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三年级的黄芷晴每天放学后就回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玩耍十分钟,然后和小伙伴一起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这是犁,这是耙,这是簸箕……”在村里爷爷奶奶的教导下,现在的她已经认识大部分物件了。她说,未来自己也要当解说员,介绍农具给更多的人认识。

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村记忆。脱贫之后,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新坣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一家农耕博物馆。党群服务中心现已成为村民隔三差五就要参观聚会的场地。村民们每每在党群服务中心看到旧物、回忆起往事,相互探讨聊起艰苦奋斗的趣事,引来一片欢声笑语。

留住乡村记忆

但凡有亲戚朋友到新坣村村民家里做客,他们都会介绍农耕博物馆,还会带他们去现场,滔滔不绝地讲解展品。

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新坣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化省级贫困村,村里有75户129名贫困人口。在越秀区珠光街对口帮扶下,贫困户在2019年11月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摆脱贫困后,如何走向全面小康生活?这是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去年来到这里,就逐一走访贫困户。发现他们家中有很多老的农用具,便萌生了收集起来的想法。”越秀区珠光街派驻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新坣村第一书记蓝贤奕回忆,他将方案上报了珠光街党工委。街党工委从经费、物资、建设思路等方面全力支持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建+文化+扶贫”的工作模式。新坣村党群服务中心正是珠光街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佛冈县水头镇委、镇政府以及当地文化部门全力筹建的。

农民家里都有一些老旧的生活物件和生产工具。以前,这些物品都随意搁置在家里,如今集中在党群服务中心展示,配以图片和历史资料进行展览,全景再现农耕文化和农村生活。

农耕博物馆分为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工匠精神、新坣生活四个展览厅。农耕文化展厅以“新坣人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在全村范围内收集早期农用产品,包括风柜、犁耙、簸箕、锄头、斧头、锯子、柴刀、石磨、斗笠、晒谷用具等。

工匠精神展厅则以“织布打铁绣花,不朽工匠精神”为主题,收集织布机、绣花、打铁、挖煤、刨木、弹棉花等工具。

缝纫机、凤凰单车、收音机、电视、风扇、油灯、行李箱、镜子……新坣生活展厅是村民们最津津乐道的地方,古老的风土人情和快乐的新坣人民生活场景在这里一一呈现。

博物馆展示着人们曾经的生活印记,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保留记载历史的物件和民间习俗,独特的农村乡愁文化得以延续。

维系感情纽带

农耕博物馆是村民们大帮小凑建起来的。“文化就是要分享。”一村民拿来家里保存的水头镇生产队工分簿。随后,村民们都开始翻家底。粮票、邮票、肉票……捐赠的越来越多。灌溉水车、织布机、驱蚊罐等十分罕见的旧物都陆续捐出来。

如今,展览品已达500件。其中,30%是村民主动捐赠,40%是村民借展,还剩30%是蓝贤奕在一些“三清三拆”的房屋废墟中找寻来的。

“他骑着电瓶车穿梭在村里的巷头巷尾,不厌其烦地和贫困户或者村民讲自己的构思想法。今天一根扁担,明天一个瓦罐。”黄序辉说自己曾经也是贫困户,他被蓝贤奕的精神感动了,所以无偿捐赠了多件农具和生活用品。“放在家里也没用,而且迟早会烂掉。现在展览出来,子孙后代知道现在生活与以前差别很大,很有意义。”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事实上,除了村民主动捐赠,村里的大学生也出了一份力。在他们的微信群里,有的人对展览进行设计,有的人对内容进行完善。“这是我们村的文化象征,我有责任出一份力。”在广州读大学的黄彩玲表示,希望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本,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是一所村小学,生锈的运动器材见证了曾经的喧闹。后来学校撤并之后,校园里长满杂草。如今,这里已变成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村民隔三差五就要到场参观聚会的场地。看到旧物回忆往事,欢声笑语又回来了。伴随着喧闹而来的还有更多更好的村民协商议事氛围。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村民们逐渐习惯来到这里讨论村子里的大小事。新坣村党支部书记黄奔腾向记者介绍说,经常聚在一起,大家的感情更好了。从农耕博物馆的治理到乡村文化的建设发展,大家都在这里共同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也带动了农产品发展,博物馆增添了新坣村的人气。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新坣村的农特产品也出名了。“我的黄皮卖得特别好,广州来的游客经常买。”黄序辉笑着说,“今年的收入增加不少”。

可以预见,新坣村党群服务中心将会是文化带动产业、党建促进脱贫的新起点。

归属感显著增强

“快来快来,这间更多。”原本走路一瘸一拐的刘恩良连走带跑向妻子招手,那一刻现场村民无不为之动容。

这是发生在贫困户大会当天的一幕。开完会后,刘恩良夫妻俩走进了农耕博物馆。在农耕文化展厅,他看到自己熟悉的用具,逐一向妻子介绍。当他走进新坣生活展厅的时候,他顿时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展品震惊了,迫不及待要和妻子分享。

新坣村村委会主任黄纲灵的大哥大嫂在虎门,回到村里后一家大小十几个人都来看展览。“农村人的乡愁,我在这里找到了,回家前想再看一眼。”黄纲灵的大哥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农具一一摆在展厅里,非常感慨,逐一向孩子介绍。

已在佛冈工作的黄老师是新坣村的外嫁女,回娘家时带着七八个小朋友到馆里参观。“这是什么,那个怎么用?”城里来的学生还不认识这些农具,每一件都非常好奇。“牛在前面,人在后面赶。”村民们一边解释一边演示。

如今,新坣村的村民人人都可当讲解员。“小康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有了这个博物馆,村民感受到文化就在身边。”黄奔腾见证了村民精神状态的改变。

黄常洪是村里的五保户,以前一个人的生活枯燥无味。如今,他每天下午都会到党群服务中心转一转,逢人便积极介绍自己家的“宝物”,“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就是耙,是我捐的”。笑容洋溢在他脸上。

黄奔腾回忆,以前村民的文化生活非常匮乏,家里人多就能热热闹闹的,贫困户和五保户家里一到晚上特别冷清。农耕博物馆建成后,不仅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点和感情纽带,更激发了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向往。

知道农耕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来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带来的是新思想、新理念,带走的则是当地的土特产。“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村民开始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黄奔腾说,农耕博物馆从内到外改变了村民。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