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持续3年监督治水,推动广州19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让珠江水更清。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流水潺潺,凉风送来鸟鸣。在广州白云太和镇大源村,2.6公里长的碧道串起4个可供村民活动的“口袋公园”。

3年前,这里曾有1.7万平方米的违建占用河涌管理范围,在当地人大代表提出水环境治理议案并通过有关决议后,被逐步拆除。

2017年,在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林永亮等4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被大会列为“001号议案”。在此后的3年里,广州人大和代表们持之以恒推动落实,借助信息化手段打破监督时空限制,推动水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广州19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13个断面水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立法先行▶▷

建立健全治水法律体系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负责人介绍,广州虽然水网密布,但水质性缺水非常严重,清洁用水难以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市民群众对良好的水环境质量渴求十分强烈。早在2016年11月,广州人大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对周边河流河涌水质持差评,迫切要求并支持政府采取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

2017年1月,广州人大将《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定为“001号议案”,并通过决议把推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未来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2017年起,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办理“001号议案”决议实施方案的报告,成为广州人大年度监督计划中“雷打不动”的项目。

推行治水需要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广州首先着手开展一系列立法活动:2017年,广州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入手,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之后陆续出台供水用水条例、湿地保护规定等法规;今年将排水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此外,广州在全国率先作出推进全面实施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的决定,并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作出支持和促进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为检察机关加大水环境治理监督,开展公益诉讼提供支持。

多级代表联动▶▷

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在建立完备的水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后,广州人大广泛发动人大代表及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力图打通治理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在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办公室里,一份治水督战图悬挂在墙,图上列出了全区治水工程建设最新进度、重点督办的滞后治水工程、相关督办措施方案等内容,直观反映了全区50条黑臭河涌治理工程推进情况。

这种挂钩督办黑臭河涌治理的机制已覆盖广州各区。每年,广州各区分别确定一条黑臭河涌,由市区镇(街)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挂钩督办。通过定期巡河、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人大代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今年五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活动中,广州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调研治水工作,重点督促辖区内黑臭河涌治理,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巡河与视察、调研等监督工作相结合。

此外,广州还探索常委会副主任联系指导各区治水监督和市区人大常委会治水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全面参与治水监督。

智慧治水▶▷

700多名市、区人大代表“掌上监督”

联动机制打通了监督体系的纵向层级,大数据手段则打破了监督的时空限制。

在手机上打开“广州治水投诉”公众号,点击投诉板块,在市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巡河人员、民间河长五个身份中选择其一,便可进入投诉页面。拍照上传、填写基本信息便完成一次投诉。

在公众号主页,所有治水投诉信息清晰可见,并标记着投诉的处理进展。投诉经核实可根据投诉时间、问题质量获得现金奖励,最高每宗15元。每个月投诉数量最多的前10名可获得最高100元现金奖励。

“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推行智慧治水,人大代表的监督参与面进一步扩大,发现问题随手拍就可及时上报。”议案领衔代表林永亮说。

除了公众号,在“广州河长”APP上,全市700多名市、区人大代表也拥有个人监督账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掌上监督”,查看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履职情况。

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倒逼相关部门及时核实解决问题,提高处置效率。3年多来,超过8000人次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与治水调研、暗访等活动,通过“广州河长”APP上报问题700余宗。

跟踪监督推动广州水环境持续改善。截至目前,19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13个断面水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广州正处于产业转型、新动能转换调整期,其中涉及大量城中村更新改造、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等工程,因此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解决水环境治理问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水环境治理距离水清目标和群众期待仍有差距,需要建立健全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力。广州人大将持续跟进、完善水环境治理监督体系,推动水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