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专利如何融来千万资金?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立项发布。
“截至11月底,我们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800万例,公司业绩是去年同期的2倍。”让华银健康副总经理向贤青感慨的是,此前公司一度面临资金周转的难题,“关键时刻,抽屉的4件发明专利派上了用场,为公司融来2300万元。”
这笔融资,来自广州开发区发行的全国首个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11家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的140件专利为资产池,为企业共带来3.01亿元的融资,为全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提供了“广东样本”。
在创新“破冰”的背后,此类产品如何破解知识产权风控难、估值难、处置难的问题?在坐拥千万市场主体和数十万高价值专利的粤港澳大湾区,“知产”变“资产”的证券化探索刚刚开始。
无形“知产”有了“身价”
去年9月,向贤青第一次意识到,这些躺着文件夹里的“A4纸”竟然这么值钱。
“这两年,公司业务和研发投入增长迅猛。想要发展壮大,在全国开展业务布局,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回忆起四处融资的经历,向贤青深感不易:“出于风控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更看重企业是否有‘砖头’做抵押。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我们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技术研究和医学检测,不仅短期无法看到收益,抵押贷款金额也很有限。”
手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却迟迟无法变现,融资难、融资贵让华银健康陷入了发展壮大的瓶颈。一筹莫展之际,广州凯得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育能找上了门,“没想到,公司的4张专利证书竟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着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广州开发区,华银健康找到了技术和金融的交点,以4件发明专利进行专利许可,获得5年期的2300万元融资。“相比传统融资渠道,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期限更长,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性布局。”向贤青说。
“不仅融资周期够长,利率也比较低,仅为4.00%/年,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大致为6%—8%。”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光辉介绍,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区内对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照实际融资金额3%的年利率给予补贴,对发行主体按照实际发行金额最高2%给予一次性奖励。
“今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找上了门。他们不再向公司要厂房、土地等资产证明,而是问我们还有哪些核心专利?”向贤青认为,首单证券化产品对科技企业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改变是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将知识产权纳入授信征信体系,意味着一个全新局面的开启。经过一系列评估、定价、发债、交易,公司的专利‘知产’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真正‘出圈了’,知名度大幅提升。”据介绍,以首单知产证券化产品为支点,华银健康顺利完成轮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工作人员阳屹琴指出,证券化让无形“知产”真正有了“身价”,企业不仅能通过专利融资,反哺科研创新,还能带活知识产权市场的交易运营。
专利“动”起来产生现金流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贵为“纸黄金”,如何给专利估值定价是最核心的问题。“专利天生自带的无形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质让金融机构难以预计和测算其未来收益。”谢育能指出,一旦遇上技术迭代、模仿抄袭或者知产官司纠纷,一纸“黄金”很快会沦为一张普通“A4纸”。
另一边,让企业把最核心的专利拿出来,也非易事。“具有融资价值的专利往往与主打产品相关,事关公司发展‘命脉’。虽然融资心切,但专利值多少钱?以何种方式交易最安全?这些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王鹏说,起初很多企业对此都有所顾虑,沟通过程异常艰难,需11家企业共同达成一致才能向前推进。“就像在无人区摸索前进,过五关斩六将。”谢育能直言。
“整整两个月,我们改了十几稿,反复论证,终于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凯得租赁首席风控官黄晖介绍,为了给专利一个合理的“定价”,首单产品采用收益现值法,以5年为期,对11家企业的100多项专利产生的收益或现金流进行测算,以此为基础对专利许可收益权进行合理估值。“也就是说,选取真正能为企业创造现金流的专利作为资产池,再结合专利所处的生命周期、行业属性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大大降低了风险。”
有了“明码标价”,资产池里的专利“动”了起来,产生了现金流。在交易设计上,凯得租赁作为原始权益人分别与11家企业(专利权人)签署专利许可合同,一次性向企业支付5年专利许可使用费,获得这些专利的使用权。随后,再分别与上述11家企业签署第二次专利许可合同,将各项专利重新“返还”给企业使用,企业每季度向凯得租赁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形成该证券化产品对应基础的资产现金流。
“通过科学的估值和二次许可交易产生了现金流,专利仍掌握在企业手中。”陈光辉指出,产品通过创新专利运营模式,实现了专利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分离,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还破解了无形资产权益流动性不强的难题。“风险管理方面,凯德租赁作为发行人有利于转移偿债风险,一旦发生坏账也具备处置能力,为科技企业和投资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政府增信与企业征信是保障
“9月,我们刚刚发行了2.0版本的两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分别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融资规模达到4.34亿元。”陈光辉说。
最近一年,他经常要接待前来“取经”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人员,一坐下来,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探讨便停不下来。
继首单破冰,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陆续发行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共10余支,融资金额超过18亿元,居全国之首。但与湾区的千万市场主体数量和常年位居第一的有效专利申请量相比,仍有较大挖掘潜力和空间。
“有了第一单,想要‘复制粘贴’并非难事。但是,考虑到各地企业发展阶段、金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现实情况不同,简单照搬很可能面临水土不服或其他潜在风险。”陈光辉认为,首单产品成功发行的背后,政府增信是重要保障。
为降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投资人风险,开发区金控集团提供差额补足和流动性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实现了信用从AAA国有主体传递至实际融资的民营企业。这也是该产品最终获得“高融资、低利率”的关键。
企业征信也是重要一环。“区内成长的科技企业,我们知根知底,掌握的背景信息足够充分全面,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谢育能说,如何让知识产权证券化走出开发区,使更多手握专利的湾区科技企业从中获益是团队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作为以创新为‘核’的湾区企业,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知识产权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王鹏指出,目前湾区整体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不高,融资规模远未达到市场需求。
陈光辉有这样的设想:“以湾区为单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一批细分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池。既能帮助更多高精尖科技企业融资,又能让专利在同行企业间流动起来,降低系统性风险,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注入活力源泉。”
在陈光辉看来,专业化、精准化、灵活化或将成为未来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的方向。
策划:郑佳欣吴哲王佳欣
南方日报记者王佳欣李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