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版共享员工试水记,牵线750家企业约2万员工
编者按:
8月14日,吴青(化)在结束东莞市龙运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运鞋业”)的工作后,回到了东莞市厚街镇上的另一家鞋业公司,马不停蹄地加入到生产线上,赶制新增订单。吴青是该公司5名共享员工之一。
截至8月初,东莞全市750家企业约2万员工,参与到共享员工的新模式中。2月18日,东莞在全国率先推出适用于实体经济企业的官方版“共享员工”互助调剂模式。该模式顺利地帮助参与企业解决暂时性的用工短缺问题、工资薪酬支出问题,且无一起劳资纠纷产生。
对于制造业城市而言,受生产季节性影响非常大,季节性用工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国内当前鼓励灵活用工制度,而未来共享员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共享的匹配度、企业文化适应、员工管理等,是参与共享对接企业所关注的问题,那么他们所期待的模式又是怎样的?
员工共享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维持工资收入水准
因为淡旺季,员工的暂时富余和缺位,一直是企业的“心头大事”,东莞作为一个制造大市,这一现象尤甚。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用工问题加剧,这倒逼了政府、企业、员工改变思路。
2月18日,东莞在全国率先推出适用于实体经济企业的官方版“共享员工”互助调剂模式。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梅华山说,“共享员工”模式是企业应对疫情的措施,但更准确的说法是,疫情是“共享员工”模式诞生的“催化剂”。
借助“共享员工”政策,黄江的一家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借调服装企业50名员工生产口罩。孙俊杰摄
A“共享员工”模式在各镇街落地开花
吴青是7月14日参与共享的,8月14日正式结束。过去的一个月,她在龙运鞋业工作并入住员工宿舍,参与到成型生产线的工作。“借出”和“输入”企业同属鞋业,而制鞋的工艺和环境并无明显的差别,因此吴青还是很好地适应了共享的工作。
双方鞋厂签订三方协议仅为1个月,所以包括吴青在内的5名员工已顺利回到原工厂,且当前工厂的订单已恢复,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员工的归来正好帮助企业赶制订单。
距离该鞋厂15公里外的虎门明安运动公司内,谢文英也回到了生产线上。今年4月1日,谢文英与其他20人同时被“借”到长安美泰玩具有限公司(简称“美泰玩具”)上班,她作为线长,主要负责带队,组建一条新生产线。谢文英是自愿报名参与的,“因为疫情,当时我们公司订单不多,我们也没有什么工作,参加共享还能赚点钱。”谢文英说,在报名的时候一点都不担心是否会影响原本的岗位,是否会遇到发薪难的问题,“两家公司跟我们员工都有签一份协议,还是很有保障的。”谢文英说。她于8月3日正式结束“共享”打工日子,重新回到明安公司上班。
在连续“出差”的4个月,谢文英算了一下,每月150元的车补、每天20元的出差费,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工资,这要比往年的多,因为往年4-8月,是明安的淡季,谢文英每年这段时间,一个月也就3000多的薪酬。重新回到明安上班,“岗位、薪酬待遇都没有变动,都是原本的样子。”谢文英说。相似地,吴青共享期间所获得工资与疫情前相差无几,拿到了超过4000元的工资。
当前“共享员工”在东莞厚街、长安、虎门、茶山、寮步、大朗等镇街落地开花。来自东莞人社局的统计显示,截至8月初,东莞“共享员工”模式推行近半年时间,共计750家企业开展对接,累计牵线约2万人。
B“共享模式”出台前的8小时
今年以来,受疫情、订单或生产淡旺季等原因影响,在国内有的企业用工暂时性出现富余现象,而另外一些企业却出现临时性“缺工”现象,东莞作为外贸大市、制造业大市尤为明显。
2月18日,东莞在全国率先推出适用于实体经济企业的官方版“共享员工”互助调剂模式,出台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服务工作指引(一)》等系列文件,为疫情下的东莞用工紧张,寻求解决办法。
具体来说,“共享员工”就是员工富余单位与缺工单位之间进行劳动力余缺调剂,将员工富余单位的员工在一定期间内出借至缺工单位工作,员工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社保关系不变,仍由原单位对该员工承担劳动法上义务的用工模式。
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梅华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到“共享员工”模式的“出生记”,梅华山说,“共享员工”的概念是在2月初,东莞市人社局一场复工复产专项小组会议上被提出的,经过讨论之后,相关人员都认为这具备可行性,梅华山便带队快马加鞭拟文。
8个小时后,包含“三种模式”“两个服务”“一份三方协议”的“共享员工”模式1.0版本成文。其中三种模式包括企业间余缺用工调剂、行业间余缺用工调剂和非全日制余缺用工调剂等3种模式,企业之间可自行挑选最适当的合作模式。
“当然,之所以这么迅速,这也是基于我们之前的调研。”梅华山说,东莞作为一个制造大市,大小劳动争议多少也发生过,且企业因为淡旺季,员工的暂时富余和缺位,一直是企业的“心头大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刚好顺了疫情的势推出了。”梅华山说,“共享员工”模式是企业应对疫情的措施,但更准确的说法是,疫情是“共享员工”模式诞生的“催化剂”。
C“法律服务专员”及时指导
对参与企业、员工、政府而言,共享员工最怕的当属劳资纠纷,这一点如何保障呢?
这也是为何“共享员工”模式由东莞市人社局推出的,真正的操刀者则是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原因所在。
“两家公司跟我们员工一起签了一份协议,还是很有保障的。”谢文英说,按照协议,“共享”期间是长安美泰负责提供岗位和薪酬发放,劳动关系是在明安公司名下。那么,这一份“三方协议”是什么?
“一旦涉及劳动人事关系,都是需要法律来疏导。”梅华山介绍,“共享员工”模式的“福利”是建立在法律之上的。“借出”企业、“借入”企业、“借出员工”三方是需要签订一份《人员借用三方协议》。而这份“三方协议”将可以预判的劳资争议都列入了协议中。
“有效地在法律层面上解决和预防因‘共享员工’可能产生法律风险及劳动争议,打消相关企业和劳动者的疑虑。”梅华山说,企业和员工所顾虑的多是涉及工资、岗位,如果三方签订了协议,就要按规章办事,否则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借出”企业、“借入”企业是连带责任关系的,如《人员借用三方协议》在甲方权利义务中提到,若员工未依法提前辞职或解约行为导致“借入”企业因协议提前终止而遭受损失,“借出”企业承担连带清债责任。
“共享员工”模式异于劳务派遣。梅华山表示,任何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共享员工”之名进行违法劳务派遣,一旦发现将严肃依法查处。
此外,东莞还实施“双专员服务制度”,“无死角”来服务企业。东莞全市33个镇街(园区)人社分局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和“法律服务专员”双专员服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联络电话。“就业服务专员”负责摸清富余劳动力存量,以及企业用工缺口,实现动态匹配,发挥牵线搭桥“红娘”作用。“法律服务专员”及时跟进相关法律问题,指导三方签订《人员借用三方协议》,做好后续的劳动关系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双专员之间信息共享、配合默契,实现服务无缝对接。
D镇街鼓励共享制定补贴办法
为了让企业间的匹配度更高,东莞同步开发上线公益性“东莞市共享员工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通过咨询解答、用工需求、用工供应、信息发布以及服务专员5个服务模块发布信息。“通过信息化比对实现‘共享员工’动态匹配、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匹配成功率。”梅华山表示。
“东莞市共享员工信息平台”上线以来,全市19家企业在平台发布了1936个岗位需求。南都记者登录这个平台,仍有多家企业在发布信息,其中用工需求最大的是东莞创机电业制品有限公司,需求500人,主要为一线操作员,薪酬从4000到5500元。而在用工供应方面,则只有6家企业发布信息。
镇街方面也在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参与到共享中。今年5月,厚街率先在全市出台《“共享员工”员工工作补贴办法》,对参与的非技术岗位员工,按上岗时间每人每日补助30元,每月补助上限500元;对技术类岗位员工,每人每日补助50元,每月补助上限800元。在三方协议有效期内,每人最多一次性补助三个月。
除了官方版的共享员工,广东度才子等人力资源机构也尝试参与进来,通过“错峰用工平台”,今年4月份就累计为东莞永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兴利玩具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共享员工”8000余人。
更多灵活用工的模式探索,为企业发展减少影响发展的变量。疫情催生共享员工模式,有法律护航、信息公开,多方的参与探索,给予这一模式更多实践的机会。能否成为灵活用工的长久模式之一,不妨继续观察。
策划:南都记者申鹏何永华
统筹:南都记者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梁锦弟黄馨莹黄慧萍莫晓东刘辉龙田玲玲黄芳芳韩成良实习生潘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