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携手甘孜“西菜东送” 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位于四川甘孜的农业产业基地,村民在打包新鲜采摘的萝卜。
9月的理塘,万里无云。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康藏公司”)位于康呷村种植基地的2397亩高原萝卜,在经过70多天的生长后即将破土而出。
基地里,来自附近村庄的30多名工人忙得不可开交,挖萝卜、捡萝卜、去苗、清洗、打包、装车……一车车高原萝卜将被运往成都、重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大市场,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在距离理塘300多公里的泸定县,该县的羊肚菌协会会长李忠琴正在为第二天的江门之行忙碌。她将带着到产自高原的羊肚菌、花椒、野生木耳等农特产品赴江门参加展会,这是她近两年来第5次去广东。
自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甘孜工作以来,广东通过补贴降低物流成本、帮助企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等措施,突破重重困难,实现在高原上种蔬菜,一批批独具高原特色的农特产品跨越高原,走出山区,被送往2000公里之外的大湾区千家万户,实现“西菜东送”。
困难一个个攻破
荒山上建起万亩高原菜地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理塘县,有着“世界高城”之称,由于气候高寒,果蔬难以生长。
如何选择适合高原的蔬菜品种?2016年,第一个入驻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后,康藏公司董事长杨帆率领员工从基础做起,2017年完成了基地全年气象数据的收集。在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度合作后,杨帆团队最终确定推广种植主打的拳头产品——花叶白萝卜。
此后,难题接踵而至。“耕地长期荒弃,刚开始整地时,满地全是石头。”康藏公司农场总监苏永根回忆,公司只能专门雇人捡石头,一共花费了50天左右,耕地才达到播种的要求。
当地农耕文化不浓,村民大多不识字,没什么技术,怎么办?“我们从零开始培训,因为我们要在这里扎根,必须依靠当地工人。”苏永根说。
珍它原是理塘县藏坝乡信乃村人,作为上门女婿来到濯桑乡汗戈村,今年28岁,他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以上山捡松茸、挖虫草为生,此前从未种过地,在信乃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康藏公司把他和同村的降央作为培养对象,从外面请来农艺师,手把手教他拖拉机搭载装备的使用、保养、检修等技能。
如今,降央成了拖拉机队的队长,在园区里负责操作智能播种机;珍它主要负责萝卜装车工作,平时还负责开拖拉机。“技术不断成熟,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年收入有五六万元。”珍它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困难一个个攻破,康藏公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已在当地流转10837亩土地,计划发展万亩生态萝卜种植基地。在广东的援助下,这里成为直供港澳极地试点基地建设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高原蔬菜产地。
和理塘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样,在甘孜各县市,一大批蔬菜、水果、中药、畜牧等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规模化示范基地在广东的援助下拔地而起。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累计在甘孜投入53912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5个,建成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万亩。
“大市场”对接“大基地”
打通高原农产品出山路
凌晨1点,康藏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灯火通明,珍它和几名村民正在装车,约30吨萝卜将被发送至成都、重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为将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市场”和甘孜藏区“大基地”对接起来,广东把农产品的全链条打通。市场对接、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围绕着高原山里菜,一整条产业链动起来了。
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便是由广东援助资金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真空预冷、低温冷冻和保鲜冷链设施配备齐全,主要农产品预冷率达90%,冷链运输率达80%,实现了全产业链机械化“耕、种、收”和冷链“加工、仓储、运输”。
仓储解决了,市场的对接也要跟上。广东通过在大湾区城市设立集展示展销、商贸交流、文化体验的“前店”消费平台和网络,使甘孜农特产品在粤港澳地区的销路一步步打开。
一到泸定,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挂职泸定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翁国泉便带领李忠琴一起到各大药材市场和农贸市场去了解情况。如今,广东人对泸定羊肚菌越来越喜欢,全县50%的羊肚菌都被广东人买完了。
从甘孜到广东,约2000公里,物流成本太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产品走向大湾区市场。为此,广东通过适当物流补贴有效促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前方工作组运用广东对口支援产业资金,通过适当补贴运费、收购价等方式,扶持培育一批农牧产品销售企业,促进受援地特色农牧产品远销粤港澳,带动当地青稞、萝卜、黑花生、藏药桔等产品市场价格上涨10%。
消费扶贫多点开花
实现“大山”变“金山银山”的梦想
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今年的订单已有厚厚一沓。2018年公司基地运往珠三角市场以特色白萝卜为主的各类果蔬共计3000吨,其中销往港澳市场940吨,占全川供应港澳蔬菜的70%;2019年运往广东的果蔬达到4000吨。
近年来,在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地也开设了甘孜州扶贫产品展销点并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场展销活动,广东各界采购销售“圣洁甘孜”农特产品近10亿元,助力消费扶贫。
“要用消费扶贫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前方工作组组长,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兴文说,通过深化两地合作,让甘孜更多农特产品走出去。
今年2月18日,四川宣布甘孜州雅江县、炉霍县、色达县等12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序列的6个县(市),甘孜藏区实现了整体性脱贫“摘帽”。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上,来自高原的农产品源源不断。然而在李兴文心里还埋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我们要把甘孜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真正让这一座座大山变成‘金山银山’。”望着眼前的大山,李兴文憧憬着未来。
■数读
●7年来,广东投入财政资金23.9582亿元、实施项目275个。同时,投入计划外资金6亿元,筹集社会捐款2.0486亿元,助力甘孜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全州22万贫困人口有序脱贫、1360个贫困村成功退出、18个县(市)顺利“摘帽”作出了贡献。
●投入72202万元,实施农牧区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安全饮水提升、环境整治等项目70个;新建改建贫困家庭住房24552户、贫困村安全饮水77个、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239个。
●广东累计在甘孜投入53912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5个,建成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万亩。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黄进
摄影: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金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