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第四届“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颁奖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

科创竞逐,榜样引领。12月8日上午,第四届“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颁奖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大赛以“科技+资本,寻觅创新价值”为主题,超过25000家粤港澳科创企业和精英历经4个月激烈竞逐,最终53家科创企业和20位科创人才脱颖而出、分获殊荣。

同时,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知识产权金融委员会、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美国硅谷银行等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金融赋能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台论道。

广东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全省各地市科技局等单位负责人和省内100多家科创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科创新榜样

53家企业脱颖而出

12月8日上午,第四届“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颁奖在成功举行,新一年度科创榜样正式诞生——经过4个月竞逐,最终53家企业分别荣获科创先锋奖、最具成长力奖、最具创新力奖、最具成果转化力奖、智造之光奖等5大奖项,20位科创企业负责人分别获得领军人物奖和创新之星奖。

据悉,“FIT粤”科创先锋大赛(“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前身)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服务科创企业的科创专属赛事,由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自2017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已有累计超3万家广东省内科创企业报名参赛,评选出156家优秀科创企业和人才。据了解,3年多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已为96家获奖企业新增发放贷款超340亿元,为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第四届“FIT粤”科创先锋大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升级为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推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重大赛事,旨在发挥政府、金融和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资源投向科创企业,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四年来,大赛累计吸引超5万家科创企业报名参与,成为了检验科创实力的星光舞台。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龚国平在致辞中指出,“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进一步聚集政府、金融、媒体三方的力量,引领更多社会资源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是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去年年底在广东签署的支持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崔朝阳表示,“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举办以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融媒传播方式,深入挖掘和讲好广东科技创新创业故事,讲好金融助力科技创新故事,帮助一大批种子期、初创期的科创企业“浮出水面”,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建行广东省分行以科技金融积极投身创新、全力支持创新、深入推动创新,全力服务好全省3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提供金融支持超5000亿元,树起了“科技金融首选建行”的金字招牌。

先锋的荣誉点燃了湾区企业的科创热情。“获得‘智造之光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获奖企业纳思达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剑洲在获奖后激动表示:“企业创新是一个非常长期和艰苦的过程,获评‘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奖项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湾区新动力

科创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

科技和金融如何在大湾区奔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知识产权金融委员会、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美国硅谷银行等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展开了精彩讨论。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湾区往往是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在演讲时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优的区域之一,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基础,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创新中的突出位置,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赞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教育科研中心与高新区等聚集,提供了经济升级发展的优厚条件,在国内引领前沿、创新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创新发展上,迟福林尤其看重对外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的作用。他认为,当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体化,可以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更是加快形成创新发展大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之举。

“受疫情影响,我们的消费有所放缓,但是消费结构变化很快,估计到2025年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服务性消费比重将达到52%,我国开始进入服务性消费社会,由此带来巨大的进口服务需求。”迟福林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并且拥有港澳作为自由贸易的重要优势,粤港澳服务一体化能够使国际社会分享14亿人的服务消费大市场,更能使大湾区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如何深化改革以推动创新发展,成为活动现场讨论的焦点。贾康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培育、建设市场,弥补市场缺陷,以与市场有效兼容的机制贯彻必要的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理性地实施供给管理,如政策性融资体系,比如财政贴息,政策性信用担保,产业引导基金,PPP创新,绿色金融等。

“中国的经济起飞后,高速增长阶段已告一段落,中高速‘升级版’增长追求的是结构优化支持的增长质量,新动能将主要来自全要素生产率。”贾康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来自科技,更首先来自有效制度供给,在这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要担当在市场经济改革深水区实质性推进的开路先锋作用。”

中国知识产权金融委员会主任段志强在圆桌对话环节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打造出全国,乃至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标杆,大力发展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大力发展以地标为支撑的区域经济,在全国率先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变。

“加快制度型开放是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重大任务。”迟福林建议,加快推动进广东服务业对港澳的全面开放,具体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的开放政策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二是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三是在广东实行对港澳更加精简透明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四是率先实施与跨境服务贸易配套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与自由流通制度。

金融新使命

科技金融进入3.0时代

金融应如何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政府、金融机构、媒体形成合力推动科创企业发展,成为不少与会嘉宾的共识。

站在企业家的角度,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认为,金融、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两个翅膀。“银行如能读懂科技企业,将会获得丰厚回报。”在他看来,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仍大有可为。“科技企业除了需要资金,更多需要产业支持、需要应用场景”。刘伟指出,近年来,广东建行建立“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惠及诸多科创企业。对此,段志强提出设想,应该让广东建行的“技术流”评价体系在在全国商业银行系统推广,让其适用于所有银行和企业,使融资主体平台化、融资产品信息技术化。

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看来,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面临不确定性背景下,应从四个方面推动创投生态构建,为创投机构和市场主体打开更多空间。在资金端,允许更多的长线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设立市场化母基金等;在项目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在人才端,加大创投人才和创业人才支持力度,制定创投人才相关优惠政策,设立创业学院,系统培养创业型人才;在服务端,为创业投资提供多元的配套支持,搭建创投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创业投资税收体制。

“期望广东能在对这其上下游科技企业增加配套支持措施。”启迪之星创投董事总经理赵梅也提到,金融机构应该给科创企业更多耐心和时间。“现在的投资期往往较短,只有三五年,这对科创企业来说太短了。”另一方面,其建议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特殊行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未来资本市场将对智能制造、大健康两大行业更为认可”。

无独有偶,在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看来,高科技企业不等于市场空间大,细分领域可能技术要求更高但是市场更小。同时,许多高科技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周期较长,也让其较难得到风投资金支持。“建议通过健全补偿方式解决风险投资科技创新的风险平衡问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也提到,一方面需要政府主动担当,比如为科创企业增信;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

展望未来,美国硅谷银行亚洲总裁陆珏表示,资本将成为未来中国创新驱动力。“资本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增量资金,也带来了上市的确定性和包容性,中国以IPO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打通了国内创投循环,使资本愿意投向更早期的创新企业。”

论坛上,建设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支持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智造之光”行动方案,打造“智造之光”品牌,开启科技金融3.0新时代。

■声音

第四届“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

部分获奖企业及个人感言

“最具成长力奖”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剑洲: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建设银行给我们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为高栏港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提供了创新式的解决方案。

“科创先锋奖”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斌:资本市场的注入对创新企业极其重要。创新,特别是科技研发产品往往是有滞后性的,没有资本的支持不可能有创新。所以新的资金进入,会进一步加速极飞科技的发展,甚至推动中国农业无人化领域、科技领域快速的发展。

“最具成果转化力奖”

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俊:科技金融方面,我们为企业主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服务。首先,利用公司的自有资金投资了一批初创型企业;同时,还设立了一个专业的投资基金,已投资9家公司,其中有两家已经上市了。第三,我们还搭建了一个投融资的平台,其中,建行等金融机构为孵化器中的企业提供了很多金融服务,希望通过平台,满足企业的全方位需求,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好的帮助。

“创新之星奖”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我们深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机制,围绕客户与市场需求,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领军人物奖”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引领科技不断革新是瑞松科技持续发展的先决保证,紧跟科技先进步伐是瑞松科技技术创新进步的源动力。瑞松科技将继续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加大创新技术的力度,加快突破技术的速度,实现智能制造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愿景。

■链接

建行与广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年5000亿助力广东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

2020年12月8日上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推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榜样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颁奖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期间,建设银行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支持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对外发布建设银行金融支持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智造之光”行动方案(简称“智造之光”)。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其产业链重点企业,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五年,建设银行将向广东省制造业给予10000亿元综合融资金额支持,其中先进制造业5000亿元。

“智造之光”照耀产业高地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针对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银行专门打造“智造之光”品牌,推出“智造之光”行动方案并在现场发布。

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程远国介绍,建行“智造之光”为广东先进制造业企业配套专属政策、“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六智六+”专属产品、专属集群服务平台、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专属服务模式、专属主题大赛等“六专”机制,让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受惠。同时,未来五年,建设银行将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5000亿元综合融资金额支持。

其中,专属政策包,包括资源保障、利率优惠、期限合理、减免费用、绿色通道、先行先试、专项激励等七项政策,全力解决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题;专属产品体系,包括智造-集群+、智造-研发+、智造-并购+、智造-绿色+、智造-跨境+、智造-创业+,全方位满足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并购、上市、跨境资金交易等多方位金融需求。

同时,建行还将合集团综合服务资源,基于企业自动化精准画像,打造集融资与融智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客户特色化、智能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满足广东省内先进制造业企业需求。此外,还将在粤港湾大湾区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同时通过建设“创业者港湾”,为中小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

“技术流”服务体系用于先进制造业

除了以上专属服务体系,建设银行在已有的科技企业“技术流”评价体系基础上,将进一步延伸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将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作为核心资源对先进制造业企业进行系统评价,实现一群一策,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数字化、网络化的融合发展,实现建设银行“技术流”的迭代升级。

据悉,“技术流”是建行广东省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成功实践,真正将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为数字,将数字转化为资产,自2017年推广应用以来已累计为超万家科创企业增信超400亿元,解决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

今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明确在全国推广“建立科创企业信贷审批授信专属流程、信用评价模型和‘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

从建行现场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1.4万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在广东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200亿,在系统内和本地同业市场保持领先。

2015年以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科技金融作为发展战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树立了“科技金融首选建行”的金字招牌。目前已服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0家,为科技企业累计提供融资支持超5000亿。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陈颖唐柳雯王彪唐子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石磊

实习生唐一方

编辑统筹:甘韵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