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那毛村:海岛渔村的美食传奇
椰林芭蕉、蓝天白云,炽热的阳光直射在田野上,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从那毛村崭新平坦的村道一直往南,就是辽阔无垠的大海。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的那毛村,自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驻点帮扶后,就一直上演着番薯、青枣、小番茄跨越千山万水、播撒甘美香甜的美食传奇。
番薯产业:沙土地里的金饽饽
掰开新鲜蒸煮的“福平”牌黄金手指薯,一股谷物丰收的特有香气就抢先钻到鼻子里,吃在嘴里香甜软糯却丝毫不黏腻。
“我们那毛村的番薯不用剥皮,吃了不口渴,也不怕发胖,现在很受市场欢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派驻雷州市那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彭彬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
那毛“福平”番薯美名远扬背后经历了曲折的成长。“天时地利人和,那毛一样没占!”谈起初来那毛面对调研后的村情,彭彬这样总结。耕地不足、村民缺乏种养技能、每年都会遭遇至少一次的台风袭击……
经过科学调研认证,工作队发现,那毛的土质偏沙,富含火山灰,非常适合种番薯。于是他们确定主攻冬种番薯,一来避开台风灾害,二来南薯北运、能供应北方冬春市场。可是,面对不小的农业种植风险,那毛种番薯,能行吗?质疑声中,四处碰壁的彭彬选择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2016年国庆,工作队带着3户示范户种下16亩番薯,年底番薯丰收。工作队不仅请全村人来品尝,还请了客商到村里采购,现场为示范户结算现金。原来那毛看似贫瘠的沙土地里真能种出金饽饽来!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那毛“福平”牌番薯也正式揭开科学农业种植、推向更大市场的序幕。
如今,在驻村工作队和合作社共同努力下,那毛村的番薯产业全链条正逐步完善。那毛村通过承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立起“先卖薯苗,然后卖薯,最后加工”的那毛番薯盈利模式。从2020年番薯种植收益统计来看,番薯种植收入达8000元∕亩,比去年增收3000元∕亩,这大大增强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树牢了“全国一村一品番薯专业村”的地位。
番薯产业已成了那毛村一张名片,“福平”牌黄金手指薯和那毛红薯粉丝更是获“农博会农产品金奖”“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番薯金奖”等称号。现在,番薯的脚步更远超于人,畅销北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靠着三年多的“输血+造血”式扶贫,2019年,那毛村52户贫困户共200人基本实现脱贫,那毛村也退出了省定贫困村的行列。
“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摘“穷帽”拔“穷根”后,如何把农产品种养得更好、卖得更好?问题不断涌现在扶贫干部们的心头,使命与担当促使着他们不断寻找良方。
为了加强各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横向联系,实现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成果互惠共享,由省农业农村厅驻那毛村扶贫工作队、省水利厅驻茂莲村扶贫工作队、省供销合作联社驻公港村扶贫工作队、省林业厅驻揖花村扶贫工作队、省气象局驻符村扶贫工作队、那毛福平种养专业合作社、廉江德盛农业科技公司等20多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
2018年8月,那毛村举办广东省农业厅精准扶贫那毛村扶贫车间试产暨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成立仪式。那毛村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番薯加工扶贫车间已于2019年8月成功试产,以红薯粉丝、番薯干、番薯酒等一系列番薯制品的精加工为主,具备日产红薯粉丝3.6吨的能力。在联盟成员扶贫产品展销会场上,有雷州市雷高镇符村的米蕉、企水镇洪排村的龙须鸡、乌石镇乌石村的瑶柱、沈塘镇的广式腊肠、廉江市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泡椒以及菜头等40多款农产品,充分展现了各贫困村“一村一品”的发展成果。
如今各贫困村都在加快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长效发展对贫困村经济、促使贫困户长效脱贫、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稳定的市场渠道、专业技术人才、市场感知能力及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是贫困村的短板。扶贫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有利于联盟成员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还能够促进各村各合作社各自的资源优势,盘活闲置资源,协助各成员间产业项目实施。彭彬说:“这样成员之间能彼此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互帮互助共赢。”
2019年9月22日,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省农业农村厅驻那毛村工作队、碧桂园集团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广州扶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雷州市乌石镇政府、“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等在那毛海边广场举行了一场热闹的丰收节庆祝活动。琳琅满目的扶贫产品小南瓜、黄金手指薯、花生等新鲜上市,供众人免费品尝,吸引了数千客人争相观看和购买,现场俨如小型农博会,气氛十分火热。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农村人才种养、机械化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各联盟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让大家过上产业兴旺的好日子。”那毛村的年轻干部潘拾义说道。
那毛的青年能手
随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如今,村里回来了不少和潘拾义同龄的年轻人,他们热情参与那毛村的建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可村里耕地有限,如何更好激发年轻人投身农业、农田的积极性?农机专业出身的彭彬想到了一个金点子——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上天”搞飞机!
“无人机替代地面农机是一种趋势,培训成本低、门槛低,收入也不错,适合推广。”彭彬介绍。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那毛村合作社和珠海羽人公司合资成立湛江羽人飞防服务公司,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免费培训。24岁的李尊挺经过培训,不仅被公司聘为正式员工,带动了自己家庭脱贫致富,还带动更多年轻人学习无人机操作。目前那毛村已经培养无人机操作学员30多人,开展甘蔗、水稻、番薯的喷药、施肥、播种服务,效率比传统农业服务高出许多,深受市场欢迎。近四年来,合资公司为粤西地区作业面积20多万亩,合作社收入近40万元,为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上千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那毛村决定向湖北捐赠蔬果,那毛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李尊敬干劲满满,马上做好后勤保障,多方协调。在短短15天内,超5万斤的蔬果从雷州半岛出发,跨越近1500公里,运抵荆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作为一名年轻的95后,李尊敬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建设。而今,小伙子的脸更加黝黑、体格更加健壮、精神气越来越好。“今年我们给村里幼儿园招聘来了新老师,今年多了三四十个新报名的孩子!”说起村里的变化,李尊敬满脸欣喜。
为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那毛村于2019年引进雷州牛车水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秸秆综合处理工作,并建设了秸秆生产扶贫车间,充分发挥本地区丰富的玉米、甘蔗、花生、菠萝等秸秆资源,建成了年产3万吨以上的秸秆微贮饲料生产线,这给粤西乃至全省地区部分奶牛和肉牛的饲料供应问题带来了解决办法。26岁的贫困村民莫宙晓来到秸秆生产扶贫车间后,一边干一边学,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如今,他被任命为厂长,全面负责整个车间的运作。车间的运作越来越红火,原本不爱说话的莫宙晓信心越来越足。
清新雅致的竹栅栏、乌石修建的围墙、争相开放的各色花朵……村口的福平公园如今成了那毛村的地标。那毛村的人居环境越变越好,扶贫产业越来越兴旺,彭彬却坦言其内心世界仍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那毛村的日子越发红火,“忧”的是如何更好巩固扶贫成果。“痛并快乐着”可能是扶贫人内心的共同写照:对家人的愧疚和对村民笑颜渐露的喜悦,而这正交织成一个个贫困村的欢歌笑语。从“扶贫”到“福平”,那毛村美食传奇之路正愈发坚实。
(作者单位:南方杂志社)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