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山水尽揽七彩墨,远景满乡愁惹得鸳鸯羡!十大美丽乡村实地考察组走进清远
11月9日,伴随和煦的阳光,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来到清远市,对市内县区的参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在市、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详细了解当地美丽乡村以及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情况,用高标准严选能够代表南粤最高水平的大美乡村。
“再也不是泥泞的路,而是平整硬底水泥路;再也不是一幢幢烂泥房,而是青砖白瓦小洋楼;再也不是一片废弃的土地,而是由透明的大棚组成的‘金土地’。”刚走进连江口镇连樟村,当地村干部用三个“再不是”来形容村里的巨大变化。
连樟村地处英德市连江口镇东南部,下辖17条自然村,共有482户、2225人。距离墟镇约12公里,唯一的公路——县道X377线连石太 公路贯穿全境,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0000多亩,总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水田面积905亩,耕地多属梯田,土壤肥沃,水源较好,主要农作物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经济作物有冬瓜、砂糖桔、麻竹笋以及林木等。
此起彼伏的英德山峰。
美丽蝶变,在连樟村村民眼里,近年来确实在村中发生了。如今,连樟村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为主要平台,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产业扶贫,已全面帮助村民摘掉了“贫困帽子”。截至2020年10月底,连樟村5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38.79元。
从贫困村到脱贫村蝶变的背后,是连樟村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据介绍,为了帮助连樟村村民摘掉“贫困帽”,碧桂园组建专职扶贫队进驻连樟村,推进各项扶贫举措。按照“4+X”帮扶模式,以党建扶贫为引领,与村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引入农家乐等业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发展麻竹笋、红薯等基地;以就业扶贫为试点,将家政、电工培训开设进村;以教育扶贫为助力,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开展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发展乡村旅游等。
同时,连樟村的连樟果菜茶产业园以连江口镇连樟村为核心区,辐射带动下太镇和黎溪镇。按照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综合考虑园区的道路交通、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统筹布局园区基地种植、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将其打造成集生产示范、加工集聚、科研创新、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产业发展,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变美了自然引人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樟村村民对考察组说。
考察组第二站来到了横石塘镇龙华村。龙华村位于英德市横石塘镇南面,临近S1广乐高速公路、G78汕昆高速公路,距镇政府约3公里,毗邻仙湖温泉度假区、积庆里红茶谷等景点。
积庆里茶园一年四季都填满了希望的绿色。
“过去就是大家都不想出家门,出家门就想早回家,村里的环境条件相当差。”该村负责人介绍,龙华村属于省定相对贫困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现由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龙华村原本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水电、通讯、水利等方面存在一批民生难题长期困扰村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1万元。
自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后,情况有了较大改观。村中不仅新建成近10公里村道、20多公里机耕路,得益于投资1300余万元的水利治理工程,还拓宽清淤河道13.9公里,使得村中心地带1600多亩良田得以“解放”,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洪涝“心病”。目前,龙华村17个村小组已全部开展新农村建设,其中20户以上村小组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省委组织部引进碧桂园集团等多家社会企业,依托龙华村“红色基因”进行规划,包括在龙华村委驻地周边打造红色广场、铺设道路、建造花基、整治河道、完善绿化等,提升整体环境。其中在村委建设改造红色广场约3000㎡,配置了广场灯,村民跳广场舞、孩童娱乐有了新的去处;新增绿化面积约1000㎡,制作墙绘约500㎡,雨污分流建设埋设管网约5公里,房屋外立面改造5000㎡,设置27个停车位等,助力把龙华村打造为红色旅游生态村。
帮扶企业还通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模式,助力龙华村脱贫致富。村中成立了扶贫企业——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它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茶青和红薯(茶青高2元,红薯高1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售出去,让利给农户。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2.1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多元,已经全部脱贫。
鲜花、石碑、流水,给存久洞村的红色文化增添活力。
目前,龙华村还实施“竹露清响”民宿项目,占地面积约90亩,其中建设用地30亩,生态农田、水塘用地60亩,有29套民宿房;推动清理改造了150多间泥砖房,提升了村容村貌品质。项目开展以来,为2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了村民增收脱贫;吸引了一定人流量餐饮住宿消费,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等发
结束了英德市的行程后,考察组马不停蹄来到佛冈县,考察该县参评十大美丽乡村的乡村单位以及美丽乡村精品旅游路线。
黄花村位于佛冈县石角镇的东南面,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15个自然村42个村民小组,人口7828人。黄花是革命老区,1947年,黄渠成、黄信明等革命前辈在黄花创建游击根据地;1948年11月成立潖江地区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黄花乡政府。
从2014年开始,以中华里村为首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修建标准化篮球场、观赏池、乡村公园、完成土地整合整治,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开农庄、铺机耕路、搞养殖场、办游泳场、开观光道、建游客接待中心,通过挖掘内生动力,主动建设、自力更生,推动产业发展。目前黄花15个自然村42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三清三拆”正在整村打造示范村。
目前黄花村规划为黄华、存星、车头、滴水岩四个发展片区,黄华片区发展蔬菜种植、农旅结合的田园综合体产业,存星片区发展红色旅游,车头片区发展中药加工种植产业,滴水岩片区按照黄花整个行政村发展文化轻旅的总体思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配套。
除了打造美丽乡村,佛冈县还以黄花村中华里自然村为起点,黄花村存久洞自然村为终点,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旅游路线,路线总长度为6公里。
本条路线离广州90公里,距离高速出口8公里,距离白云机场50公里,位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整条路线黄花革命老区有多个红色遗址,目前已开发的有存久洞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展览馆等。环绕黄花一圈是15公里约2.5万步,而该精品线路正位于这15公里的精品段,结合近期计划举办的“黄花革命老区两万五千步小长征徒步节”,徒步可沿途欣赏到黄花石寨等美景。
夕阳下的下迳村田野。
“行走在大山之间,观赏金黄稻田,令人心旷神怡。”在六甲洞村,来自珠三角的陈先生向考察组讲述自己游览该村的感受。
六甲洞村委会位于浸潭镇政府驻地向东方向7公里处。东至英德九龙,南至禾云,西至浸潭白花塱,北至英德九龙。全村面积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600亩,林地面积10000亩,全村经济收入以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种植和石灰石销售为主。
近年来,浸潭镇利用六甲洞优越的生态资源,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动六甲洞旅游小综合体建设,村内有金龙洞地下河、下迳村汤泉民宿、虎尾山水云天风景区等,以三个景点为引擎,带动六甲洞村旅游小综合体蓬勃发展。
目前,下迳小华山风景区资产值为3500万元,村集体收入2015年为3万元,2019年收入已达到500万元,虎尾山水云天风景区规划投入资金8000万元,2019年村集体收入及务工收入80多万元,金龙洞旅游区资产值为1200多万元,2019年营业收入为200多万元。六甲洞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9560元增至18050元。六甲洞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镇内417户贫困户脱贫。
【采写】韩安东
【图片】陈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