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非遗产业成为一张张文旅名片 文化支撑千年侨都再出发
梁启超故里的凌云塔。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华侨华人博物馆馆藏银信。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自力村碉楼。资料图片
启明里是江门城区十三个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街巷修整如旧,人群纷至沓来,为老街区带来了新活力。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江接四海,门纳百川。江门自古是广东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史料记载,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公元879年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代以来,江门人追随先辈足迹,顺西江出国门,乘舢板游四海,创业他乡情系桑梓,蕴育了独一无二的“侨文化”。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哺育了明代大儒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名家。据不完全统计,祖籍江门的院士有34位之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得天独厚的地理水文条件,催生了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等非遗产业,成为江门一张张文旅名片。
扼守珠江西岸,联结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江门扮演着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角色。目前,江门正全力做好新时代的“侨”文章,延续侨乡文脉,扎实推进现代文化产业,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
深厚底蕴哺育人文热土
山海相逢,千年侨都。位于南海之滨,西江与蓬江汇合处,江门自古以来受到海洋文明和岭南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文化气质。
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的陈白沙纪念馆,300平方米的展厅,浓缩了其生平和艺术、教育、儒学成就,成为江门乃至周边市民了解国学文化的窗口。
500多年前,岭南大儒陈白沙在江门治学,提出“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学贵自得,学贵知疑”,被称为“江门学派”。这一学说被认为开启了明朝心学。陈白沙也被后人看作是陆九渊和王阳明之间承前启后的心学宗师,成为岭南地区“从祀”孔庙唯一一人。
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着五邑大地,使其英才辈出。相距陈白沙治学地——今天的白沙村不过10余里的新会茶坑村,走出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在此出生长大,直到12岁中秀才离开家乡。
梁氏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传奇,为世人津津乐道。今天,步入苍郁凤山脚下的梁启超故居,从这座朴素的清代青砖瓦房设计中,仍处处可见主人对教育的重视。厨房二楼搭建藏书阁,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学屋,供老师教学和休息。
梁启超一生心系祖国,又通过言传身教,把爱国情怀融入儿女们的血脉。故居纪念馆常设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人讲述梁启超齐家之道及其家庭教育艺术。
梁启超的家风教育,撬动今人的情感共鸣。一到周末,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便会出现不少亲子出行的身影。该馆负责人邓健冰告诉记者,馆内举办志愿服务沙龙,通过培养孩子们当讲解员,加深对家风的认识,还与学校合作,把启超文化带进校园。在前不久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的广东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中,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成为10个上榜单位(机构)之一,是江门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介绍,江门将重点打造展览、志愿服务队伍、主题公园、交流阵地、书信征集活动为主体的“五个一”活动项目,传承好启超家教家风。
启超精神更联结了海内外华侨同胞。2018年起,江门举办“少年中国说”粤港澳台暨海外华裔青少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梁启超先生孙女梁忆冰也参与其中,在澳门、江门等多个活动场合,为青少年分享家教家风传承的故事。两年多来,先后有超过50万粤港澳台暨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少年中国说”的线上线下活动。
与此同时,江门正以“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为依托,传承戴爱莲“人人皆可舞蹈”理念,通过“舞蹈人人跳”活动,带动全民健康运动开展,同时探索市场化办学模式,做强做大舞蹈产业;以保存完好的史学巨擘陈垣故居为依托,讲述其在史学和教育领域的贡献,建设高水平的特色文化小镇……这片人文热土积淀的精神文化财富,正在以不同方式传承和发展。
非遗产业不断创新升级
江海交汇,在江门新会区形成了冲击平原带,良好的土壤环境,造就了优质的柑类栽培区。特有的地理水文,孕育了独一无二的陈皮文化。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新会陈皮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
陈皮也随着华侨足迹在异国飘香,寄托了海内外华人的乡愁。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展厅,有一处华侨铜像,华侨出洋前手里提着的,正是一罐陈皮。
“借助独特的华侨资源优势,江门可快速与世界创新集聚地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经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传承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介绍,目前新宝堂已在澳门各大酒店、超市、网购平台等实现销售全覆盖。
走进江门打造的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新会陈皮村,游客可以参与各具特色的陈皮文化活动:观看陈皮文化展馆,从源头了解陈皮产业,品尝陈皮美食等。在今年国庆期间,陈皮村日均接待游客逾万人。
年轻创业者吴晓明,一年前也把店铺开在了这里。吴晓明此前在陈皮村工作了4年左右,参与了公司推动线下产业集聚、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等工作。
“这是陈皮行业最集聚的平台,汇集了整个产业链最新的信息,包括标准仓储技术、种植技术、品质管控等。”吴晓明说。凭着对行业的了解,对公司理念的认同,最终她决定辞职创业,入驻陈皮村,希望创出一番天地。
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陈皮产业不断创新升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正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在陈皮村展厅的陈皮产业大数据平台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呈现产地、种植信息,点击地图,还可以监控果园种植生产情况。除了生晒陈皮,还有柑普茶、小青柑、陈皮零食、陈皮酵素等相关产业。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门非遗文化产业逆势而上。“疫情期间,我们整体销售量同比增长了约40%!”陈柏忠说,陈皮类健康产品受到了大众热捧。
搭上产业集聚的快车,非遗文化产业的能量不容小觑。目前,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日耗原材料超1000吨,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传承了600多年的小冈香制作技艺,如今也发展出了家庭用香、养生香、天然精油等香产品产业链。今年11月,第五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实现线上24小时全天候展出,仅开幕式直播期间,就销售3800多万元。
如今,以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为代表的江门非遗产业,驶入现代产业的快车道,撬动了超200亿元的年产值。据不完全统计,江门非遗产业的传统特色产业经营户已超6000家,相关从业人员超20万人。
世遗名片激活侨乡记忆
江门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碉楼、侨批银信等吉光片羽,是侨乡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
步入江门开平区,一座座东西合璧的碉楼,在麦浪稻林间巍峨耸立。在开平,这样的碉楼有超过1800栋,散布在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由海外侨胞寄银信回来建设的碉楼,见证了侨胞反哺家乡的家国情怀,也见证了江门与世界的文明互鉴。
江门拥有400多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来有海内外“两个江门”的人缘优势。江门也是全国少有、广东唯一同时拥有2项世界遗产的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
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侨乡记忆,这是江门各地正在着力做的事情。
华灯初上,离江门市中心不到一公里的华侨古村落启明里,换上了和白天不同的多彩外衣。启明里是江门城区十三个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历经沧桑的古村落整饬一新,成为江门一处新的文化地标。街巷修整如旧,纷至沓来的人群在这里温习城市历史,为老街区带来了新活力。
在开平仓东村,土生土长的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谭金花,与团队于2011年发起了“仓东计划”文化遗产保育行动。“从建筑入手,但不止于建筑。我们通过社区营造,重构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让文化得以传承。”谭金花介绍,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花大量时间走访村里老人,最大程度还原建筑的历史原貌,同时鼓励村民延续原生态生活方式,创新引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这一做法在201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获颁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近十年默默耕耘,“仓东计划”还研发了面向海外和港澳青少年的遗产教育产品。今年,又一批青少年参与了“仓东文化遗产游学营”,在碉楼与村落的风光中,领略华侨精神。“仓东文化遗产游学营”也成为广东省入选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的唯一代表。
距离仓东村不远的塘口青年文创小镇,“90后”李继津和华侨邓华在这里创办了“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舍。他们开展社区活化计划,策划“七夕等墟”等颇有人气的文旅活动,让沉寂的塘口旧圩逐渐热闹。
依托传统文化、华侨文化与世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塘口青年文创小镇将打造成江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交流与孵化的新据点,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创业。
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变得可触可感。“银信是侨乡社会历史记忆的特殊载体,饱含华侨精神、家国故事。”陈冀表示,活化银信侨批,要极尽所能征集保护,从专业角度整理和提炼其价值,运用平台思维创新运作、活化包装,让这些宝贝走出“深闺”。
漫步银信纪念广场,648片瓷片打造的20根银信柱,按照爱国、教育等不同主题展示银信。一封封银信,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江门在对银信文化的挖掘、保护与活化中,开展了丰富的创新实践:征集修复银信文物、数字化手段整理汇编、开发银信小游戏、组织诵读活动等,让银信文化焕发活力。
以弘扬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强湾区文化交流。开平碉楼与村落、澳门历史城区分别于2007年和200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江门与澳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等活动,共同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为打造大湾区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江门被赋予了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历史使命。用好得天独厚的侨资源、侨文化,以文化为支撑推动侨乡再出发,江门力争在新时代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南方日报记者徐子茗戴惠甜
专家观察
打好侨文化牌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侨文化资源,侨乡文化形态非常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是中国四大传统侨乡中依然持续产生大量新移民的唯一侨乡。集中分布在北美、大洋洲和东南亚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将中华文化向住在国(地)传播的同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承载着欧美文化、东南亚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江门五邑。
江门一方面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外来的文化包容、吸收,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底色,以中外融合为特征的侨乡文化。江门五邑从广府传统的乡村版图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早参与近现代全球化进程的东南沿海乡村,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等优势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文湾区建设中,赋予江门建设国家级“华侨华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的重大任务。江门如何利用侨文化的优势资源,打好侨牌?
立足国家战略,打侨文化牌。江门利用侨文化资源打侨牌,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文化动能。从近代以来海外侨胞就一直竭力支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发挥华侨华人的重要作用。
拥有世界视野,打侨文化牌。江门打的侨牌必须具有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才能有更广泛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侨文化资源优势,还需要将省内外、国内外的侨文化资源都整合进来,为我所用,打出代表国家的侨文化牌。
建设重要平台,打侨文化牌。搭好“华侨华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的四梁八柱要凝聚侨心侨力,抓住“根”“魂”“梦”的侨务工作主线,开展固根筑魂工程,增强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亲切感、归属感、向心力。
抓住华侨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主线开展文明互鉴工程,探索华侨华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途径和机制,打造标志性华侨华人文化活动国际品牌,提升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荣誉感、责任感与获得感,为促进中外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助力深度融合,打广府文化牌。江门需挖掘、活化岭南文化资源,为三地“深度融合”提供文化动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粤港澳“深度融合”的重大目标。香港、澳门的母体文化是岭南广府文化,而江门具有广府文化独特的资源。江门通过开展港澳青少年游学,培养青年对母体文化的感知。最近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全国首批15个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中,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成为广东唯一的项目,便是其中的优秀实践。
(张国雄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