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解读《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及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系列政策文件一经发布,便受到各地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系列产业集群政策推出有利于打通全产业链,有助于广东成为创新策源地。

龙头企业欲构建产业创新协同体系

《培育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提出,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产业创新集聚区。

记者近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看到,目前这里已集聚逾200家生物科技企业,生物科技及基础设施配套投资过百亿元,行业交流和创新发展氛围热烈。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落户该岛,在这里找到了上百家上下游企业。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说,该产业行动计划中“加强成果转化”“健康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等关键词句,描画了该产业未来5年的方向。

按梁耀铭设想,在该产业行动计划支持下,金域医学利用3—5年时间成为专注医检领域信息化和数据化公司,联结产业上下游IVD和医疗机构,构建立足广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的生物产业创新协同体系。

部分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企业,已实现数字化转型,正向提高生产率进军。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彭斌直言,极飞无人机经过7年实践,产品涵盖农业生产数字基础设施、数智农业生产操作系统等方面。《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提出的“突破瓶颈制约”“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等,指引极飞科技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中国智慧农机产业再造,提升中国农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生产率提高后,便需要打通完整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丰礼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安全、完整的全产业链。下一步,拓斯达将按照该产业行动计划要求,打通从应用层到产品层,再到基础层的全产业链,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和工业互联网“四位一体”发展。

产业从数量向质量跨越发展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对广东来说是重大机遇。”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分析说,产业多元且高度聚集是广东的优势。但从“集聚”到“集群”,是从数量向质量发展。从普华永道全球智库总结的“四大转型成功要素”来看,支柱产业“稳健”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要实现“规模”和“速度”均衡,形成有机整体。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挑战。

在梁伟坚看来,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1+20”政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全面布局,开放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比重高,涵盖前沿科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体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综合等取向。这种布局显示广东的目标不是“以点带面”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更契合数字时代的“全面布局,开放发展”新模式。二是由五大“链条”构筑产业集群。“集群”中“群”是难点,将复杂的产业集合成群,需要满足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大链条。广东把政策链放在五大链条的最后一条,强调了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定位,在有效的政策指引下,才有人才、资金这两条关键资源链条上的打通,从而促进创新形成链条,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最终实现产业链发展。

“普华永道将积极参与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梁伟坚说,他们将围绕上述五大链条,协助广东企业打通人才和资金链条,促进创新,做强产业。

目前,各地相关部门正积极传达学习“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珠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和专业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加强完善。”珠海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尽快补齐的短板,珠海正加快培育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该市将按照“三步走”路径,加大鼓励措施,力争到2035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

从企业到政府,正在形成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表示,该厅将助力各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周边配套活跃强韧、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南方日报记者苏力彭琳王彪李凤祥沈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