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走进位于深圳龙华区的清湖农贸批发市场,清爽洁净的地面,整齐有序的档口,一块块实时滚动着当天菜价和食品抽检结果的电子显示屏一扫人们对于农贸市场“脏乱差”的传统印象。

“以前我不爱逛菜市场,地面污水横流的,气味也不太好闻。现在不一样了,改造升级以后,清湖市场的环境可以媲美超市,不仅价格实惠,还可以看到菜品的检测结果,吃起来更放心。”家住附近的黄小姐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扫一扫电子小票上的二维码,几秒钟即可掌握商户的营业执照、进货台账、商品溯源信息和农残检测等信息,还可以针对购买体验给商户打分评级。

这是深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从硬件到软件都得到优化升级,让市民们买得更放心、更安心、更省心。”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底,深圳共有355家农贸市场,纳入应改造的农贸市场246家,已完成升级改造193家,改造完成率达78%。

市场管理优化升级

“市场升级改造后,环境有所改善,人流量也多了起来。”一位在这里经营了一年多的海鲜档档主告诉记者,市场管理的优化升级不仅没有给他们增加成本,还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据菜丁清湖农批市场管理人员夏玉丹介绍,菜丁清湖农批市场特别设置了食品快检中心,每天会对市场蔬菜瓜果进行20个批次的农残抽检,消费者如果对买到的蔬菜有疑问,还可以免费送检。在市场出入口的食安检智慧农贸大数据中心的屏幕上,可以实时查询到检测结果。

不仅买得安全,还要买得公平。在菜丁清湖农批市场,各档位都安装了智慧计量器具。“这些器具会接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智慧计量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严防作弊,并对接农产品流通追溯及物价数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龙华所副所长付志博说,消费者无论在任何摊位购买的菜品,都能清楚地通过商户信息公示屏和小票追溯码,看到菜品的价格、重量、以及商家好评率、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每一样菜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有源可溯,有据可查。

“这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程历时三个月,改造完成后,我们也不增加档主经济负担,不向市民转嫁成本。”夏玉丹告诉记者,目前市场的档位比起改造前有所增加,出租率也能保持在90%以上。

智慧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农贸市场硬件软件的全方位改造升级,市场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清湖农贸市场的入口处,三块不同数据实时变化的电子显示屏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这是深圳市搭建的智慧农贸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查看清湖农批市场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掌握各区其他农贸市场的最新抽检、交易数据。”据付志博介绍,该系统对入驻商户进行信息化建档,利用大数据实现了监管部门、市场管理方以及消费者的三方立体监管。

疫情发生以来,人流量密集的农贸市场成为防疫重点。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介绍,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在环境卫生工作领域,该局要求市场管理单位根据经营面积配备足够的专业保洁人员;入场经营者应落实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摊位(店面)清洁干净;要求市场管理部门和商铺档主按照规定做好一日一清洁的消杀工作。针对风险系数较高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重点排查,建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落实“每批全检测、每件全消杀、每件全追溯”的“三全”要求。

“针对传统农贸市场可能存在布局不合理,食品安全检测不到位,公共环境卫生差,索证索票难,支付模式单一等弊端,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改造升级行动,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范管理、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计量器具、平安文明诚信经营等多个方面。”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已涌现出一批以清湖农批市场为代表的改造升级标杆市场,为提升深圳市智慧农贸市场整体品牌形象,加快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推动农贸市场环境改造和管理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相关工作,为老百姓创造更优质的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南方日报记者王佳欣曾美玲实习生张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