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难,但总会过去。

这是广东肇庆怀集县21岁女生黎怡伶最爱的一句话。她今年高三毕业,参加了高考,正翻越人生的分水岭。

高考闯关,千军万马。对于黎怡伶来说,学习底子很薄的她,在经历新冠疫情下的网课之后,对高考这个决定命运的关卡,甚至感到一丝丝害怕。

今年7月7日至8日,全国统一高考。黎怡伶走进考场,坐定,深呼吸。

这是她想象了不知多少次的时刻。她知道,此时并没有父母在考场外为自己守候;她明白,如果名落孙山,自己可能会回到农村老家,或进入珠三角的工厂,在流水线上打工;她清楚,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真真切切地攥在自己手里。

黎怡伶是一名孤儿。

今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将养育的6个孩子送进高考考场,结果他们非常争气。6人分数全部上线,4人过本科线,2人过专科线。黎怡伶、伍海琪、钱彩颜、莫妹兰、莫城兰、李子军,他们成了福利院另外63个兄弟姐妹羡慕的对象。

8月2日,6个孩子高考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广东药科大学、嘉应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他们的梦想在心中升腾。

推开命运的门,他们迎来新的开始。

瘦瘦的“肥弄”给自己改了名

“我以前不叫这个名字,上高中后我给自己改了名。”黎怡伶说话时有些紧张。

一副圆圆的眼镜背后,眼神清澈却也笃定。“怡伶两个字分别有含义,‘怡’字的意思是我来了福利院后觉得心旷神怡,‘伶’字代表我希望自己伶俐聪明,把书读好。”

“我从小生活在乡下,那时名叫黎弄记。到福利院后,大家说我太瘦,希望我长胖一点,就叫我‘肥弄’。”说完,她羞涩地笑了,“其实我现在也就只有90斤。”

父母是在什么时候去世的,黎怡伶的记忆并不清晰。

“印象中,好像自五六岁起,我和弟弟有时到大伯家,有时到二伯家,轮流住。大伯和二伯比我爸年龄大很多,大伯的孙子与我同岁。他们家经济也不宽裕,人口又多,几乎没有能力再养育我和弟弟。”

“那你知道,父母亲去世的原因吗?”

“只知道是生病。这些事在家里很少有人说起,我也很少问。”黎怡伶说。

7月23日,高考成绩放榜。理科459分,最终的考分比黎怡伶预估分高了20多分。随后,她开始研究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和志愿填报指南,把一些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抄下来反复对比。她专门作了分类,按照“冲”“稳”“保”三个档次,列出可以有机会抵达的“梦想之地”。

“我想学医,对临床医学、麻醉学、中医学等专业都感兴趣。”她说,“我报考了广东药科大学(卫生专项)等院校,若能如愿,毕业后会定向到农村基层工作。”

回想起2009年刚进福利院的日子,黎怡伶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生活和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在农村,我已读到小学二年级。进福利院后,到怀城镇第六小学上学,因怕跟不上,又重念了一遍二年级。同班同学有各种才能,而我什么也不会,连最基本的声母和韵母表都背不下来,只能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同学们。那种落差感和好胜心,我至今还记得。”黎怡伶说。

求学的路上,黎怡伶努力奔跑。她升学入读怀集县第一中学,从初一念到高三。“我会在做习题中找成就感,一直都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课余时间,她熟读路遥著作《平凡的世界》(全三部)。“有过不开心,有过迷茫,有过成绩的跌宕,但我会选择性遗忘,自己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大不了痛哭一场,以后的路还长呢。”

“全家福”里藏着一辈子的遗憾

在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孩子们分别组成三个小家。每个小家住在不同的宿舍,由大孩子带小孩子,几名老师则是不同小家的家长、副家长。此外,再加上厨房阿姨、护工、保安,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宿舍里,摆放着几张双层床,还有衣柜、鞋柜、收纳箱。所有的个人物品,整整齐齐。孩子们有专门的学习室,晚上十一二点还亮着灯是常事。

19岁的伍海琪在福利院已经生活了8个年头。她的父亲在她5岁时因病离世,母亲后来改嫁,伍海琪便跟着奶奶住。

今年高考,伍海琪考了理科454分,超过本科线44分。查到分数后,她打开衣柜,取出一个相框,里面是父亲的照片,她默默注视了许久。思念,如一片潮涌的海。

“我和我姐跟爸妈只有一张全家福,最遗憾的是看不到我的脸,我那时还被妈妈侧抱在怀里。”她说。

翻开珍藏的相册,第一张照片就是奶奶。小时候,伍海琪跟着奶奶上山砍柴,背回一小捆树枝,这是她如今最幸福的回忆。

相册前几页是她5岁前照的几幅照片,而自父亲去世后直至她11岁跟姐姐一起进入福利院,6年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住进福利院时,她在宿舍楼前拍了一张留影,几个月后又拍一张,照片上的她明显胖了不少。

经历了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李子军感觉小时候的自己一直是懵懵的。“父亲留下的房子已经住不了人,我便住到伯母家中。一家务农的伯母也是贫困户,本身家里还有3个小孩要养。”他说。

2010年,刚满10岁的李子军进了福利院,心里满是忐忑。“完全陌生的环境,也没有一个认识的人。”

不过,福利院的“小家”,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尊严。他喜欢上了打篮球,除非下雨,不然每天都会在篮球场上纵横驰骋一番。

这次高考,李子军考了理科309分,超过专科线,所报考的学校专业都与计算机相关。“除了篮球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希望能在校园里做一些兼职,买下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记得回头看看,我们一直在你身后”

“小时候总觉得福利院的老师很严,什么都要管。长大以后才发现,有人管是一种幸福。”19岁的钱彩颜,是一名音乐艺术生,专攻竹笛。在她看来,如果当初没有来福利院,自己可能已经外出打工,人生的际遇会完全不同。

2002年,钱彩颜的父亲去世。不久后,母亲改嫁,留下年幼的四姐妹。2009年夏天,四姐妹来到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遇到困难,我往往会憋在心里。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考上大学。”钱彩颜说。

钱彩颜感激福利院带给自己的一切。“学艺术很花钱,要参加各种培训,对我来说是不容易的。在福利院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才有机会接受培训,坚持这么多年学下来。我最喜欢的竹笛曲是《喜相逢》,是音乐老师布置给我练习的第一首曲目。”

今年,钱彩颜高考音乐类总分为436分,过了本科线。她报考了嘉应学院(教师专项)音乐学专业,若能录取,毕业后定向至农村基层工作。

曾经,钱彩颜很害怕开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家长座位空着,同学知道自己的经历后,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实际上,10余年的求学路,没有哪一次家长会,我的位子是空的,福利院的老师会来参加,他们就像‘特殊父母’。”

高二时的一次班会,学校老师把事先收集到的家长寄语展示给学生们看。当大屏幕上出现彩颜的名字时,她非常惊讶。“彩颜大宝贝,能陪伴你成长,我是幸运和幸福的。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记得回头看看,我们一直在你身后。”看到这是福利院主任梁洁宁发给学校老师的一段话,彩颜顿时泪如雨下。

钱彩颜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大姐和二姐都已经上了大学,妹妹在读高三。或许是姐妹间的相互影响,四姐妹都是特长生,大姐是体育生,其他三个女孩是音乐生。两个姐姐上了大学,学习之余,还参加了勤工俭学。

高考结束后,四姐妹商量着把农村的老屋修缮一下。“长大了,我们该有自己的小家。”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