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天、红霞到彩虹,多彩广州9项生态环境指标全部达标
今夏以来,在广州人的朋友圈里刷屏的不仅有“广州蓝”和落日红,还有颜色亮丽的彩虹。今年来,广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气能见度进一步提高、通透性增强,因此,人们看到的彩虹几率也比较多。根据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显示,2020年1-8月,广州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再创新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早已成为广州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加分项,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上级工作部署,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建立健全抓落实制度机制推进“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决定》精神,在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推进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整治、持续治理修复土壤污染场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共建共治四个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截至目前,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
PM2.5浓度再创新低,彩虹近在眼前
一早起来,家住越秀区米市路的林女士走出阳台,意外地看到了美丽的彩虹。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分钟,但林女士依然很激动,拿起手机拍下了多张照片。“阳台是朝西边的,印象中平时没见过彩虹,这次实在是太幸运了。”广州市民惊喜地发现,今年夏天看到彩虹的次数特别多,市民陈小姐也说:“过去在广州比较多见半道彩虹,而且朦朦胧胧,今年很多时候能见到一整条彩虹,很有小时候在家乡看彩虹的味道。”
对此,气象专家、暨南大学二级教授吴兑解释,彩虹的出现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但在灰霾天气下,空气能见度差,彩虹的色差会不明显、比较模糊。当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后,彩虹看起来颜色会更加鲜艳、层次也更明显,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层次清晰可见。
近年来,广州坚持“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工作思路,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不断改善空气质量。2019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在全国9个中心城市中最优,且连续三年稳定达标;2019年,广州PM2.5仅超标3天,较2018年减少16天,较2013年减少76天。2020年1-8月,广州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再创新低。
成绩的背后是对空气质量的系统性治理。为此,广州强化统筹谋划,相继印发实施广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二氧化氮和臭氧污染治理、夏秋季百日行动攻坚方案等;在煤炭消费减量上严格把关,今年来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同比减量约88万吨;在移动源污染控制方面,共完成214家重点用车大户帮扶约谈和入户检查,1-8月在道路和停放地抽检柴油车2.3万辆,遥感监测柴油车90.5万辆,并及时督促不合格车辆加强维护保养。
此外,为深入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明确任务清单,建立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现场监管员三级责任人制度,抽调全市环境执法力量和专家团队,通过3轮帮扶式交叉执法检查,圆满完成省下达的406家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同时,联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持续开展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净化”行动。
273个地块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
“从前那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终于回来了!”谈起大源支流的变化,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土生土长的徐丽红深有感触地说,“就好像回到了二三十年前,我终于有机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到溪边戏水捉虾,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州把水环境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
特别是近两年来,广州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治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据国家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广佛跨界河流鸦岗国考断面水质从2018年的劣V类提升至IV类,同比提升两个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浓度同比下降68.9%,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2020年1-8月,鸦岗国考断面水质为IV类,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
与此同时,广州加强对广佛流域内污染源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开展相关专项执法行动。对重点整治河涌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精细化监测,每月定期发布包括广佛跨界16条河涌在内的50条(53段)重点整治河涌水质监测信息。在加强与佛山市开展水污染联防联治工作基础上,推动跨界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土是环境之本。广州不断完善净土保卫战机制,在优化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工作效率的同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难题,支持全面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8月,全市已开展273个地块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工作,并督促污染地块开展后续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等工作。市、区分工协作加快评审进度,推行调查报告分级评审,提高评审工作效率。
以简化调查报告评审范围的方式,持续为管理事项“瘦身”。广州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服务的通知》,对调查范围进行简化,并组织实施《广州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技术指引(试行)》,将调查内容压缩成七个选择项,从而大幅缩短调查时间,节省了调查费用,也使农用地再开发进程因此而提速。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共建共治
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广州市积极推动大湾区生态环保共建共治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广州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课题研究,综合评价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环境竞争力总体态势,分析广州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提升广州生态环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当前,广州在推进落实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中走在前列,分别参与珠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挥发性有机物(VOCs)平台建设,统筹防治PM2.5及臭氧污染,实施市域范围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等工作。如加强与佛山、清远开展水污染联防联治工作,推进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广州市落实广佛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任务分工方案》及广佛清协同推进重点国考鸦岗断面水质达标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推动跨界河涌水质持续改善。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广州市重任在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狠抓落实,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大柴油车、出租车、公交车和船舶污染治理力度,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扬尘污染,强化精准治污的科研支撑,全力应对污染天气,努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继续贯彻落实《广佛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坚方案》,推进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系列治水方案计划,精准施策,着力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整治各类污染源,强化督导考核,努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密切关注和跟踪不断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配套政策、管理要求、技术规范,继续探索完善市级工作机制,更好地适应广州发展需求,努力打好净土保卫战。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根据市大湾区办2020年6月印发《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阶段性目标分解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进展。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通讯员】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