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征兵办确定的“高校党委书记谈征兵”专栏报道中需要重点宣传的16所高校之一。该校今年的47名退役大学生中,获得“四有”优秀士兵表彰15人次,获得“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15人次,获得嘉奖22人次,考取军校3人,留队任士官3人,75%退役大学生获得过部队表彰或嘉奖。近3年来,该校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征兵主阵地作用,积极为人民军队输送优质兵源,开创了该校征兵工作新局面,征兵成果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近日,该校党委书记宋垚臻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

据宋垚臻书记介绍,近3年来,该校每年应征报名人数200人以上,入伍大学生人数分别为47人、70人、83人,合计200人,入伍毕业生人数和总人数从数量上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广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毕业生征集任务,两次获得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国旗护卫队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两次获得广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该校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选送优质兵源,助力强军兴军,以“六个到位”扎实推进征兵工作:一是党委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措施到位;三是工作常抓不懈,宣传示范到位;四是严格相关标准,政策落实到位;五是创新军训模式,兵源储备到位;六是耐心细致热情,管理服务到位。

党委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广东省委关于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法规,始终把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成立党委书记和学校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征兵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统筹部署。学校制定征兵工作年度计划,将征集任务进行分解,层层压实责任。二级党组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征兵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形成了领导带头抓、二级党组织认真抓、各部门协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学校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相结合,在超额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的同时,确保了兵源质量的优化。

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措施到位

该校制定二级单位年度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为征兵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把征兵和国防教育工作纳入二级单位年度目标管理和学生工作考核范畴。各二级学院成立征兵工作小组,构建起“校院两级、学院为主体联动”征兵服务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征兵工作计划优先安排、资源优先配置、经费优先保障“三个优先”,以绩效考核为杠杆,促进二级单位抓征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正在着手制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征兵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征兵工作的同时,通过优先培养入党、优先评奖评选、优先选拔任用、发放奖励金、就业扶持等一系列经济和政策激励,激发广大大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

工作常抓不懈,宣传示范到位

该校建立征兵工作常态化机制,将征兵宣传动员工作贯穿在征兵工作始终。学校通过张贴征兵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做好征兵政策宣传动员,为应征入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创新征兵宣传方式,把征兵宣传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在每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设立专门的展位,开展征兵宣传,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为毕业生报名参军搭建“绿色通道”,提高征兵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仲恺追梦园”微信公众号推送征兵工作推文,举办“携笔从戎,青春无悔”大学生风采录征文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用自己学习和感受,书写他们对参军的愿望和志向,退役士兵用文字描述和记录军旅生活的美好,分享他们在军营建功立业的事迹,激励和感染在校优秀大学生积极投身军营,报效国家,营造良好的爱国强军的大学文化氛围;二级学院成立优秀退役士兵组成的“征兵工作宣讲团”,通过组织征兵动员宣讲会、退伍士兵报告会和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同时把广泛宣传与精准发动相结合,深入大学生群体,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宣传发动,实施“征兵工作苗圃计划”,把贫困生、学生党员作为重点宣传发动对象。有效推进征兵宣传“四进”工作,即进教室、进宿舍、进操场、进食堂,确保征兵宣传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严格相关标准,政策落实到位

该校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全面落实应征入伍学生复学报到手续办理、学费代偿、补助发放、退役复学转专业等征兵政策,严格落实政策标准,不打折扣。加强指导退伍学生复学后的课程学习,成立退伍学生预备役分队,提供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退伍学生返校后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解决退伍学生返校后融入学校的各种问题,为退伍学生解决返校入学的后顾之忧。优先吸纳退役学生加入军事教导大队,担任学生教官和国旗护卫队员,为加强学生军事素养、强化征兵宣传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创新军训模式,兵源储备到位

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推动学生军训新模式创新,为部队输送人才储备优质兵源,从2016年开始,该校创新了新生军训模式,采取“部队教官训练学生教官,部队教官带领学生教官共同施训”的协同承训模式,组建了包括学生军事教导大队、国旗护卫队、预备役分队的学生教官队伍。学生教官队伍主要由退役大学生和从全校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组成,他们成绩优秀、身体素质较好、组织纪律性较强。学生教官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新生军训、征兵宣传、退伍军人事务服务、升国旗、民兵预备役建设及各类军事技能比赛等活动中。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了一批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军事素质过硬,热爱国防事业的优秀人才,他们成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助手,开展军训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积极投身军营,成为优质兵员的重要来源。兵源摸查工作做到经常化、日常化,通过深入走访、及时更新数据库,了解适龄青年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征兵对象奠定良好基础。

耐心细致热情,管理服务到位

学校挂牌成立征兵工作站,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确保与应征大学生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建立应征入伍咨询群,相关负责同志认真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将征兵各项政策宣传到位。暑假期间,相关同志仍然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入伍大学生的体检、政考、咨询等组织和服务工作。相关负责同志认真细致,及时准确传达上级有关通知文件精神,同时认真组织落实好体检和政考工作,做好“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耐心细致做好入伍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和淘汰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同时,认真落实好退伍学生复学、学费代偿、补助发放、转专业等政策,实施“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让大学生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退伍放心。

谈到下一步工作打算,宋垚臻书记告诉记者,今后,该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文化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为部队输送更多优质兵源,扎实推动学校国防建设和征兵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记者刘良龙通讯员曾献尼龚慧枫尹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