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广佛超级城市 佛山顺德拟新增11条道路衔接广州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的实验区等战略的提出,顺德区亟需与时俱进,谋划新形势下顺德区综合交通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近日,顺德区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重点专题研究项目的招标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发布。根据该公告,“十四五”期间,顺德将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创建公交都市等,以有力支撑顺德区融入湾区发展,共建广佛超级城市。其中,顺德计划完善与湾区航空枢纽交通衔接体系,实现60分钟可达,同时,结合“强中心引领发展”战略及各策略发展区规划的新需求,新增37条中心城区对外衔接道路,其中,计划新增11条道路衔接广州。
大湾区等战略机遇下
顺德交通发展空间巨大
《公告》指出,《顺德区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导顺德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三龙湾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的实验区等战略的提出,顺德区亟需与时俱进,谋划新形势下顺德区综合交通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区五年发展总体要求,制定“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行动计划。
如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大力优化和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通过对交通枢纽功能的提升,增强顺德的辐射能力和城市核心凝聚力,进而打通对接周边城市的发展通道成为重中之重。所以,今后顺德交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一批重大项目要续建、开建或启动前期工作,尤其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港航物流体系建设,落实一批支撑顺德融入大湾区的重大项目,为顺德的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据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分为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专题,加油、加气站系统布局规划专题等三大部分,包括开展区域对外交通(包括公路、铁路、水运)、综合枢纽、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货运交通等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研究,制定新时期综合交通发展布局等。
构建与湾区航空枢纽一小时交通圈
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根据《公告》,“十四五”期间,顺德将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合理布局加油、加气站;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积极创建公交都市,有力支撑顺德区融入湾区发展,共建广佛超级城市,拓展区域辐射能力,促进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
《公告》指出,为实现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德区应实施全面的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外部协调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内部统一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为此,顺德计划通过航空、铁路、城际、高速公路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公告》透露,在航空方面,顺德将加强与湾区机场设施衔接,共享服务全球的航空枢纽。完善与湾区航空枢纽交通衔接体系,实现60分钟可达。推进广佛环线建设,加强与广州白云机场联系;推进肇顺南建设,加强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联系。同时完善城市候机楼服务功能及布局,便于顺德共享周边航空枢纽。
在铁路方面,顺德将提升肇顺南城际为国家高速铁路,并兼顾城际功能,将顺德融入国家铁路网、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和湾区发展,提高区位优势。将南沙疏港铁路进行客运化改造,并在均安设站,兼顾客货运功能,加强顺德对外辐射能力。在城际方面,协同推进区域城际轨道建设,实现与湾区的快速联系。要求肇顺南兼顾城际功能,在顺德学院和龙江设站,利用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联系湾区城市。推进广佛江珠规划落实,加快建设进程。
强化对外设施衔接
拟新增37条中心城区对外衔接道路
除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外,顺德还将强化对外设施衔接。根据《公告》,顺德将结合“强中心引领发展”战略及各策略发展区规划的新需求,优化各层次路网布局方案,构建布局完善、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一体化城市道路网络,适应区域融合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现“30-15”的时空目标。
据介绍,顺德中心城区对外衔接道路现状共29条,规划新增37条。其中衔接西南片区现状8条,规划新增18条;衔接北部片区现状4条,规划新增3条;衔接广州现状11条,规划新增11条;衔接中山现状6条,规划新增5条。
另外,顺德还将从轨道交通系统一体化角度出发,坚持"四网合一”规划理念,融入广佛轨道“一张网”,实现轨道交通系统功能最大化,营造高效的顺德区公共交通系统。
为此,顺德计划一方面以“广佛都市圈”为视角,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等级,助力顺德融入都市发展圈。一方面以“合网规划”为基点,强化与广州的轨道交通衔接,预留与江门、中山等周边城市的对接通道。
以及结合广佛中心等级体系,分层次制定衔接方案,融入广佛轨道"一张网”。同时加强与广州主中心的联系,重点强化轨道交通时空目标约束,实现广顺中心快速可达;加强与南沙副中心的联系,重点利用顺德既有区位优势,强化与南沙自贸区的轨道交通联系,提升顺德区域地位;加强与番禺组团的联系,借助番禺-顺德同城合作化示范区的机遇,实现番禺-顺德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编织,支撑城市连绵融合发展的需要。
采写:南都记者陈飞龙
摄影:南都记者郑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