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最终的愿景都是共同的:让城市更有品质,让生活更加美好。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东莞如何打造品质之城?2017年7月,东莞全面部署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各项工作,推动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019年1月召开的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着力优化城市格局,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

路线图已绘定,撸起袖子加油干。近年来,东莞以国际商务区全球招商、中心城区景观提升等为主抓手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成效突显;以治水攻坚、“洁净城市”、“厕所革命”等为突破口的环境补短板行动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触点和领域不断延伸;以粤港澳院士峰会、华为开发者大会、男篮世界杯、亚洲马拉松等为引爆点的高规格活动和赛事成功举办,东莞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城市品质、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蓝天白云下的东莞主城区。(摄影:郑志波)

高位推进

以超常规、高标准、强统筹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以“强心”举措对接广深、融入湾区

10月24日,周末的晚上。位于东莞市民中心的美食广场,熙熙攘攘,“烟火气”升腾。

市民们走走停停,流连于各类精致小摊。酒瓶拼装成的“景观树”,散发出暖黄色的光,街头艺人的感性歌声悠扬,人们轻松惬意地散步听歌……来到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一个售卖钩针编织物的小摊前人头攒动,这些色彩鲜艳、样式各异的编织物都出自江萍之手。江萍热爱钩针编织,一“玩”就是20年。平时,她基本在家里织各种精致的发夹、发圈和小包。到了周末的晚上,她才出来摆摊,通常她的小物件不够卖。

“我织的东西比较精致,花样也多,所以我的生意还是不错的。”江萍说,“这里环境好,人气旺,摆着摊,听着歌,贩卖着美好,真的是一种享受。”

来自潮州的江萍,在东莞生活打拼十年,见证了近年来东莞经济发展的腾飞。“但是真正感觉东莞大变样,还是来到南城之后,中心区变得像一座大城市了。”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无数个像江萍一样的奋斗者,正和东莞这座城市一起,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定力,寻求一场升级进阶的蝶变。

沿美食广场的台阶而上,站在市民中心广场遥望四周,光影浮动,夜色迷人。近年来,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装上了象征城市品质的霓虹,一条条奔流不息的车河川流像是彩色的飘带,飞舞在城市的夜空。

沿着已经升级进阶的东莞大道,往G4高速石鼓入口方向行驶几分钟,就来到了东莞国际商务区。十年磨一剑!东莞国际商务区历经10年的规划打磨,时间来到2020年,如今全面拉开建设大幕。

东莞国际商务区定位为“东莞门户、城市客厅、创新枢纽、区域引擎”,目标是要打造成为“世界智造门户、湾区魅力都心”,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东莞将如何实现“世界智造门户”这一目标?

其实,这不仅是关于东莞国际商务区之问,更是东莞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发展之问。

21世纪初期,东莞通过“五年见新城”的大投入、大规划、大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心广场、东莞大道、环城路和松山湖高新区等的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城市框架。但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前瞻性和城市功能系统集成性不足,影响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集聚,造成了城市功能叠加度偏低、城市中心不突出、城市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制约了东莞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硬件上,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存在档次不高、重复建设、功能缺失等问题。在软件上,主要是现有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强。尤其是东莞夹在广州、深圳两位“老大哥”中间,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大背景下,如果城市品质不能提升上来,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也会越严重。因此,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目标,以超常规、高标准、强统筹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山、水、城”融合空间的城市品质和内涵。

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2019年,东莞高位推进,组建由市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市长为现场指挥长的“一心两轴三片区”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发挥综合协调及系统决策的作用,优化行政文化中心区功能品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改建、中心广场周边灯光提升等工程,提升鸿福路山水文化轴线、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线的功能品质,推动东莞国际商务区、黄旗南生态科创区、“三江六岸”历史文化区三大片区的规划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再上新台阶,强化中心城区的龙头标杆地位,示范带动东莞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提升,以新颜值和高品质全面对接广深、融入大湾区。

东莞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再上新台阶。图为绿化景观实现整体提升的东莞大道。(摄影:郑志波)

美丽蝶变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步伐加快,高品质底色铸就城市的“诗与远方”

秋日的暖阳照耀着东莞万江街道谷涌社区的浪漫花海。一年前,这里还是遍地垃圾的荒地,现今已经实现旧貌换新颜的蝶变。

万江在谷涌、滘联融入“公园城市”理念,作为东莞市第一批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区,经过了8个月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俨然成为万江新的“网红打卡点”。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万江工程办副主任庾锦麟介绍,谷涌·滘联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区以“滨江景观休闲带”为主要游览路线,实现谷涌和滘联两社区的联动,提供6公里连续的水岸休闲、观赏、运动等多样体验,串联农田、宗祠、龙舟、古街、村落和古树等历史文化资源。尤其到了晚上,谷涌沿河路观光河堤亮化工程调试运行起来后,两岸景致在灯火映衬下宛如一幅流动的诗意长卷。

“以前的路,虽然能走,但是绝对没现在这么漂亮,现在晚上到处都有亮化,通透光亮,的确变化好大!”71岁的洪锦斌离开滘联社区,搬到外面住已经十几年了,当发现社区翻天覆地的面貌时,毅然决定将几间老房子重新装修一番,带着孙儿重新定居于此。像洪锦斌这样,因为家乡的“美丽蝶变”而重返故里的居民滘联社区还有十几户。

摊开东莞地图,2460平方公里面积,32个镇街共553个村(社区)。这些村(社区),集中了东莞三分之二以上的常住人口和工厂企业。可以说,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有东莞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

东莞乡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传统型农村、城中村、半城中村、新型社区等各类乡村形态并存;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导致区域差异性、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部分村民“用脚投票”,搬回来住,恰恰说明在新的机遇下东莞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城市里一样可以实现“诗与远方”。

东莞提出,要科学准确把握乡村的特殊性,对传统型农村、城中村、半城中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丰俭由人、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避免千村一面。

10月26日至27日,东莞市党政代表团赴汕头、潮州学习考察,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学习借鉴两市对历史文物、历史街区的保育活化、历史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方面经验。以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出生地——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为例。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城乡融合发展三大策略是水南村未来发展蓝图的方向。水南村提出,在保护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村居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最后扩大袁崇焕IP,以文旅产业为纽带,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英雄故里,乐享家园”。

城市更新是城市品质提升重要举措,是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如果说2019年是东莞城市更新创新模式的开篇元年,那2020年注定是爆发之年。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8月东莞通过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网、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公布确定的城市更新项目多达108个,总改造面积达2614.83万平方米,远超2019年全年的80个。

通过近年的努力,东莞实现乡村环境更加整洁,城乡发展更加融合。2019年,东莞以创建广东全省唯一一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建立2117个总投资达2200多亿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库,实现全省领先的“一村一转运站”“一平方公里一公厕”的布局,80%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人居环境擂台赛、田间窝棚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得到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美丽东莞”全域项目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写入广东省贯彻中央一号文的实施意见,在全省总结推广。

东莞万江谷涌·滘联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区以“滨江景观休闲带”为主要游览路线,提供6公里连续的水岸休闲、观赏、运动等多样体验。(摄影:郑琳东)

精细管理

对标国内一流城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城市管理问题,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

人有人品,城有“城品”。钟情于一座城,是因为它让人觉得环境宜人、出行顺畅、生活美好富足而和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外地人对一个城市的认知,很多时候是从细节中去体验的;本地人生活在城市中,每天接触的也大多是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具体小事。

因此,城市治理只有回归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注细节、重视细节、完善细节,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否则,城市环境脏乱差、交通秩序乱糟糟、出门办事不方便、窗口单位服务态度差效率低等“小事”,都会一一消解掉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而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来看,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中,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都与城市建设管理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对于湾区各个城市来讲,首先是在综合环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这就要求东莞对标一流标准,全方位优化城市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政务环境等综合环境。

因此,东莞在推动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重要突破口,对标国内一流城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城市管理问题,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9年,东莞通过大力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完成治理面积2858.37万平方米,排广东全省第三,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全年建成或升级改造公厕1115座,成为广东全省的单打冠军,兑现了对市民群众的承诺;创新开展“行走东莞”专项行动,东莞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行走316次,发现城市管理问题超2300处;“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深入民心,组织实施标准高、考核严、曝光多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活动,让城市变得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五线”整治成效显著,共治理“脏乱差”问题1500宗,拆除窝棚1509处约20万平方米,翻新建筑物外立面约41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广深铁路等沿线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园林绿化景观更加靓丽,建成东莞市区21个街头小景以及50个公园(景点)民生实事项目,168个彩色林项目,“十步一景、四季有花”的缤纷东莞初现雏形。

当然,也要客观地看到,对照湾区一流城市的高品质、高要求,目前东莞的城市管理还存在着短板,距离全面实现精细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和广深等一线城市比较,东莞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城市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仍待加强等等。

只要东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在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注入高品质、高质量的底色,以高品质城市建设管理引领和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让这座城市美起来。

活力迸发

产业、文化、体育盛会纷至沓来,市民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

金风送爽,群星璀璨。11月2日至4日,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在东莞隆重举办。周济、张伯礼、何镜堂等近60位院士,还有来自粤港澳地区及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100多位知名学者、企业高层亮相现场,可谓智慧闪耀、大咖云集。

“院士”是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称号,也是国家科学研究的智慧锦囊。他们齐聚松山湖,共赴“巅峰之约”,向世界科学界发出了“中国声音”。这一科技盛事连续三年选择东莞,是对这座城市的信任和肯定。

不仅仅是院士峰会,近年来,华为开发者大会、男篮世界杯、亚洲马拉松、C9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纷至沓来的产业、文化、体育盛会,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上述高规格活动和赛事的成功举办,使东莞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也蕴藏着巨大新动能。什么样的城市品质,承载什么样的产业和人才。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才被东莞吸引,留在东莞,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与活力,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也将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

东莞是一座很开放、很有活力的城市,有着浓厚的分享文化、包容的文化氛围,近几年每年人口净流入量都在10万人左右,全市实际管理人口已经超千万。在百度地图发布的报告中,2019年东莞的“人口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4位,2020年第二季度进一步晋升至全国第3位。

为了营造更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与土壤,东莞全面推进“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在人才引进奖励、人才保障房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特别是针对子女教育这一热点问题,东莞启动了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财政投入300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31所、新增学位约34万个,其中2020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9所、新增学位3.36万个。东莞将继续在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方面营造优质软环境,着力解决人才在东莞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全方位提供施展才华的靓丽舞台和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

一座城市从品质、品位上提升,才能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更加热爱它。东莞正不断改善它的城市形态,创造宜居宜业的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和内涵,提高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再给它一点时间,希望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不仅能提高眼界、生活品质,城市自信也一并拥有了。

(作者单位:东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