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初在接受采访。李康华摄

在茂名高州市曹江镇堂阁村,生活着一个张富清式老人陈喜初。老人精神矍铄,谈起往事依旧心潮澎湃。接受采访时,他面前的茶几上铺满了奖章和证书,被他视若珍宝。

峥嵘岁月,他立下战功

那本“立功证书”,记录着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立大功一次,立战斗功两次。

“解放锦州的战斗异常艰辛。我们把敌人打退到城里,就追到城里去。你还不能怕,进到城里巷战也是要打的。”陈喜初说,“作为党员,我们第一个冲。”

参加辽沈战役后,陈喜初又参加了平津战役,表现突出的陈喜初开始担任副班长。“这两次战斗功,就是在这个时候立的。”陈喜初说。

1949年4月,陈喜初所在的44军130师奉命南下。1950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给他记了一大功。

陈喜初对1953年7月13日晚在朝鲜金城地区打响的战斗印象最深。这晚,陈喜初和战友们突进到敌人的碉堡下伏击,静静等候了三个小时。进攻命令下达后,大炮轰鸣,敌人节节败退。

1927年在高州出生成长的陈喜初,缘何在东北参加革命?回忆起那段经历,陈喜初历历在目。17岁那年,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又被调到东北。1947年10月,他加入到革命队伍,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

身份的转换让陈喜初逐渐看清了世道,“共产党为老百姓求解放,解放军官兵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如果生病了,排长班长都来关心,比兄弟还好。”

1949年3月,陈喜初在天津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抗疫值守,他不请自来

从朝鲜回国后,陈喜初转业到四川的西南油田担任保卫工作。在西南油田工作期间,他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还学会了照相、吹唢呐。

1960年,陈喜初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回到家乡,次年开始担任堂阁大队治保主任,一直工作到1973年。

陈喜初今年93岁。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堂阁村党支部召集了村中党员投身抗疫值守。“考虑到陈老年纪大,就没安排他,但他不请自来。”堂阁村党总支书记谢永祥说,“回乡几十年来,陈老从不显摆自己的功绩。”

“我只知道他打过仗,有很多故事,没想到他还有战功证书、奖章。”陈喜初的儿子陈广林说,“爸爸从小就叮嘱我们不要跟别人讲。”

“陈老是个信念坚定的党员。我和陈老共事多年,知道他是参加过战争的人,但陈老从来没有居功自傲,在最困难的年代也没向组织提过要求。”堂阁村退休老支书毛绍进说。

南方日报记者刘俊刘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