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有了“路线图” 建设广深医疗高地“双子星”
4月9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健康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题发布会,通报高水平医院建设进展和成果,并介绍下一步建设发展举措。
2018年,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推出了9家重点建设医院,目前名单已经扩增至50家,其中广州17家,深圳7家,除深圳外珠三角地区8家,粤东西北地区18家。
当天,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广深医疗高地“双子星”,形成以若干家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医院为引领,一批全国百强医院为支撑的高水平医院建设体系。
除了每家给予3亿元的建设资金之外,广东还启动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项目,在2021—2025年,省财政分5年投入5亿元支持河源、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5市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项目,每个项目支持1亿元。
建设成效▶▷
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整体排名跃居第4
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目前已经分2期共遴选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每家省财政支持3亿元,共150亿元。经过3年多的建设,我省第一期3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凸显。
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政府签订协议,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综合类的区域医疗中心和6个专科类的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广东。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介绍,我省在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多项新突破,整体排名跃居全国第4,较2018年提升了7名;全国十强医院独占两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2家高水平医院首次获评最高等级A++;有27家医院被评为A以上等级,占全国A以上等级医院的11.4%。
在发展前沿医疗技术方面,30家高水平医院共开展前沿医疗技术975项,达到国际、国内首创、先进水平的有204项;其中,国际首创19项、国际先进26项。
在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新增科研立项3734项,较建设前提升60.81%,其中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和省重大专项2319项,较建设前提升91%。
在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院士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北亚和东亚地区主席。
在医学专科发展方面,现有国家重点专科116个,省、市级重点专科355个。在复旦版《2019年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广东省13家医院共计31个专科和38个科室进入专科综合榜前十,呼吸科和眼科名列全国第一,小儿外科升至全国第二。
段宇飞表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高水平医院成为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的示范引领,为新冠疫情防控全国全省大局作出贡献,多家高水平医院与医生受到国家和省的表彰。
详解布局▶▷
50家医院是如何选出来的?
广东50家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是如何布局的?段宇飞介绍,这50家医院在布局上有“四个层级”。
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学中心布局来看,要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在建设呼吸、肿瘤、肾脏病医学中心的基础上,支持省人民医院牵头建设心血管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精准医学中心,打造世界一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医学中心。
从建设大湾区高水平医院布局来看,要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持续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在珠三角地市继续遴选一批实力较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高校附属医院、省部属医院和市级龙头医院进行重点建设。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4个珠三角地市各遴选建设1家高水平医院。
从建设粤东粤西粤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来看,在粤东粤西粤北布局建设汕头、湛江、韶关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大对粤北山区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河源、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5个地市各遴选建设1—2家高水平医院。
从建设差异化发展的优势临床专科布局来看,要瞄准临床专科发展前沿,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儿科、传染病等专科特色医院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医院。
50家高水平医院将建设成什么样?建设蓝图也已经绘定——将争创20个国家级医疗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推动15家综合医院进入全国百强,重点推动15家专科医院,40个临床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新增10名以上国家顶尖人才。
充分赋权▶▷
自主设置岗位标准
自主决定聘用人员
为了实现高水平医院的建设目标,广东给予了充足的政策保障。
在人事薪酬制度上,充分“松绑”,给予自主权。方案明确,高水平医院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当地服务人口情况,按规定自主确定岗位总量,自主设置岗位结构比例,自主设置岗位标准,自主决定聘用人员,自主开展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灵活的职称评审机制。
为激励科研创新,方案明确提出,要在高水平医院探索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对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新增职务科技成果,除事关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成果外,可由高水平医院与科技人员共同申请知识产权,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确,对符合医疗卫生规定、使用新技术新器械、疗效确切的高新医疗服务项目,加快审核立项,方便高水平医院自主定价试行。
建设案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月前启动使用医疗大数据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表示,3亿元高水平医院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打破长期以来限制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设备瓶颈。在省市15个亿财政资金支持下,医院将从强化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精准医学创新研究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研究团队,以智慧医院建设支撑医学中心,以结对帮扶提高医疗辐射能力等5个方面发力打造广东国际精准医学中心。7月1日前,国家卫健委将医疗大数据中心和器官分配技术中心交付给中山一院使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发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
建设白云、黄埔两个分院区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介绍,省医以强“心”、健“肺”、壮“肾”、敬“老”、安“宁”为主线,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
强“心”就是加强心血管专科的建设,省政府支持15亿元支持广东国际心血管中心的建设;健“肺”方面,医院要投入5000万—8000万元加大肺癌研究所的建设;壮“肾”方面,成立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国际肾脏中心,成为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单位,启动了中国百万名慢性肾脏病队列研究计划;敬“老”方面,发挥老年医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将在老年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养等方面发力;安“宁”方面,将依托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开展安宁疗护学科建设。
余学清介绍,省医正在白云区投资30.6亿元建设一个新院区,并建设黄埔院区,形成以东川路院区为中心,白云、黄埔两个分院区的格局。
广东省中医院:
建设落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医院建立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和中医慢病管理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医经典病房,探索纯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疗效。该院将加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争取建设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落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为提升中医药救治新发突发传染病能力搭建平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月投入使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锦坤表示,中心一期场地建设工程已完成,将于本月投入使用。主体场地广州呼吸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工程实体将于2021年6月底完工。目前中心第一期与省内各地市26家医院签订协同协议,初步构建起省内协同网络。
梅州市人民医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突破
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志雄介绍,入选高水平医院以来,该院主要从打造疑难复杂重症救治的医疗高地、打造高水平临床科研型医院、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建成一流的智慧医院等方面稳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目前,医院正在打造梅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梅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院区)。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李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