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蓝”品牌越擦越亮提升市民幸福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湛蓝的天空,点缀朵朵白云。如今,这一如诗如画的美景在深圳已成为常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在深圳生活的一位设计师感慨地说。
近年来,深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深圳蓝”品牌越擦越亮。
2019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自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灰霾天数从2004年最高187天降至2019年9天,创1989年以来新低,大气环境质量走出一条与GDP背道而驰的曲线。
2020年以来,深圳聚焦臭氧污染,重点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大气环境持续改善,截至9月20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16.3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欧盟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97.3%。
1-8月深圳空气质量在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位,继续在全国大中城市保持领先。
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得益于深圳始终坚持源头防控,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
深圳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即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环境容量小市。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坚持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在产业发展布局方面,深圳从“三来一补”和代工模式,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到目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持续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2019年,全市GDP达到2.69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8%,同步淘汰落后低端产业企业1716家,25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空气质量持续提升,表明深圳全面系统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圳地域面积小,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承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大中城市,但深圳始终将优良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大力度整治大气污染。
从2004年起,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开始全面系统的大气污染治理进程,先后出台实施“蓝天行动计划”“蓝天工程”和“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等,成为全国唯一全市域禁燃高污染燃料和淘汰全部散煤和普通工业用煤的城市,全国最早全市限行黄标车、最早推广水性涂料、最早实施船舶污染治理、最早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100%纯电动化、最早在中心城区划定“绿色物流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的城市,最早开展了PM2.5源解析,也是大气环保地方标准最全的城市。
2019年,深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2015年减排比例分别为50.6%、21.2%、16.7%、6.3%,均超额完成任务;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1/8。
2020年以来,深圳深入开展“深圳蓝”可持续行动,通过实施柴油车(机)污染攻坚工程等“十大工程”,共计80个项目,力争PM2.5(细颗粒物)年平均值稳定在25微克/立方米。
2020年以来,全市各单位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落实,全面淘汰黄标车,实施机动车国V燃油标准,推进家具、集装箱、自行车、汽车、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完成生产线水性化改造,组织实施扬尘、工业强化减排措施等。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深圳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先行示范,必须对标一流、先行一步。深圳将秉承40年来特区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经验,以先行示范的要求,主动担当,敢闯敢试,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蓝水秀、现代宜居”成为美丽深圳生动写照。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迈进国际一流水平,“绿色繁荣、城美人和”的美丽深圳全面建成。
到本世纪中叶,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范式全球领先,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生态环境标杆城市。
瞄准新的目标,深圳将推进大气质量迈向国际一流,显著提升城市人居生活品质。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