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剌鼎、仲惠父簋、南宋佚名的《云山图》、明代林良的《秋树聚禽图》……11月3日上午,“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广东省300件珍品惊艳亮相。

容庚原名容肇庚,广东东莞人,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家、考古学家、收藏家,一生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甲骨、书画、拓片、古籍和珍贵文献等。

他不仅在收藏方面有极深的造诣,本身也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艺术大家,亦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皿、甲骨,以及大量的金石书画、拓片、古籍善本,悉数捐赠给国家。遵循容庚先生的遗愿,容庚先生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先生珍藏自刻、他人为其所刻以及自己收藏的诸多印章计177方,作为国家学术研究之用。

1922年,经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介绍,容庚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后任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丰,曾出版《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武英殿彝器图录》《善斋彝器图录》等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尤为海内外学术界推崇。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容庚先生及其子女将藏品分批捐赠给国家,其中很多是国宝级的藏品,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展示容庚先生捐赠藏品的整体风貌,褒扬容庚及其家属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策划了本次展览,从全国受赠单位中精选了容庚先生及其家属捐赠品约300件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展示。

“容庚先生藏印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值得后人研究和国家珍藏。”中国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捐赠,将此项目申报“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展览开幕之际,中国美术馆将在七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容庚捐赠展研讨会,邀请15-20位相关学者、书画界专家参加,在对话中探讨于容庚先生的艺术及其收藏。为更持久完备地呈现容庚先生艺术成就及其对收藏捐赠的贡献,中国美术馆还将制作展览画册1000册,用于开幕式及展览后期的推广发放和学术交流,画册包括展出作品、容庚先生年表、手稿及相关研究文章等相关内容。

看点一▶▶▶

广州博物馆10件(号)容庚先生捐赠文物参展

广州博物馆借展10件(号)容庚先生捐献的青铜器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此次借展的青铜器均为1956年容庚先生捐献,其中一级文物2件,为周代剌鼎、仲惠父簋,另有二级文物6件,一般文物2件。

1956年,容庚将多年收集的95件青铜器捐赠给广州博物馆,其中的栾书缶为春秋时期的标准器,后被调拨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亦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展栾书缶原件。

1956年、1986年、1994年、2009年、2020年,广州博物馆多次策划举办馆藏捐献文物展或容庚先生捐献文物专题展,向社会各界表彰容庚先生向国家捐献文物的义举;同时不断推进对容庚先生捐赠文物的研究、保护及利用工作,创新策展理念,及时出版科研成果,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此次广州博物馆送展的10件(号)青铜器集中展示了容庚先生收藏、研究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学术成果,及其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和大爱无私的捐赠义举留给家乡广东的丰厚精神财富。

看点二▶▶▶

广州艺博院48件(套)容庚先生捐赠文物参展

广州艺术博物院作为此次展览的承办单位,亦作为接受容庚先生书画藏品最多的机构,以容庚先生所著《颂斋书画小记》为线索,从容庚先生捐赠的1083件(套)捐赠作品以及院藏容庚书画作品中精选出48件套(实物165件)参加“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其中包括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南宋佚名的《云山图》、明代林良的《秋树聚禽图》)、明代文征明的《醉翁亭记书画合卷》、董其昌的《草书右丞律诗卷》等历代书画名家作品,亦有容庚先生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力图全面地呈现一位鉴藏家、书画家艰辛搜寻、保护、研究文物之历程、为国家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令人高山仰止的学术、艺术面貌。

两件参展一级文物介绍:

1、南宋佚名的《云山图》

南宋佚名的《云山图》扇页原是《宋元名画萃锦》册子中的第二页。据《颂斋书画小记》所记,这套册子原有八页,分别是:(一)陈容《龙图》、(二)法常《捕鱼图》、(三)《听琴图》、(四)《松阴高逸》、(五)《采菱图》、(六)李唐《山居图》、(七)《梅竹双雉图》、(八)《柳阴水阁图》。其中第六、七、八页,容庚分别赠予好友谢稚柳、陈佩秋和黎雄才,剩下的五页捐赠给广州美术馆(现广州艺术博物院)。从封面题签和画上所钤鉴藏印可知,此册曾为倦怀阁主人任振庭(民国时期藏家)所有。据容庚《颂斋书画录补遗》所述,整个册子中,他最为欣赏的就是第二页的无款画。他对比了《支那名画宝鉴》,认为此图的“渔艇与《渔村夕照图》(编者按:法常作)所画绝相似,故定为法常作”,并将此图定名为“捕鱼图”。1999年4月,经过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鉴定,该册中法常《捕鱼图》纨扇为南宋佚名画家作品,专家将其定名为“云山图”,其余四页为清代佚名画家作品或仿品。由此可见,容庚当年的审定是精准的。由于作品无款,印章又模糊难辨,很难确定是否为法常所作,但仍可断为南宋时期画家的作品。

2、林良《秋树聚禽图轴》

林良《秋树聚禽图轴》是一件流传有绪的珍品。最早为明代内府收藏,画上钤有两方负责管理皇室书画的司礼太监王诜的印章。何时从明宫廷流出待考。“剡溪世家”“戴氏家藏子孙永保之”“中天鉴赏”这三方鉴藏章的主人待考。画上钤有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鉴藏印“玄赏斋书画印”,以及清代收藏家郑文燮的鉴藏印“铁岭郑氏文燮号小舫珍藏唐宋元明名人书画之印”。近代,又归属于著名收藏家刘体智所有。1948年,刘体智将该画赠送给好友容庚。容庚得到这件珍品后非常喜爱,对林良艺术赞赏不已,评其“用笔之刚劲,用墨之深厚,尚有宋人法度,吾粤画家得见真迹者必当以良为巨擘焉!”他对林良生平和艺术作了深入研究,查找了很多史料,详细记述于著作《颂斋书画小记》中,成为林良艺术研究的现代奠基者。1956年,为了支持地方博物馆的建设,容庚向国家慷慨捐赠了一批文物,其中将《秋树聚禽图》捐赠给广州市人民博物馆。1957年,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前身)成立,《秋树聚禽图》拨归广州美术馆收藏。1988年12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专家一致认为此轴具真、精、新之三美,为林良存世作品中之珍品。鉴于林良是第一位进入全国主流性行列的粤籍画家,此轴可谓意义非凡,为广州艺术博物院之重宝。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

【通讯员】穗文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