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应急处置组,经调查核实,拖拉机厂宿舍小区2名人员均有发烧……”近日,韶关武江区居民生活小区举行了一次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小区不仅提升了对应急预案熟悉程度,也展现了其封闭式管理的成果。

这得益于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江区启用的疫情防控“网格化”工作,特别针对配套设施落后、人员流动性大、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的无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实现了“封住口、卡住点、看住门、控住面”。

随着全区一批试点小区的封闭式管理提升成效逐渐显现,“小切口”带来了群众居住环境的大提升:一批小区一改往日地下管网损毁严重,地面道路坑洼、污水横流,电线密集凌乱的脏乱模样;经过“整容”后,路面宽阔整洁,楼群简明干净,绿化富有生机。

村民不理解?▶▷千余机关党员下基层推动

起初,津头岭村的村民对小区管理提升工作不太理解。

津头岭村是城中村,地处城市中心,大道小巷四通八达。“习惯了开放式小区的氛围,一下子变成封闭式管理,会有困难。”武江区西河镇党委书记吴韶华说,如果单纯只是简单封闭,不仅不利于交通出行便利,更容易引发村民不满。

因此,一场走访开始了。武江区、镇、村、企党员干部职工组成4支宣传队伍,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协调,深入走访村民,挨家挨户为他们答疑解惑,征集了大量的改造意见和想法。

为解决管理组织缺位问题,武江区、镇(街)两级成立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支部“堡垒聚合”作用,选派41名区直部门一把手到社区(城中村)兼任第一书记。1755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社区,与社区干部一起推进小区管理提升工作。

吴韶华说,在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系统细致规划,给居民区管理提升“画好像”。

封闭不便捷?▶▷“硬件”改造村道宽敞平整

对开放式居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仅要为居民环境拴上“安全锁”,也要让居民生活便捷。

以津头岭为例,村内开展了“三线整治”(即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行动,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共计清洗外立面1万平方米,完成油漆改造1.025万平方米;完成村中巷道“白改黑”工程,共计改造村道568米;对地下排水排污管网进行修缮,维护管网设施长达754米。

系列改造改变了村中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的状况,还给了村民宽敞平整、干净美观的村道,使津头岭村的整体村容村貌向善向好转变。

拖拉机厂小区在硬件上,以排水、排污、供水、燃气、消防、“三线”整治为重点。整治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接入了管道燃气12栋、消防栓6个,规划了停车位39个、消防通道1条、电动车充电桩44个,增设微型消防站1个。拖拉机厂宿舍拆除柴房、铁皮屋等违建3050平方米,并利用新空间增设停车位和休憩场地。

“现在越来越像一个规范化小区了,不仅看起来整洁美观,住起来也舒服多了。”拖拉机厂小区居民王伯感叹道。

资料显示,武江区重点开展违建整治行动,共计拆除各类违建1.73万平米。通过政府奖补和引入公司,有效地改造了排水排污系统。第一批3个试点完成了4300平方米的硬底化工程及近9000平方米的“白改黑”工程,一体推进管道煤气“一户一表”、电动车“停车+充电”、微型消防站、防盗网整治等建设改造。“地下”“地上”“空中”得到全面整治。

小区管不好?▶▷“软件”升级补足公共服务

“硬件”的提升改造少不了配套“软件”的升级。

为解决村中事务管理落后、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津头岭村引进有物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工作。为将2000多名流动人口管起来、管好来,津头岭村采用外来流动人员智能化管理。拖拉机厂小区安装的人脸智能识别门禁系统,可以根据小区各出入口人脸门禁的识别数据,查询小区居民进出记录,更便捷地掌握居民出入信息。

韶关武江还积极探索了“1+6+3”特色改造模式,即建立健全1个党建引领的管理组织,提升排污、排水、供水、燃气、消防设施、三线整治6个方面建设水平,开展联防平安小区、整洁卫生小区、和谐邻里小区3个创建,通过封闭式管理不断提高武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日报记者唐音

见习记者叶志强通讯员杨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