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收获的季节,在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珠海濯桑现代农业园区里,上万亩草莓、小番茄、黄瓜已经成熟。这些果蔬经过加工后,被运往成都、重庆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而在几年前,新鲜果蔬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还是“奢侈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理塘县,有着“世界高城”之称,由于气候高寒,果蔬难以生长。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该县曾经贫困发生率达38%,是甘孜州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与贫困抗争,就要跟高寒宣战。

广东对口支援甘孜州已来到第7个年头。近年来,广东投入大量资金援助当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017年春,广东与理塘共建的濯桑现代农业园区拔地而起,一座座蔬菜大棚,破解了高原上种果蔬的难题。

“菜篮子”丰富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在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当地的农牧民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脱贫奔康按下快进键。

高原果蔬破“寒”而生,为理塘人民的日子增添了许多甜蜜,也让广东对口支援甘孜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今年2月,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科学施种

把科技农业“搬上”高原

“来,尝尝新摘的水果,维生素C、糖分含量可比低海拔地区高多了!”日前,记者走进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的玛吉阿米花园农庄,看到该农庄负责人刘振园正忙着招呼游客,香甜可口的草莓、小番茄引来众人交口称赞。

放眼望去,农庄里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各类果蔬在舒适的温室中长势喜人。

很难想象,仅在几年前,吃上新鲜蔬菜对理塘人民来说还是一种奢望。由于高原气候条件恶劣,无法种植果蔬,而外地运来的蔬菜比牦牛肉还贵,加上交通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当地人民的脱贫奔康路走得十分艰难。要想脱贫,必须突破高原高寒气候的桎梏。

把农业科技“搬上”高原,是破题的那把“钥匙”。

光照足、温差大、土壤无污染、水质好……理塘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探索,理塘有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设想。可是,资金从哪里来?

广东对口支援帮助理塘把设想变成现实。从2016年起,在广东援助资金的帮扶下,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破土动工,配套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让高原种植果蔬成为现实。

“棚里温度最高30℃,最低9℃,非常适宜水果、蔬菜生长。”在蔬菜大棚里,刘振刚告诉记者,像小番茄一年可收获两季,一棚就能产出1万多斤。“建一亩大棚需要20万元,广东补贴10万元,极大降低了我们的成本。”

高原果蔬种植并非只能依靠大棚。在园区的现代农业双创中心,记者还看到了大片露天的种植基地。据园区高级农艺师陈志明介绍,他们与四川省农科院、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选育了一批适合在高原生长的果蔬种子,目前已有白萝卜、上海青、南瓜等20多个品种在园区种植。他指着一片瓜田说:“这里种的板栗南瓜就是一个新品种,目前还在试种阶段。”

漫步在园区里,处处可见现代农业的“黑科技”:果蔬种植、采收、清洗已实现全产业链机械化;播种车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援建了一套智慧农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和作物种植情况。

“北斗系统给播种机加上了一双‘眼睛’。”陈志明说,在作业的时候,智能播种机完全是按照北斗系统的卫星定位地图来,可以确保作业又快又准又好。“以前要300人播种的土地,现在使用智能播种机,一两个人就足够了。”

消费扶贫

果蔬坐上湾区“直通车”

种的问题解决了,那么高原果蔬收获后,怎么卖?这涉及到市场对接、产品加工、冷链运输等多个方面。

“要用消费扶贫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前方工作组组长、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兴文说,通过深化两地合作,让甘孜更多农特产品走出去。

濯桑现代农业园区今年的订单已有厚厚一沓。“广东援川干部带着我们到广东对接企业,和乐禾食品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等都谈下了合作。”园区入驻企业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帆告诉记者。去年,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的白萝卜,除销往成都、重庆外,另有4000吨进入粤港澳市场,售价1.2元/斤;还有1万斤高原花菇直供港澳,价格每斤10元或15元。

广东与理塘还探索前店后厂模式,把供应链前置。杨帆说,珠海农控集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前置仓,前3年免费,大大方便了货物配送。“尤其是疫情期间,长途配送不便,前置仓保障了在珠海等地的果蔬销售。”

“类似的‘前店’,还有广州、珠海的‘圣洁甘孜’特色农牧产品展销馆和藏区文化体验园。”李兴文介绍说,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甘孜的农产品得以远销粤港澳,打响理塘“极地果蔬”等品牌。

产量大、路途远,高原果蔬对储存、运输设备要求较高。

在园区里,记者看到了广东援建的3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容量1000吨的冷链设施,还有几台冷链运输车。但由于果蔬产量太大,运输车目前不够用。“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租用返空车,用纸箱包装货物,然后裹上棉被。”杨帆笑着说,这样也能降低一定的运输成本。

广东援助的冷链设备帮助当地果蔬升值。据陈志明介绍,在商品化处理中心对果蔬进行清洗、分拣等处理后,收货价可以提高三成。“而冷链存储则能够至少降低10%的腐损率。”

促就业、助增收

“扶贫”大棚红利多

傍晚,51岁的藏族工人兄兄回到家,看到放学归来的孙子、孙女,脸上的疲色一扫而光。对于现在共享天伦的生活,他以前是不敢想的。前些年,由于妻子和大儿子生病,医药费每年要1万—2万元,加上缺少劳动力,日子过得很艰难。

种青稞、土豆,到山上挖虫草、松茸,这是此前理塘农民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园区建成后,兄兄等贫困户的生活迎来转机。

那些蔬菜大棚同时也是“扶贫”大棚。村子以土地入股,不仅有土地流转收入,年底还有分红。贫困户可以到园区里务工,每天的工资100—150元不等。园区的6家企业主体,每年固定用工有120多人,季节性用工则超过5万人次。

如今,兄兄和儿媳妇都在香菇基地工作,每人每月工资3500元。妻子和儿子的病也有好转,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兄兄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去年家里收入有12万呢。”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理塘还有一些村子位置偏远,资源贫瘠、土地分散,无法形成连片的产业。这些地方该怎么办呢?

这时,蔬菜大棚再次发挥了作用。对于无法以土地入股的贫困村,理塘采用了“飞地”产业扶贫模式,即村子以扶贫资金入股蔬菜大棚,每年从大棚的收益里分红。“一个大棚每年至少有1万元分红。”杨帆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理塘共有29个贫困村加入“飞地”产业,年收益超过251万元。

整个园区的“红利”不止于此。据陈志朋介绍,广东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园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教授农牧民农业技术知识,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今年28岁的藏族小伙珍它,因为家庭困难,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从12岁开始,他靠着挖虫草、打零工支撑起家里的生计。后来,他来到濯桑现代产业园务工,并获得了农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学成后的他如今成了园区里最出色的农机手之一,一个月工资最高时能达到1万元。

“现在的日子就像做梦一样。”珍它笑着对记者说,“我想继续踏踏实实地在这里干下去,用双手挣来更好的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王聪

统筹:郑佳欣吴哲

脱贫故事

藏族小伙逆袭记

“别看他是个农机手,工资比我们还高!”提到藏族小伙珍它,理塘——珠海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的几名管理人员露出羡慕的神色。

珍它今年28岁,在园区里负责操作搭载北斗系统的智能播种机,月收入最多时能有1万元。小时候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在小学三年级时就辍了学,从此靠打零工养活有伤在身的母亲。

从贫困少年成长为出色的农机手,他是如何完成逆袭的?

他的人生出现转机是在3年前。那时,濯桑产业园面向附近村庄贫困户招募工人,珍它因此得到在产业园打工的机会。“当时心里想,终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到处乱跑了。”他的笑容透着朴实。

一开始,他在种植基地里做杂工,每天工资100多元钱。不到半个月,公司通知要开一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当时,“老大哥”扎西问他:“有个学开拖拉机的机会,你想要吗?”珍它赶忙点头。

老师是外面请来的农艺师,手把手教他们拖拉机搭载装备的使用、保养、检修等技能。虽然珍它小学没毕业,但识字,学起来并不十分困难。

三个多月后,培训结束,珍它上岗成了一名农机手。工作技术含量提高了,工资也跟着涨,平均每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如今珍它已经成家,妹妹也考上了成都的大学,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周末喜欢和几个朋友聚一聚,吃吃饭、泡泡温泉。”珍它脸上又露出朴实的笑容。

广东对甘孜的“智力”支援,在珍它等藏族同胞脸上绽放出一朵朵灿烂的格桑花。

数读

●3340万元

广东累计投入资金3340万元助力理塘建设理塘——珠海濯桑现代农业园区。

●1.2亿元

在广东对口支援下,理塘——珠海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面积2.3万亩,实现产值1.2亿元。

●4100万元

从2018年开始,广东省援建资金4100万元,在甘孜州石渠县洛须镇建农业科技观光示范产业园。

●1.95亿元

2019年,广东投入援助资金超1.95亿元,安排产业发展项目38个,重点支持甘孜州特色生态农牧业、全域旅游发展等。

●13.8亿元

2019年,广东帮助甘孜销售各类农产品13.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8万人,其中广东市场消费6500万元。

●400万元

2019年,广东投入资金400万元支持甘孜18个县市建设冷链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