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支撑和调节作用凸显 电力需求临不确定性
我国目前整体电量富余,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存在电力缺口,部分缺口还呈现扩大态势,从侧面凸显了煤电在电力支撑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当煤电可以通过辅助服务市场等获得合理收益,也将更好地发挥出调节作用。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筹谋“五”相关规划的关键之年。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十四五”时期煤电的规划路径和发展方向,是备受能源行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之一。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上,长期跟踪电力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煤电在近中期仍是我国电量供应的主体,但远期看,其定位肯定要转向电力支撑型和调峰型电源,而“十四五”将是转型的重要时期。此外,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新基建带来的机遇,也将对电力结构调整、煤电布局产生一定影响。
煤电支撑和调节作用凸显
作为目前我国电力供应的绝对主力,煤电的发展规划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乃至整个能源系统的谋篇布局。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宁指出,对电力系统而言,目前煤电支撑和调节作用日渐显现。“我国目前整体电量富余,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存在电力缺口,部分缺口还呈现扩大态势,从侧面凸显了煤电在电力支撑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当煤电可以通过辅助服务市场等获得合理收益,也将更好地发挥出调节作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分析师康俊杰对此表示赞同:“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煤电在电量方面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自然更多地要承担电力系统的保障和调节功能。”
康俊杰进一步指出,即便现在局部地区电力缺口在扩大,但也不能一味依靠新建电源来解决,更需警惕煤电装机的过剩。“现在有人担忧,未来是否会再次出现电力供应短缺,我认为,至少‘十四五’期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目前我国电源装机规模和结构,足以应对连续两年电力消费增长8%的极端情况。”
“一方面,我国目前仍保持每年1亿千瓦的总发电装机增量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煤电利用小时数仍较低。而至于电力缺口问题,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未来应更多依靠需求侧响应等手段来解决。” 康俊杰说。
电力需求面临不确定性
电力规划的制定,离不开对电力供需情况的把握和预测,而当前相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无疑给各研究机构的分析预测加大了难度。
康俊杰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目前电力规划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求的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正处在相对特殊的一个发展时期,除疫情影响外,叠加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都将影响用电需求的体量和结构。”张宁表示,在研判电力需求时,需要综合研判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此外,电力系统本身的电力电量平衡、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的发展态势、需求侧资源以何种方式进入电力平衡等问题,都会对分区域、分省的电力规划产生影响。”
康俊杰还指出,如果将2035年远景目标纳入考虑,“十四五”电力规划可能产生更多新的约束和目标。“2035年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将对电力行业的环保治理提出要求,也会倒逼电源结构向清洁化反向转型。不仅如此,我国还要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可以预见,碳排放约束也可能成为‘十四五’电力规划的强约束之一。”
新基建拉动电力增长
针对新基建拉动电力需求的观点,康俊杰认为,新基建对于电力增长会有推动,但幅度可能有限。“发展新基建是为了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对传统的钢铁、水泥这些产业的拉动不会太大,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康俊杰表示,“比如要建设工业互联网,其发展会对传统制造工艺进行替代优化,最终会减少能耗。如果现在一个数据中心仅仅在增加能耗而没有提升效率,那不符合发展的初衷。”
对此,张宁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数据中心、5G设施以及电动汽车等新的用电业态,将会成为未来电力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也将间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除了新基建之外,其他如电制热(冷)以及热泵为代表的多能转换负荷,也将迎来较大增长空间,而这些业态,都是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来源。”
张宁指出,目前这一轮电气化区别于以往的特点,是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本身目前80%以上都要转化为电能来利用。“换句话说,随着终端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空间也会随之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