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佛山一集体、一人获表彰,来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上,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
记者获悉,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消化科党支部书记、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栾晓军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先进集体
他们守护佛山,抗疫诊断中“一锤定音”
在抗疫过程中,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保证了所有送检样本快速有效精准当天完成,充分发挥新冠诊断“一锤定音”作用。
佛山疾控中心集体照。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首例确诊发生后,佛山市疾控中心就安排专人24小时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对每例病例个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迅速组织开展评估。截至7月20日,分别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卫健局提交了疫情分析及风险研判报告、聚集性疫情专题、复工复产专题、境外输入疫情专题分析报告等合计32期。
在防控工作中,市疾控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建立起“疾控+公安联合调查机制”和医防结合快速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订“一例一案”工作表,抽丝剥茧,以流调查找并填补防控漏洞,不断织密防控网络,筑牢防控城墙。针对新冠病例救治情况,提出对出院病人采取继续实施14天隔离措施建议,在全省率先发现并报告了出院患者治愈后仍然检出病毒核酸阳性个案,为全省乃至全国出院病例管理策略调整提供了事实依据。
围绕佛山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返校复学等工作部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树立起防控+服务理念,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巡查指导工作,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专栏,拍摄示范视频,第一时间为企业、学校、公众提供防控技术指导服务。此外,还强化了医校合作,较早建立起卫生健康副校长与“佛山市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双结合机制,为返校复学和学校疑似疫情的及时预警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市疾控中心统筹做好全市各类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截至7月20日,全市累计检测标本1691838份。
凌晨接令驰援武汉, 58岁的他第一个报名
2月13日至3月23日,栾晓军参加广东省第十四批援鄂医疗队,作为省专家组成员、佛山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专家组领队。他带领的佛山援鄂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十三、十四两个病区,奋战40天,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9人,其中重症患者55人,危重症患者16人。治愈率达89.9%,好转率98.9%。
2020年2月13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栾晓军博士(右一)率领40位医护人员援助武汉市第一医院。
佛山市人民政府于2月12日凌晨零时发出驰援武汉的倡议书,栾晓军得知消息后,在市一医院内第一个报名,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了请战书的递交。2月13日,他率领由40位医护人员组成的市一医院援鄂团队出征武汉。
在出征仪式上,有人问他,“你已58岁,临近退休,还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到底图什么?”,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图的是我的党性和职责!第一,我是一名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必须冲锋在前;第二,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第三,我是武汉人,我必须回去!在武汉最紧急的时候,我要尽我所能,守望相助!”
栾晓军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作为援鄂医疗队专家领队,为让医疗队员尽早进入实战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栾晓军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带领医护团队解读新版诊疗方案、指导医务人员防护技巧、学习中医中药的使用等。他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及时掌握患者诊治情况和疫情动态;同时,他时刻关注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动态调整医疗排班,利用休整时间进行心理调适,开展业余活动,提升队员们的身体素质,不仅要保障能上前线,而且保障队员们都能安全完成驰援任务。
每天,进舱的时候,他抢救、治疗病人,分析、讨论病情;出舱的时候,他在分析疫情,在寻求最佳的应对办法,在关心着每个队员,嘱咐他们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夺回百分之一的希望!
栾晓军博士援助武汉第一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在队伍中,他年龄最大,又是领队,而且时常像“保姆”一样关心着年轻的医疗队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栾爸爸”。然而,他自己却是一名甲状腺癌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每天都要背着队员们,偷偷地服用甲状腺切除术后康复药优甲乐和抗高血压药物。
大约是在武汉奋战到20多天的时候,有一天,栾晓军在舱内感觉到自己有点乏力、额头冒汗,甚至走路不稳,手中拿着听诊器都有点发抖,眼神也有些迷离。他尽量控制着自己,赶紧去医生办公室坐下。尽管他藏在防护服和护目镜内的神态难以被发现,但他的异常情况还是很快被身边的护士注意到,她问栾爸爸怎么了?他定了定神,做了一个深呼吸后说:“哦,你去看病人吧,我,我没什么,可能是没……”他说到一半就打住了。因为这时,他才想起,最近几天,因危重病人增加,抢救多,讨论会多,太忙,竟忘了自己的事:他已至少三天没吃优甲乐和高血压药了!但这一切,他始终只自己扛着,没告诉任何人。
每天在稍有空闲时,栾晓军会站在窗前朝着一个方向默默地眺望一阵。因为,那个方向,在离武汉市一医院约三公里的地方,住着他的已经80多岁的父亲和母亲。在武汉奋战的40多天时间里,他一次都没有回家去看望过的父母,也没跟任何人提及过。
【南方日报记者】夏小荔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