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卞德龙通讯员/粤科宣)记者日前从广东省科技厅获悉,截至2020年底,广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及获批经费持续增长,8家单位获批经费突破亿元。近年来,广东积极构建完善的基础科学发展体系,基础研究竞争力不断提升。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广东近年大手笔建设高水平大学、省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所等重大创新平台,多举措构建新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其中,在财政投入方面,广东建立健全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基金、省企联合基金、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在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尤其是2019年3月,广东组建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系的衔接更加紧密。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2020年,广东率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设立3期联合基金,吸引了一批全国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广东,有力带动了广东的科研水平提升。去年11月20日—21日,双方还联合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对接活动”,70多位杰出科学家来粤开展成果对接,助力广东产业创新发展。

中山大学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目持续攀升,该校副校长王雪华教授介绍,中山大学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三大建设”为抓手,实施人才倍增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发力。

“基础研究需要久久为功,长期可持续的项目资助至关重要。中山大学搭上了广东省科技创新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的‘快车’,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广东省的联合支持下,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王雪华说。

王雪华教授多年从事微纳光子学及其应用研究,他本人的科研工作便得益于完善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在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及广东省联合支持下,王雪华教授团队经过近6年的潜心研究及国际合作,于2019年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被国际同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高”(高亮度、高纠缠保真度和高不可区分性)量子纠缠光子对源。

广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2020—2024年,广东将继续深化与国家基金委的合作,签署新一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并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建设中青年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