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旭希(右一)与村民吴日来交谈,了解稳村番薯生长销售情况。受访者供图

走进湛江吴川市黄坡镇稳村,一栋栋小洋楼整齐林立,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田野里番薯苗和水稻生机勃勃。

稳村蝶变,记录了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汤旭希开辟脱贫致富路的艰辛历程。今年是汤旭希在稳村扶贫的第六个年头,日前,他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汤旭希对稳村番薯情有独钟。在他的努力下,曾经不值钱的“土疙瘩”摇身一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饽饽”。

万事开头难。2016年5月,汤旭希被派往稳村扶贫。当时,稳村经济发展落后,村集体年收入仅6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

地处出海口的稳村只有低洼、酸咸、人均仅三分的耕地,脱贫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针对开发困境,汤旭希多番深入调研,最终将脱贫的希望寄托在皮薄肉多、口感松糯绵软的稳村番薯上。

在扶贫经费未到位时,汤旭希刷个人信用卡注册“稳田香”“稳村番薯”商标,巧用绿色产业、品牌战略、电商销售、媒体宣传、市场规律“五枚金钥匙”,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上展会、进超市、入仓库,既当管理者、销售员,又当搬运工、运输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间,“稳村番薯”一跃成为“湛江十大扶贫明星产品”“最受欢迎的湛江名牌番薯”。

去年7月,为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品牌效应,稳村引进投资400多万元建立稳田香食品有限公司,“倒蒸地瓜”等深加工产品受市场青睐。在第二届吴川消费扶贫月暨稳村番薯文化节上,就有近5万箱“稳村番薯”及“稳田香”深加工系列产品被认购。

连续5年,稳村实现村集体、贫困户、全村种植户“三增收”。去年,稳村村集体收入55.38万元,比2015年增长91倍,村民和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均超过2万元。

面对人多地少难题,汤旭希探索出“租地种植”新模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向村里租地种植,并为其提供所有生产资料,每年人均增收6000—7000元。

汤旭希发现,稳村碎片化的种植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因缺乏品牌包装意识,农产品价值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在汤旭希的牵头下,“‘村集体+贫困户’合作社”新模式应运而生。村经济联合社和27户贫困户联合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番薯,并实行品牌化管理。合作社将利润按章程分红,让贫困户享受红利当股东,村集体收入也有了保障。

稳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振兴?汤旭希的眼光落在了周边的7个行政村上,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以产业、交通、水利、治安、医疗、文化、党建为主要内容的“七村七共享”区域连片乡村振兴行动,并把鉴江湿地田园综合体项目纳入吴川市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6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