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9月28日,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这20份行动计划是继今年5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制造强省广东再出招。“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文件的印发,意味着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路线图已经绘就,也是广东参与和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目前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1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1.5万亿元,这对建设国内大循环意义重大,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
稳与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为何选定这20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
记者梳理发现,文件里提及最多的是“稳”和“进”,其次是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变革、全球竞争力等关键词。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立足于“稳”。“稳”的前提是基础扎实:2019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稳定器作用。具体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每个产业的产值都在5000亿元以上。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进”,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具体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每个产业产值在2000亿元以内。
据省政府工作要求,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逐一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其中,《意见》是20个行动计划的统领性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而20个行动计划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具体工作指南,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作用。每一份都包括总体情况、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的内容。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关注度提升。行动计划提到,截至2019年,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接下来,广东将通过十大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政策探索等八大重点工程推进建设。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国内一流,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源链,20个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切实管用的具体举措。
总体上看,“1+20”政策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从宏观层面把握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局性问题,也从中观层面推进地区间产业错位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集群发展协同匹配;还从微观层面强调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新战法▶▷
每个集群标配“五个一”
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如何壮大培育?
“1+20”政策文件给出了明确答案。5月出台的《意见》从顶层设计角度,画出了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主框架,明确了到202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和稳定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首次对外发布的20个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则进一步明确了集群“战法”。
首先,以“五个一”工作体系为抓手。每个集群要按照“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顶尖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做到“一个集群一套方案”,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全面落实“优化布局、强核、立柱、强链、品质、培土”六大工程。
其次,抓好“产学研”高度融合。在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部署教育链,积极推动产业、科技、教育深度融合,为战略性产业集群提供关键要素资源供给保障。
再者,高水平建设平台载体。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机遇,推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相匹配。把高新区、经开区、产业转移园、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工业园区打造成制造业发展的主平台、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的主阵地,提升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度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
最后,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20个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基础技术等领域,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加快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全面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更为重要的是,战略性产业集群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介绍,目前省工信厅正在牵头编制《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把“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全面吸纳进去,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优势,科学优化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及细分领域的空间布局,着力推进“一核一带一区”产业链协同,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匹配。
重落实▶▷
加速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有目标蓝图,有具体战法,接下来重在落实。
行动计划虽然刚刚公布,广东产业向世界一流进军的行动却已经开启。
一周之内,三场产业盛会在广州举行。
——9月17日,第23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中芯国际、广州粤芯、长江存储等国内半导体知名企业悉数亮相,共商芯片突围路线图。年会上,广东动作不断:启动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成立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9月23日,2020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3000多项创新创业成果将通过创交会的平台进行深入融合,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同步揭牌。
——9月24日,国际消费电子大会,华为、美的等广东企业带着最新产品亮相。
盛会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其背后是创新、人才、政策和资金的交融碰撞。这与此次行动计划的指向不谋而合: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贯通,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制造强省,是广东多年来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广东站在全球化大潮最前沿助力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硬实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广东落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二是广东建立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三是广东解决关键技术短板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落实‘1+20’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广东可以更好加强与国内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和整合。”省社科院副院长向晓梅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主要是发挥夯实基础和优化提升的作用。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则要争取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策源地,在相应产业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并跑乃至领跑。
当前,广东正推动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汇聚、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加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先进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南方日报记者彭琳李凤祥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