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谋发展 聚力谱新篇
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国家“十三五”任务摘要
●中国命题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支持东部地区更好发挥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间、全流域的协调协作。完善对口支援制度和措施,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共建园区等合作平台,建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互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等区际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平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创新。
●广东实践
国庆前夕,位于粤西的湛江国际机场,航站区域的轮廓逐渐清晰,空中俯瞰如雄鹰展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航站楼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预计2022年3月底整体完成建设,并具备投产运营条件。
位于汕头潮阳区的汕揭高速北环大道高架桥,如巨龙飞跃田野。这条将于年底前全线通车的汕揭高速公路将进一步缩短粤东地区同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广东发展的重要课题。
“十三五”期间,高铁网、高速公路网、机场群、港口群、水资源配置和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联通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全面铺开,医疗、教育、就业尽最大努力实现均等化提升全体居民生活品质……广东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的连通性和制度政策的标准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完成的两项重要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广东通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正逐渐形成有序的区域经济分工。
▶大手笔布局
跨区域合作探索成效显著
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经济体量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广东仍有“成长的烦恼”——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长期困扰广东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广东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广东聚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全省全国高度出发,大手笔谋篇布局。
2018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一核”即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一带”即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2020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强调,要围绕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
“十三五”期间,广东多个跨区域发展平台加速布局落子,取得实效。
2018年12月,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挂牌成立,小到固定电话号码、公交车牌,大至行政事项审批等,全部执行深圳标准。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说,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是把特区设在老区人民家门口,深入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飞地经济”样本。
作为目前广东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动作频频。截至今年6月,广清(清城)、广德(英德)、广佛(佛冈)三个产业园累计签约工业项目301个,已落地建设项目142个。
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两地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引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等多个产业大项目,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城镇化、生态和农业等不同主体功能区并存,呈现丰富多样的梯度层次。”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一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认为,近年来,广东区域发展不断呈现出特色彰显、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城市之间合作不断深化,城市特色正在有力彰显。
▶大力度建设
软硬联通打开区域新格局
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12312”海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让生活创业更加高效、便捷。
“以前一直希望在家门口乘坐高铁直达珠三角,现在终于实现了。”梅州市民张均丰和家人一起“尝鲜”梅汕高铁,到深圳游玩。2019年10月11日,梅汕铁路开通,不仅结束了梅州不通高铁的历史,也让“一核一带一区”联系更加紧密。
更宽的通信网络让数字经济在全省四处开花、蓬勃兴起。
今年1—8月,广东新建5G基站61625座,5G基站数与5G用户数均居全国第一,评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梅州、惠州、汕尾、东莞等8个市共建5G产业园,建设各具特色优势的5G产业发展集聚区。
基建投资全面铺开,各地营商环境也不断优化。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汕头自2018年2月起率先在全省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截至今年6月,个人和法人依申请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比例分别为92%和98%。
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产业项目在全省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集聚区。
从湛江东海岛到惠州大亚湾,再到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随着多个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接连落地,世界级石化产业带在广东沿海串珠成链。
今年5月,小鹏汽车线上发布新款新能源车型小鹏P7。位于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小鹏汽车肇庆工厂正是这款新品的唯一规模量产基地,肇庆由此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同台竞技的舞台。
梅州借力穗梅对口帮扶,制作绿色产业招商图谱,引进吴清平院士团队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以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等区域品牌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多城市成为省内外的重要连接点。
今年国庆前夕,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开港运营,徐闻至海口的海上航行时间缩短至1个多小时,该码头也成为对接海口新海港区、优化琼州海峡运输航线的陆岛运输枢纽。
8月29日,随着最后爆破施工完成,国家铁路重点建设项目赣深高铁广东段最长隧道松岗山隧道按期贯通。2021年建成通车后,河源将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江西乃至长三角的重要节点。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利好叠加、释放“乘数效应”,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沿海重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逐步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不同区域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共同谱写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走向“十四五”的广东,更广阔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被打开。
●数读
跨市合作平台成投资热土
截至2020年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供地产业项目89个,其中82个来自深圳,计划总投资超49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00亿元,将提供6.3万个就业岗位
2019年,清远完成梯度转移珠三角项目60个,产业共建亿元以上项目29个。截至2020年9月25日,广清园累计签约工业项目209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8个,计划总投资近700亿元
软硬联通迅速推进
1—8月,广东新建5G基站61625座,完成了省政府下达4.8万座建设目标的128.4%。全省5G套餐用户数达到2074万户,累计建成5G基站98613座(宏站数约占全国15%),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2019年,广东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9.1%
粤东粤西粤北发展提速
从2015年到2019年,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915.18亿元提高到9714.15亿元
移动电话用户数从3572.36万户提高到4677.99万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3.9元提高到23383.7元
●一线走访
广清携手打造国家级试验区
一如以往,曹耿华驱车离开广州龙口西路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经许广高速一路往北,在70分钟后顺利到达清远高新区,开始一日的工作。
在广清接合片区,随着产业协作的不断加深,像曹耿华这样的“广清候鸟”还有不少。
2019年12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出炉,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榜上有名,成为广东唯一入选的区域。彼时,广清一体化进入第七个年头,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探索,让清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技术、资金的重要流入地。仅广清产业园,就有超过七成的项目来自广州企业。
曹耿华等“广清候鸟”的到来正与此有关。
2018年至2019年间,清远有多家企业成功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顺利取得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的曹耿华正是在这一时期经导师引荐,进入清远一家企业(豪美新材)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帮助企业开展工艺调整和合金成分改进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繁忙时长时间留驻清远是常有的事,这也让他对这片广清接合之地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变化很大,2018年交通接驳还在完善,现在下高速5分钟就能到单位门口”。
与曹耿华同样感叹变化之大的,还有村民汤玉群。汤玉群家住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鱼仔坑村,正值晚稻抽穗扬花时节,她这些天都在田间地头忙活,却坦言有了与往年不一样的踏实心情。
新马鱼仔坑村与清远高新区同属试验区范围,今年5月,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源潭镇与清远当地企业合作,在新马启建乡村振兴样板区,准备在“稻米”与“小龙虾”上做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搭建一个新型的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我们家把2亩稻田以每亩2000多块的价格租给了项目方。我自己再到里面的稻虾共生基地里工作,一天收入有100多块钱呢。”对于这项试验改革的内容,汤玉群只是一知半解,但对她而言,品尝到的甘甜才是最实在的。
种种动作表明,广清接合片区内的试验还远远不止这些。
今年6月,广东广雅中学与清远市华侨中学建立全新的结对帮扶关系,清远75个乡镇192所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与广州名校一一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涵盖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9月7日,《清远市(广清接合片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挂网公开征求意见,符合条件农地“可直接就地入市”的试验设想正在落地。
9月25日,广州、清远两市就医疗保障业务进行了对接签约,从今年11月起,广清两地参保人可实现广清两地医保无障碍转移。
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下,清远携手广州,在产业发展融合、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徙便利化、农地改革精准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先行先试。
高铁上的广东将再提速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河源东站仍在如火如荼地施工,整个假期共浇筑了3个区段的顶板混凝土,浇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浇筑方量1200立方米。
河源东站是赣深铁路全线中型站房的典型代表。赣深铁路北起江西省赣州市,向南途经广东省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全长436.37公里,是中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规划中南北大通道京九高铁的最后一段。河源东站的建设意义尤为重要,其开通运营后,将结束河源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广东“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几乎在同时,江门车站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沟通协调,调配机械,吊车、装载机等机械师傅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江门站,处粤港澳大湾区关键地理位置。车站将汇聚深茂铁路、广珠城轨、广珠铁路及江门城市轨道等轨道交通线。江门站启用后,一小时内可直达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阳江、肇庆等城市。
进入10月,江门站竣工验收进入倒计时。节假日期间,项目部每天7时30分、18时40分要召开2次现场碰头会,协调各专业施工先后顺序和时间,解决工期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及疑难节点,确保各工程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十三五”期间,广东大力推进高铁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至北京等华北主要城市8小时左右到达,至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和至成都、重庆、昆明等西南主要城市6小时左右到达,至长沙、南宁、福州、南昌等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到达,至珠三角地区各城市1小时左右到达,与省内其他地级城市间2—3小时到达。
高铁的四通八达也让旅客获得了更便捷舒适的体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广铁全面实施“一日一图”,实现运力和旅客需求精准匹配,长假出行旅客当中,高铁占比近八成。在长假首日,广州南站发送客流43.7万人次,创下了该站开通10年来的最高纪录。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它使香港和内地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式形成,从内地乘高铁去香港购物,或从香港到内地旅游,已成为新潮流。
2019年10月11日,梅汕铁路正式开通,“世界客都”梅州首通高铁,到广州和深圳分别只需2个多小时和3小时左右,粤东和粤东北由此融入广深“三小时经济生活圈”。
2020年6月30日,广湛、梅龙高铁同日开工建设,广东在建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又多了两条,意味着广东铁路正在张开双臂拥抱“350时代”。
……
目前,广铁在广东省建设项目多达23个,包括了赣深铁路、广州(新塘)至汕尾铁路、广州铁路枢纽新建广州白云站(棠溪站)、南沙港铁路、广州至湛江铁路等重点在建项目,随着赣深高铁明年建成通车,广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5年内还有望实现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高铁上的广东将再提速。
百亿美元项目扎堆东海岛
国庆期间,位于湛江东海岛的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基地(以下简称“湛江钢铁”)也一片忙碌。“我们正在集中力量进行主体设备安装,全力以赴实现明年7月前投产的目标。”三高炉系统项目热轧工程负责人祝孔林告诉记者。
4年前的7月,宝钢湛江钢铁2号高炉点火成功并投入试运行,湛江钢铁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创造了国内高炉建设的最快速度。从那时起,传统以出海打鱼和旱地作物为主的东海岛,开始努力向湛江工业发展的新高地转型。
煤炭、铁矿原料通过密闭的皮带走廊运送到料场,在密闭的“蒙古包”式空间里经过烧结和炼焦加工,再进入高炉化为滚烫的铁水……湛江钢铁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钢材生产全过程一览无余。“我们的产品包括高强钢和超高强钢,产品最薄只有零点几毫米,主要供给汽车、家电、造船等制造业。”湛江钢铁制造管理部姚风强介绍说,第三座高炉投产后,生产规模可达到每年1200万吨铁水。
湛江钢铁实现了湛江建设现代化工业的夙愿,随着“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不断成形,许多大项目来到湛江,在东海岛扎堆。
今年6月16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云投产”,标志着这个总投资440亿元、目前国内国产化率最高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35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完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中国石化工业的健康发展。中科炼化的建设打破了这一“卡脖子”难题,项目国产化率超过95%,多项自主研发的先进炼化生产装备技术均在项目中得到应用。
东海岛优越的区位和地理条件,同样吸引了世界石化巨头的关注。
就在中科炼化隔壁,投资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地基建设,首套装置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
“湛江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地进入华南市场,连接各国。而且湛江有深水港,能够高效地运输原材料和顺利进行出口。”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职能管理)、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柯迪文博士说。
作为我国重化工行业首个外商独资项目,该基地从基础化学品到消费品的上下游生产装置将形成整合的价值链,2030年建成后可向市场同时提供40多种高品质化工品,将不仅满足华南地区的需求,还将服务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就在今年10月12日,巴斯夫在佛山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最新的水性色漆系列产品。新产品能满足现代汽车维修站的最高要求,效率最高提升35%,帮助企业节约20%的成本。与此同时,新产品还能显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VOC指标优于全球全部现有标准。
如今,东海岛正在成为一座“工业岛”“循环岛”“国际岛”,世界级绿色环保高端沿海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加快成形,还将向集生产、研发、旅游、消费、生活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转变。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刘倩何帆燕昌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