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一抵达伊拉克,我们就被安排穿上了防弹衣。”谈起驰援伊拉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拉克抗疫志愿专家团队队长、广东省红十字会社会赈济部副部长陶中权记忆犹新,“我当时就在想,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把所有人平安带回来”。

3月7日下午,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一行7人从广州飞赴巴格达,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0月,陶中权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称号。

无惧病毒硝烟选择逆行出征

在中国医疗志愿专家团抵达伊拉克第6天晚上,陶中权突然听到“咣”的一声响彻使馆,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他赶紧跑出房门,看到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已快速下楼,做好了反击准备。

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刚去还没经验,我防弹衣和头盔没穿戴好就跑出来了。”回忆起那一夜,陶中权仍心有余悸。

响声没有持续,使馆外很快恢复了平静。得知只是手枪流弹击中外墙,没有遭遇袭击,陶中权的心才放下来了。这一幕让他更深刻地知道,队员们的人身安全和防护安全一刻也不能松懈。

危险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3月16日,中国医疗志愿专家团在伊拉克难民营集中的海法社区进行室外宣讲时,周边遇到流弹袭击。来自中国的医疗专家们,第一次近距离地听到枪声,但宣讲声音却没有停下来。

面对中国专家,伊拉克巴士拉省卫生局局长阿巴斯·塔米米动情地说:“中国第一时间向伊拉克派来专家组,中国是我们的真朋友!”

疫情无国界患难见真情

开会、走访、援建、宣教……穿着红十字“红马甲”的中国专家团在伊拉克行程满满,作为领队的陶中权,忙得每天只有“碎片式”睡眠,几乎是在“夺秒式”工作。伊拉克与中国有5小时时差,陶中权每天会在当地时间凌晨3时醒一次,以免错过国内的重要信息。

面对伊拉克当地官员、医院等,陶中权是繁重工作中的关键“协调人”。在大使馆协调安排下,专家团队与各部门共进行了18场官方会谈,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方案及应对措施,并协助伊拉克共同研究推动制定了国家层面的防控方案。

面对防护药品、医疗仪器等援助物资的管理和分配,陶中权是细心的“大管家”。3月25日,由中国整体援助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建设的第一个PCR实验室正式揭牌交付伊方使用,从技术、人员、设备、试剂等全部由中方提供,大大提升了伊拉克本地的检测能力。

面对专家组队员,陶中权是贴心的“知心大哥”。有一名“90后”队员在伊拉克过敏,脸上泛红脱皮。陶中权不但给他找到应急药品缓解,还专门在第二批防护物资上增加了治疗过敏的药物。

如今回到国内,陶中权时常会想起在伊拉克的日子。过去,陶中权曾赴湛江参与台风救灾,赴韶关进行定点扶贫,还大力推广急救培训。“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都牢记在心。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应该去哪里。”陶中权说。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