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鲁 !来鲁留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
本报济南11月10日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发起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开展“人才兴鲁”行动,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来鲁留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较2019年增长近1倍。
为加快构建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我省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出台吸引集聚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鲁创新创业的10条措施,完善“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制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举办活动。目前,我省已招聘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793名,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名,遴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0人。
职称制度改革亮点纷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复东介绍,我省将“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拓展到农业、工程、统计等系列,已评出基层卫生高级职称3160人、中小学高级职称6860人。建立基层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1.6万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直评”获得中高级职称。扩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试点,全省2087名农民取得职称。
不仅如此,我省还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在实践中发现用好人才。着力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我省在青岛、东营等市的5个开发区(高新区),围绕工业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功能材料工程等6个特色专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试点特色专业职称评审。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将特色专业职称评审范围明确为网络与联接、平台与数据、工业APP等专业,并将“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作为正高级工程师申报的能力业绩条件之一,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鲜明特色。
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年底奖励性绩效占比将达到70%。开辟招聘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绿色通道,优先晋升聘用1541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支撑。我省全面推开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246家企业9.4万名职工获得企业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开展企业特级技师评聘工作,按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待遇。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我省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扩大“山东惠才卡”服务范围,累计发卡5866张。“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十强’产业,探索将‘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表彰人选,主板科创板上市企业、‘十强产业民营企业10强榜单’、‘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入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纳入‘山东惠才卡’服务范围,强化对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人才开发处处长褚国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