思诒堂—啸仙园红色教育基地—阮啸仙旧居—蔡卓文旧居—华阳寨保卫战体验区—绣球花(含百合花、玫瑰花)主题休闲区—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红色旅游路线,专门配备2名红色讲解员和2名村干部兼职讲解员,把“一小时瞻仰”变成“一天红色文化体验旅游”。

安岗村成了省市县机关单位党组织、亲子家庭、市民游客等开展瞻仰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休闲体验等的热选地,每逢七一、国庆等节假日,安岗村日接待游客上千人。持续上涨的人气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民宿业发展等,增加村民收入。

“股民”+打工双收入

花卉基地开出“致富花”

在安岗村山背村小组旁,一个个大棚内的绣球花、百合花、玫瑰花等相继盛开、花香四溢,其中一个玫瑰花棚内,贫困户赖宣清正在翻土、施肥。“有空就过来做零工,给家里增加些收入,虽然工资不高,但就在家门口,能照顾到两个上学的女儿。”赖宣清告诉笔者。

赖宣清不仅有务工收入,她家的2亩地流转给了花卉基地,加之安岗村委会统筹扶贫资金入股建设标准温室大棚,赖宣清成为了花卉基地的“股民”,每年在花卉基地可获得1万多元收入。

类似赖宣清一样又是“股民”又在这务工的村民共有20多人,其中贫困户12人,他们闲时就来基地种花、除草、浇水……“全年可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累计约80万元,每年花卉基地分红收益共约25万元,每年土地流转收入共约11万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谢振说。

发挥安岗村自然生态的优势,昼夜温差大,驻村工作队先后从广州、深圳引进公司,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花卉产业项目。“我们打算通过第一产业花卉苗木种植,结合第二产业鲜切花加工、苗木盆景培育以及第三产业安岗红色旅游和四季花海主题休闲,打造集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科研学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农旅综合体。”谢振介绍道。

去年以来,花卉基地越做越大,在原有100多亩绣球花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百合花、玫瑰花、油菜花、荷花等种植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资1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村集体变股东,村民变股民,年年有分红收入,村集体每年增收8.8万元,进一步壮大安岗村集体经济收入,以产业振兴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致富。

成绩单

●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经帮扶后,至2019年,安岗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帮扶前的7715元上升至1.72万元,村集体收入从帮扶前的2.8万元跃至19万元。2019年底安岗村及4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出列。

●消费扶贫:通过农超对接、电商平台对接等方式,把安岗村柑橘、土鸡、米、花卉等农产品销售到深圳、东莞等地,每年销售额上百万元。

●村庄整治:安岗村主干道新铺柏油路3.5公里,14个小组全部道路硬化,村居房屋外立面统一整治提升,完成2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建成了安岗村山背组森林公园、西岭组绿色长廊,安岗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南方日报记者潘俊宇通讯员谭玉玲肖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