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让“诗和远方”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对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的事业和产业属性,增强软实力和硬实力,奋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为全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
筑牢文化事业的“四梁八柱”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视察时指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汪一洋: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传承岭南文化、潮汕文化、开埠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既饱含殷切期望,又寄予更大担当,为广东文化和旅游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关心和重视,深刻寄寓着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深刻思考,生动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筑牢文化事业“四梁八柱”的重要一步。目前,我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仅去年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新增33处,增速明显,新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说明我们扎实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省将尽快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有关文物保护、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积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我们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鼓励民办博物馆建设,出台了《广东省民办博物馆工作指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中。
总书记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为进一步加强侨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深入发掘和弘扬侨批精神文化内核,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侨批的征集、研究力度,重点策划推出以侨批为主题的展览;妥善做好侨批的保护、保管和修复,加快侨批资料整理和数字化进度;深入挖掘侨批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老一辈华侨华人的奋斗精神,推动侨批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让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非遗项目活化和利用方面,广东推出了哪些方面的举措?
汪一洋: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充分践行非遗资源活化,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比如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推出线上“首届非遗购物节”,刺激疫后文旅消费;广州永庆坊4A级景区授牌暨非遗街区开市;“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入选首批“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宣传”活动线路名单等。
我们将继续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则,重点实施“强基、提升、振兴、传播、双创、融合”六大行动计划,继续夯实我省非遗保护的建章立制、档案管理、项目管理和传承人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情况实施动态管理;以潮汕地区等为抓手,逐步推出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健全岭南考古学文化谱系,培养新一代岭南文物非遗项目传承人;以传统工艺工作站为抓手,谋划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开展非遗教学实践、展示展演和体验活动,加强境内外非遗交流合作;策划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可观、可学、可游、可玩”的非遗项目新体验,激发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提升广东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讲好广东故事。
增强文化产业优势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省文旅厅将如何落实这一指示精神?
汪一洋: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势。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基本全覆盖;落实新建和提升改造112个市、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加快推动“新十大文化设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等重大规划建设;支持华强方特、腾讯、雅昌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深圳市的4个产业园区项目和1个文旅示范区项目的支持。
我们将按《贯彻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时代试点,进一步下放省级管理权限;支持深圳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深圳加快推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城市文化地标建设;支持深圳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高端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深圳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支持深圳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总书记强调,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我们要继续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拼、不畏艰难的时代精神,坚持改革开放是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我们以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为抓手,为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和人才聚集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微信、酷狗音乐、YY直播等一批优秀企业正是诞生于这些文化创意园区。未来我们仍然以此为抓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文化产业发展“筑巢引凤”,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南方日报:我省正在制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工作方案,您认为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我省从哪些重点领域突破?
汪一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正在开展“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市场化程度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化和旅游合作,通过3—5年的努力,初步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是加强大湾区文旅形象宣传。整体设计大湾区旅游主题口号及形象,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开展全球宣传推介。
二是丰富大湾区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现代湾区风貌的旅游“金项链”,将港珠澳大桥等打造成为世界级地标景区景点;擦亮一批充分展示岭南文化、红色文化、改革文化和海洋文化丰富内涵的时尚创意、影视艺术和文化遗产等品牌;开展更多现代工业景观、融入前沿科技体验的工业科技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增强大湾区文旅软实力。提升文旅公共服务品质,培塑新型国际旅游合作区,增加大湾区“引客”能力,深化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打造大湾区品质游学、研学之旅。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旅游业的龙头是酒店,随着文旅消费的升级,作为旅游六要素中的重要一环,酒店既能满足住宿需求,又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我们要将现代化酒店作为文旅融合的抓手,提升服务质量和文化品位,让酒店业进一步发挥拉动旅游消费的龙头效应。
深化文旅融合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省文旅厅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汪一洋:文化是魂,旅游是体,文旅融合的核心要义是用文化凝聚奋进力量,以旅游为媒,把故事讲进人民心里。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或以博物馆、非遗之旅为主题,或以农耕体验、科技教育为元素,大获市场欢迎,这正是文旅融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最好的例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实上,这些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旅行应该面向更广大人群,比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举个例子,要了解辛亥革命,就必须来广州走一走。辛亥革命“三·二九”起义攻打总督府,指挥部就在广州的越华路,这200多米的路上留有那些青年学生、华人华侨、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记忆。执信路、先烈路,也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得名。这些历史在书里,也在我们脚下。所以通过游学,通过研学旅行,走进历史现场,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亦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将研究出台面向更广大群体的游学、研学旅行管理办法,让更多人在旅行中获益,涵养家国情怀,提升精神文明素养。
南方日报记者李文轩周人果通讯员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