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区故事|元朗联合创始人伍素萍:用故乡情怀,做出驰名中外蛋卷
40年前,广东南部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掀起了建设热潮。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吸引了一批批外商前来投资发展。
伍素萍至今仍然记得,刚到珠海读小学的她,便时常拿起铲子和砖头,在校道旁帮忙种树、砌砖、建校舍,成为珠海特区最早的一批“小小建设者”。
在珠海长大,伍素萍见证了特区40载的发展,也对这片养育她的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长大后的伍素萍选择继续留在珠海创业,把改革开放后首批入驻珠海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朗公司”),从一家小公司发展为广东省蛋卷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
如今,“元朗”已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一盒盒金黄酥脆的蛋卷漂洋过海,从珠海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小会计到蛋卷女王:
身上流着敢闯敢试的热血
1981年,伍素萍随父母从海南来到珠海。还不满10岁的她,对珠海的第一印象是“还不如在海南住的农场”。
伍素萍回忆,童年时期的她,最喜欢去的是凤凰路(现称“凤凰北路”)。她说,那是当时珠海唯一一条严格意义上的大街,宽敞又漂亮。
在刚刚成立的珠海经济特区,伍素萍成为了最早一批建设者。除了上课时间,伍素萍在校园里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帮忙搬砖、砌砖、种树,用自己的双手,看着校舍逐步完善和壮大。
1990年,从珠海市工业学校毕业没多久,伍素萍便被分配进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珠海经济特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了负责公司财务工作的一名小会计员。
“命运把我安排到这里,我就要耐下性子好好干。”满怀一腔热血,伍素萍投身到这家刚成立两年、规模仅10人的小公司。
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伍素萍,一切都是从零学起。“没有师傅带,我就一个人跑到生产车间,去看粉浆是用什么原材料调配起来的,去看成本组合是如何计算的。”包装车间、生产线、粉坊、仓库……为了学会做账,伍素萍用大半年时间跑遍了公司的每个角落,“最重要是不怕吃亏,不怕苦不怕累,敢闯敢试”。
回想起来,伍素萍对那段艰难的日子反而感激。在她看来,这让初入社会的她提前熟悉了制造业的整个环节,为后来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家人曾为伍素萍谋到本地另一家国企的工作,而她却决心留在元朗公司接受挑战。后来,借着企业改制的机会,她成为了元朗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并被称为元朗女掌门人、“蛋卷女王”。
从一层厂房到一片厂区:
公司二度搬迁见证特区发展
今年,恰好是伍素萍踏入元朗公司的第三十个年头。回忆起公司一路发展的点点滴滴,她感触很深。
1980年8月26日,珠海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应运而生,伴随而来的还有“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两免三减半”等各类优惠政策,这大大吸引了一批外企的关注。
珠海经济特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元朗公司的前身,1988年7月26日,这家外商投资公司正式成立,主要生产和销售“元朗”“元朗欢乐”系列蛋卷产品。
在伍素萍看来,公司当初之所以选择落地珠海,是因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早期一大批外企都在这里做试验,我们做食品行业的,也要去试验。”
租了一层600平方米的顶层厂房,依靠两只手数得过来的员工,元朗最早在珠海吉大的工业区开始了它的试验。
在市区,现有的厂房难以进一步扩张。五年的初步发展,让公司规模日益成型,“一层厂房不够用了”。1993年,在后环工业区租了一栋楼后,公司决定从吉大搬至唐家,实现了从“一层厂房”到“一栋楼”的飞跃。
那时,让伍素萍最印象深刻的,是从家到公司的车程:“当时的港湾大道没有现在这么宽敞漂亮,但因为路上没车没人,可以开得飞快,从香洲出发只要10来分钟就到了。”
1998年,听闻金鼎科技工业园有土地出售,生产规模需要再次扩大的元朗公司立即买下,在如今的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建起近6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逐步发展成一片现代化园林式厂区。
“我们做制造业的产业基地不断扩张、不断往外移,也从侧面印证了珠海特区在不断发展。”伍素萍说。
从故乡远销国外:
珠海的“静”和“慢”更适合品牌积累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厂房规模在不断扩张,元朗公司的产品理念与生产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谈起这点,伍素萍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食品制造企业,也拿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
从前店后院的街头小吃,发展成为一盒盒远销海外的特色食品,元朗蛋卷历经了产业化、规模化的过程。“随着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原先用于小作坊的小型生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而蛋卷又是一种独立配方的小众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去自主研发。”伍素萍说。
作为传统食品行业,元朗公司也在向智能化迈进。伍素萍说,以前用人手打鸡蛋时,蛋清容易连同蛋壳一起甩出去,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如今,借助第四代智能生产设备,可以实现切割破壳,利用仿机器手下沉蛋液,并通过三级沉淀将碎末沉淀出来,大大提高了蛋卷的生产效率。
不知不觉间,元朗公司已默默见证了珠海特区三十二年发展。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想过离开珠海,伍素萍的回答简单利落:“因为我是珠海人。”
伍素萍眼中的珠海是特区,也是故乡。陪伴她成长,珠海让她倍感温暖和亲切,也像家人一样给了她信心和底气。她说,既然选择留在珠海创业,就应该坚守下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珠海的‘静’和‘慢’就适合做食品。”伍素萍还看到,这座城市的慢节奏给了食品行业安安静静生根发芽的环境和机会,“做食品尤其是传统食品需要消费者口碑相传,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积累品牌免不了牺牲规模,珠海就是一个适合慢慢发展的好地方。”
对话
特区给了我勇气
南方日报、南方+:珠海经济特区这40年的发展历程中,您认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伍素萍:敢拼敢闯敢试,不怕苦不怕累,就跟我刚开始创业那段经历一样。身为特区建设者,就要不怕吃亏,敢于奋斗,向困难挑战。珠海要争取成为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就要拿出当年创业的精神,用经济、用环境赢得竞争力。
南方日报、南方+:与特区共成长,珠海的哪些变化让您感触最深?
伍素萍:珠海的发展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实际上每一年都有新的街道、新的大楼、新的项目出来,变化还是有目共睹的。珠海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两座横跨市区的大山让道路建设成本比别的地方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珠海的发展。现在交通方便多了,板樟山还新增了三条隧道,这些都是见证珠海变化的大工程。
南方日报、南方+:您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何期许?
伍素萍:做食品最重要的是打造品牌,积累品牌。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就要成为口口相传的“百年品牌”。元朗要先把基础做牢做实,积累市场经验,延伸更多品类,用质量来取胜,坚定地走向第一个百年。
南方日报记者刘梓欣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