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已相继面世,截至目前,横琴人寿、太平洋寿险、人保财险、太平人寿和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积极推出相关产品,为湾区居民投保带来便利。

“湾区版”重疾险产品通常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发病种提供更高的保额,不仅保障针对性更强,还具备“全国版”重疾险产品所不具备的“跨境”功能,费率则便宜10%至15%,目前暂时面向大湾区常住居民销售,包括广东省外户籍居民和港澳居民,只需在大湾区工作、生活,且符合年龄、健康要求均可投保。

在政策推动下,重疾险、医疗险等跨境保险在大湾区遍地开花,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专家认为,这一系列的举措正让大湾区保险业加速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为打造“健康湾区”提供保险动力。

区域高发疾病赔付多

“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生活、学习的港澳居民越来越多,能够享受到跨境保险,让我感觉融合更进一步了。”与横琴人寿签下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全国首单的香港居民张炀表示,他长期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对跨境保险有着刚性需求。

事实上,跨境功能是“湾区版”重疾险的重要特色。“无论被保险人在内地还是在港澳地区,只需要我们公司认可医院的专科医生和香港、澳门地区注册的专科医生确诊疾病,满足合同约定的条件,就可获得赔付。”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经理马峰介绍。

在保障方面,“湾区版”重疾险针对区域高发疾病提供了更高保额。以新华保险的“粤港澳大湾区多倍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为例,针对口腔恶性肿瘤、鼻咽恶性肿瘤和严重登革热三项大湾区高发疾病额外给付50%基本保额;人保财险推出的“粤享安康”则对鼻咽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急重症肝炎、淋巴瘤等8种大湾区高发特定疾病给予双倍保额赔付。

与“全国版”重疾险相比,“湾区版”的保费更加便宜。“大湾区居民的整体重疾发生率数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0%至20%,从这个角度说,发病率低则健康水平高,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太平洋寿险总公司精算部资深经理夏小鸥表示。

去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牵头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指定了全国首张区域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的创新推出埋下了伏笔。

加快构建特色保险产品体系

“这款湾区重疾险产品,从开发设计到审批备案再到推向市场,环环相扣,是我们所有产品里面速度最快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军介绍,前所未有的速度得益于监管层和公司管理层的重视,未来将继续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专属产品的创新力度,包括积极参与湾区城市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等政策性项目,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据了解,广东银保监局持续推动保险业主动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印发了多份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相关文件,引导辖区金融机构通过加大各类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加快构建大湾区特色保险产品体系,丰富多样化跨境金融产品供给。

除重疾险外,跨境医疗险也是创新的热门险种,中国人寿已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保障覆盖范围为粤港澳大湾区常住居民,指定的医疗机构覆盖北、上、广、港、澳五地,不仅可以选择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还可选择到港澳地区指定的24家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一举打通了三地的医疗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保险行业的创新热土,还是保险资金的投资高地。截至2020年三季度,保险资金在广东省累计投资余额11122.88亿元,同比增长14.05%,积极布局广东“两新一重”领域,投资城市更新、新基建等领域资产,支持大湾区内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及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资重大工程,参与广东能源、水利、地铁、港口、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