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追梦】江门:以侨为“桥”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9年11月,江门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来源:资料图)
《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以来,江门市致力于挖掘侨资源潜力,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及重大发展部署和工作思路,借助广大侨胞在世界各地的人脉优势和政商网络,积极开展对外经济、科技、文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助推构建江门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力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
作为“中国侨都”,400万海外华侨华人是江门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按照部署,江门市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编制了《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方案》,依托广东、整合全球华侨华人资源和全国侨乡遗产资源、粤港澳侨务资源,构建支撑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项目体系,推动侨乡文化产业发展。
2019年11月,江门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吸引了逾千名海内外华侨华人、粤港澳青年代表参加,自此江门市正式启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大会上,江澳文创基地、“侨乡记忆”文旅、山河出海文旅等12个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额超600亿元。
走进如今的开平市塘口镇,塘口青创基地、塘口空间、开平市文旅创业创新基地等一大批具有侨文化特色的乡村旧建筑,成了当地的新地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青年到这里创业。这得益于当地以旧圩为核心打造青年文创小镇,引入文旅产业,盘活旧建筑以及整个社区,而青年文创小镇,也成为江门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江门市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建设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江门交流合作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海洋文化体验与交流基地等,构建了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大框架。目前,江门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有关内容已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包括鼓励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示范性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建设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支持江门(塘口)江澳青年文创小镇建设、发展游艇自由行等。
实施友城倍增计划推动构建开放新格局
在江门体育中心附近,河滨新路的路牌静静地竖立在路边,路牌不远处,是颇有特色的“姐妹橙”塑像,而这正是江门与美国加州河滨市友谊的见证。早在100多年前,祖籍江门台山的刘锦浓就在河滨市的土地上,培育了蜚声海外的“刘橙”,开启了两地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21年前,在美国河滨—江门姐妹城市委员会永远会长曾伦赞等乡亲的助力下,江门市和河滨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从此,两地在经贸合作、教育、医疗、人文等领域都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十三五”期间,江门市积极发挥华侨华人在驻在国政商界的人脉优势,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实施友城倍增计划,众多江门籍海外侨胞甘当“月老”“红娘”,往来各地牵线搭桥,助力中外友好,推动江门构建开放新格局。
台山侨胞陈国基2005年投身巴拿马政界,在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工作期间,陈国基一直为推动中巴友谊发展奔走,更为两国建交倾注心力。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翻开两国160多年交往史的新篇章。“回想巴中两国外长签署备忘录的那一刻,看着两国国旗一同升起,心里仍会感到一阵激动。”在巴拿马侨界乃至主流社会,陈国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总统顾问身份担任巴中建交“穿梭使者”,为促成建交贡献颇多,这让他的名字在华人世界广为流传。
2019年9月,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2020年12月9日,江门市与所罗门首都霍尼亚拉市举行了友好城市备忘录视频签约仪式,成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之间建立的第一对友好城市关系,也是两国城市之间签署的第一份合作文件。所罗门群岛有华侨华人约6000人,其中有不少来自江门,江门市与霍尼亚拉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开创意义,为接下来双方加深了解、强化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江门市各级侨务部门通力合作下,推动了江门市与海外各地的联系,通过充分发挥侨资源作用,打开江门对外开放新大门。“十三五”期间,江门市与斐济劳托卡市、所罗门霍尼亚拉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蓬江区与美国硅谷联合市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新会确立加拿大列治文山市、澳大利亚威乐比市、马来西亚槟城作为缔结友城目标,落实友城联络员机制,深化与各国际友城间的交流合作;鹤山与智利拉斯孔德斯市签订《友城备忘录》;恩平通过新加坡恩平会馆积极与新加坡东区政府沟通联系,计划推动新加坡东区政府与恩平市政府签署友好城市备忘录。
不断深化江港澳合作
充分发挥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推进江港澳深度合作,是江门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侨务优势、服务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纲要》推动下,江港澳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近年来,江门市“湾区通”工程进展顺利,积极推进与港澳在规则衔接、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和旅游、金融、物流、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以及青年就业创业、养老、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后,江门市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十三五”期间,江门市“软硬联通”不断强化,积极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加快推进黄茅海通道、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同时,在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中率先实现了商事登记、外资备案登记、智能办税在港澳离岸远程办理。
为了让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江门生活和投资更加便利,近年来江门市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实施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暂行办法等政策,不断完善在税收、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措施,依托江门籍港澳社团提供更多的离岸服务,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江门生活提供最大便利。
展望“十四五”,江门市将全力打造成为大湾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在侨务工作方面,通过抓好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建设,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的支撑力。通过持续推进世青会、“少年中国说”等全球性、区域性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活动,高水平承办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等,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品牌影响力。此外,江门市还将建好“南粤侨创基地”“江门侨创孵化营”、海创空间基地等,引导海外华侨华人筑梦大湾区,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创新。
(作者单位:江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